老陕风情·"白鹿仓″

祥瑞

<p class="ql-block">  正值春节,古城西安的各景区、景点、地标,流光溢彩、灯火璀璨,处处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洋溢着浓浓的年的气息。每当这时往往有很多人选择到近效游玩,这不就来到了"白鹿仓″。</p> <p class="ql-block">  白鹿仓位于西安近郊著名的白鹿原上,这是一个黄土台原,自古土地肥沃、物产丰饶,号称关中白鹿原。这里居高临下,是古城长安的东南屏障。传说周平王迁都洛阳途中,曾见原上有白鹿游弋而得名,又因汉文帝的灞陵位于此,也称灞陵原。‌</p> <p class="ql-block">  白鹿原除了地理上是重要的区块外,在文化和历史上也有重要意义。这里是著名作家陈忠实创作的长篇巨著《白鹿原》的背景地,是其同名电视剧的拍摄地,而名声大振。人们习惯将原拍摄地的影视城称为"白鹿原″,与其相邻的就是"白鹿仓″。</p> <p class="ql-block">  在这上风上水之地边缘打造的白鹿仓景区,是顺应时代发展,提升文化的包容性,开创民俗文化旅游的一个新纪元。</p> <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白鹿仓是整合区域文化资源,以保护和传承地方特色为目的,以民俗文化体验为核心,融合了陕北、关中、陕南等风格特色,配合美食、互动、体验、演艺,打造的全方位传统民俗文化的体验地。</p> <p class="ql-block">  高耸的城门楼及城墙蔚为壮观,著名作家陈忠实书写的“白鹿仓”三字挂于城门正中,进入城墙内,就是白鹿仓的世界了。</p> <p class="ql-block">  踏入这片充满民俗韵味的地方,就被热闹的氛围所感染。中国红为主色调的大舞台,"乙巳如意年、享趣白鹿仓″为主题的蛇年欢庆活动正在进行中,各种传统特色的演出、表演轮番上阵,特别是喜庆的互动,让会场不断响起欢快的笑声。</p> <p class="ql-block">  低头看脚下,不少白鸽也穿插其间,似乎也在分享着喜庆与快乐,营造着其乐融融、和谐共庆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大舞台的背后就是"望母阁″,望母阁始建于清朝时期,距今三百余年历史。通体为木质结构,分为三层,下端饰有砖雕。</p> <p class="ql-block">  砖雕是由手艺精良的匠人依据二十四孝的故事雕刻成画,栩栩如生,人物造型生动活泼,为我们诉说着一个感人至今的孝道故事。其东墙镶嵌的是乾隆十四年福禄寿砖雕,祈佑人们福寿安康。</p> <p class="ql-block">  大舞台右侧的纵向街道就是"非遗街″,这条街是以赶集会的形式展现,所以人们把这定名为"白鹿仓滋水非遗大集″。</p> <p class="ql-block">  非遗街汇集了华县皮影、凤翔泥塑、木版年画、茯茶制作、澄城刺绣、耀州瓷陶、陕北剪纸、土布织纺、霸桥泥叫叫、关中葫芦等三十多个非遗项目。</p> <p class="ql-block">  这些非遗项目,分为传统手工艺、民俗表演、特色美食、体验活动等类型予以展示,适应不同爱好者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  比如,街上有不少制作工艺独特,口味地道的羊肉泡馍、岐山臊子面、德发长饺子等特色美食,都是人们熟知而喜爱的美味。</p> <p class="ql-block">  体验类的 "泥叫叫″则是一种泥塑,在这里游客还可以自亲动手制作,将泥捏成各种造型,体验感受非遗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手工制作类的代表就是烙画,是用烙铁在物体上熨出烙痕的一种画作,特具艺术魅力。</p> <p class="ql-block">  民俗表演类,有舞龙舞狮、高跷、抬阁花车等。这些节目锣鼓喧天、热闹非凡,处处都体现着乡土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 非遗街右拐便是"民国街″,一看便知这是一条充满民国风情的街道。</p> <p class="ql-block">  民国街是老西安的一个缩影,同时融合了清末民初老上海和苏式的建筑风格,看上去的确有几分民国味。</p> <p class="ql-block">  步入石板路,两侧传统特色的建筑别具特色,装饰装修精美多样,海报、灯箱、广告让人眼花缭乱,熙熙攘攘的人流穿梭其中,立即将人们带入了那个特别的年代。</p> <p class="ql-block">  映入眼帘的招牌,大多是知名的老字号、老品牌,诸如"隆昌号海味店″、"三和公司摄影书报″等应该都是百年老店了。</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些带"洋″字的商铺字号,这些名号大多用繁体字书写,增添了不少的"古味″,似诉说着汉字往昔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特别是逍遥之地"百乐门″更为显眼,看到它好象耳边传来阵阵歌声,让人瞬间回到民国时期繁花似锦的上海滩。</p> <p class="ql-block">  街道上的路灯、电话亭、黄包车、老爷车、小火车时有所见,无一不展现出民国时期的人文特点与市井文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商铺的厨窗摆放满了各种彩色的小商品、小物件,道边偶有零星的小摊贩,又给街道增添了不少的生活气息与热闹。这一切都仿佛在诉说着那个时代的繁华与沧桑。</p> <p class="ql-block">  在这条街上贯穿着一条轻轨,开通着一趟"白鹿号″的火车,成为这条街的一道亮丽风景,游客可乘坐体验游览观光。</p> <p class="ql-block">  民国街的另一侧停靠着一列特别的火车,绿黄色相间的车身散发着怀旧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这列火车的设置,应该是对爱国将领张学良,以及"西安事变″的一种追忆。</p> <p class="ql-block">  与国民街并行的另一条街,就是古街了,古街是著名作家陈忠实文学巨著《白鹿原》小说中描绘的古街原貌再现。</p> <p class="ql-block">  这条街展现的是陕西关中民居的独特风格,生产、生活的民俗风情、粗野朴实的乡村习俗和白鹿原上的地域文化,值得慢慢品味。</p> <p class="ql-block">  古街是一条窄窄的石板道,看上去并不整齐笔直,两侧布满了古朴典雅的民俗建筑,这些建筑大小不等、高低不一,装饰不同,呈一种自然的原生态状。</p> <p class="ql-block">  这些建筑以“匠人木作”为特色,融合了陕北、关中、陕南等建筑风格,由专业工匠按照传统建筑方法建造,复原了传统村落建筑,展示出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  古街小店林立,门前挂着大的、小的红灯笼,横的、纵的条型古旗,是经营商的招牌,展现出古朴浓厚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漫步古街,叫卖声、吆喝声、以及游客们叽叽喳喳的说笑声不绝于耳,又呈一派热闹的生活景象。</p> <p class="ql-block">  这里商铺众多,经营种类名目繁多,手工作坊、手工制品、小物件等琳琅满目。</p> <p class="ql-block"> 而古街经营的主流当然是美食了,传统美食、陕西名吃、特色小吃应有尽有,可以说把陕西及关中的有名小吃都集合了起来,成为陕西名小吃聚集地,所以人们也称这条古街为"小吃街″。</p> <p class="ql-block">  说到小吃还真是多,不仿介绍几种:油糕。镜糕、锅盔,锅包肉、将军油饼、馓子麻叶、百味鸡柳……。</p> <p class="ql-block">  空气中弥漫着的各种美味,扑面而来,看其形、听其名、观其色更让人嘴馋,琳琅满目的令人垂涎欲滴,一般人怎奈的了这种诱惑。真是品不完的美味、享不尽的口福。</p> <p class="ql-block">  陕西面食更是一绝,面皮、油泼面、裤带面等较为普遍,而"驴蹄面″知道的就不多了吧,它是以面的形状似驴蹄而得名,特别的筋道。</p> <p class="ql-block">  这家“粉汤羊血”的招牌十分醒目,应该是当地特色美食的一个好去处。坐下来品一碗,麻麻辣辣、鲜鲜嫩嫩、热热呼呼,真是爽口。</p> <p class="ql-block">  看后厨忙活的样子,这家生意应该不错。在这些场景中伴随着秦音、秦乐,感受到的是一种市井生活和醇厚的民俗风情,一种原汁原味地白鹿原特有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古街尽头处,远远的看到象伞的亭子,就是这里的地标之一"独木亭″。据说这根红松原木来至美国密歇根州,有1099年的树龄,被称为“红松中的活化石”。</p> <p class="ql-block">  独木亭由一根直径1.4米,长13米的原木撑起,榫卯结构的木条和木质绣球从上到下依次辐射开来,呈九层斗拱。寓意九九归一,天长地久的美好愿望。</p> <p class="ql-block">  独木亭状如龙骨,配以绣球,犹如游龙戏珠,妙不可言。亭顶按中国传统建筑铺设灰陶瓦片,瓦片上雕刻兽形图腾,与亭亭玉立,风格迥异的独木亭浑然天成,形成白鹿仓一道独特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  独木亭的一侧是"百戏楼",百戏楼坐北向南,台基式建筑,歇山顶,灰色筒瓦覆盖,台面由檐柱四根分作三间,中间为表演区,两边为耳房。</p> <p class="ql-block">  戏楼屋顶五脊六兽,正脊两端有龙吻,四条垂脊狻猊、斗牛、獬豸、凤、狎鱼五个神兽蹲立。这些异兽被运用于百戏楼建筑中,起到祛邪、避灾、祈福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  百戏楼作为白鹿原上传统文化的演艺场所,是地方戏曲文化发展的重要载体。一座戏楼如同一座博物馆,记录着数百年来戏曲的兴衰沉浮。坐下来静静的看上一场韵味十足秦腔,品味一凡秦风秦韵,别有感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百戏楼周边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再现当时的木匠生活,展</span>示白鹿仓木质建筑构造的区域,是"匠人木作″展示的集中区,这种建筑工艺被为称为"古建解构″。</p> <p class="ql-block">  区内木质的古老牌坊、八角古亭都能直观的看到传统木制建筑的结构、木架、房梁、从及瓦片、油漆等一道道工艺,每一处细节无不采用传统方法精雕细琢,成为一个个立体的建筑剖面图。</p> <p class="ql-block"> 体现的都是古代人民的智慧和精益求精,展示的是古代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和精湛技艺。</p> <p class="ql-block"> 这种匠心精神也传承到了白鹿仓景区的一砖一瓦及每一栋建筑中,使这里成为文化保护、展示和发展的地方,成为传统文化与现代世界和谐共存的区域。</p> <p class="ql-block">  景区内有大面积的娱乐区,娱乐区根据不同的活动内容和不同群体的喜好,分为几个主题乐园。</p> <p class="ql-block">  众多的是儿童乐园,这里是孩子们的最爱和天堂,有摩天轮、旋转木马、步步惊心、小火车等各种项目。</p> <p class="ql-block"> 这里到处都是孩子们的欢声笑语,和尽情玩耍的身影,也是人们尽情分享这份欢乐,追忆童年美好时光的时刻。</p> <p class="ql-block">  这个主题乐园是成年人的主战场,其滑翔飞翼特别的惊喜。</p> <p class="ql-block">  还有各类群体都适合的"空中漫步"。它是一个900多米长的架空轨道游览车,车体可360度旋转,能多方位无死角观赏景区全景,有"坐空中漫步,看白鹿仓全景″之美誉。</p> <p class="ql-block">  在"狄青剧场″,每天都有几场的"关中刀客″真人表演。顺便说一句,狄青是北宋名将,曾率军屯驻这里抵御西夏,“狄寨”由此得名。</p> <p class="ql-block">  关中地区一贯民风尚武,秉承秦汉以来关中人的自由、嫉恶如仇、行侠仗义的传统。"关中刀客‌″指的就是历史上活跃在陕西关中地区的这种秘密侠义组织。</p> <p class="ql-block">  刀客的成员是关中大地随处可见的庄稼汉、乡村秀才、乡间少年……他们个个行侠仗义、扶危解困、不求功名利禄,甚至不惜鲜血和生命。</p> <p class="ql-block">  他们有一种正义的民族精神、面对善恶的鲜明态度。从他们身上可以看到正义和情义、血性和阳刚、骨气和精气、诚信和大气的中华民族精神。</p> <p class="ql-block">  关中刀客的故事,以民国时期为背景,讲述了他们的侠义行为,展现了关中刀客的形象和精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不屈精神。</p> <p class="ql-block"> 转眼间夜幕降临,白鹿仓的夜晚同样迷人,就当是欣赏一场流光溢彩的夜间灯光秀吧。</p> <p class="ql-block">  这次游玩深刻的体会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所在,以及“文化即体验,旅游即生活”的真谛。带着这些满满的收获踏上归途。</p> <p class="ql-block"><b> 2025年2月2日</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