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美广西全境游•之五

海边的风

第11站: 德天跨国瀑布 <p class="ql-block">2025年3月22日清晨7点半,我们从广西崇左市大兴县的酒店出发,乘坐大巴前往德天跨国瀑布景区。途经义宁边境检查站时,导游出示身份证查明身份后,我们的旅游大巴顺利通过。</p> <p class="ql-block">大约9点,我们抵达了德天游客集散中心。</p> <p class="ql-block">在集散中心,我们换乘了景区的大巴车。</p> <p class="ql-block">导游介绍道,德天瀑布现为国家AAAAA级景区,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崇左市大新县硕龙镇德天村,处于中国与越南边境处的归春河上游。归春河水清澈,从广西流向越南,又绕回广西。中国和越南山水相连,一衣带水。归春河的那边就是越南。</p> <p class="ql-block">导游指着车窗外的铁丝网说,归春河是中越两国的国界河,我国这边沿河有围墙电网围护,主要目的是阻止偷渡、走私和毒品贩卖等违法行为的发生,而越方那边则没有围护拦。</p> <p class="ql-block">河对岸清晰可见越南的民房和路上的行人。</p> <p class="ql-block">约9点半我们到了德天牌坊,即景区的入口。</p> <p class="ql-block">进入大门,首先看到的便是一个巨大的德天蛙神卡通造型拱门,上书着“德天蛙神欢迎你来德天”的欢迎词。</p> <p class="ql-block">我们沿着归春河的上游慢慢欣赏着风景,不一会儿就来到了瀑布处。</p> <p class="ql-block">德天瀑布与越南的板约瀑布紧紧相连,自成一体,宛如一对孪生姐妹花。据介绍,德天瀑布是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跨国大瀑布,年均水流量约为贵州黄果树瀑布的三倍。整个瀑布宽208米,落差70米,纵深60米,三级跌落,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影视剧《酒是故乡醇》和《花千骨》曾在此拍摄外景。</p> <p class="ql-block">然而,我们今天看到的瀑布,说实话并没有介绍的和想象的那么壮观,可能是因为我们来的季节不对吧,或许到7-9月份丰雨季时景观会大不相同。后来得知,在枯水期时的每天12:00-14:00,会有人工放水,水量也很大。可惜我们今天的游程是12点前会离开这里。</p> <p class="ql-block">不管怎么样,既然来了德天瀑布,那就让我们留个影吧!</p> <p class="ql-block">游客可以乘坐竹筏漂流到瀑布底下,近距离感受水雾冲击。</p> <p class="ql-block">竹筏上的游客可能是中国人,也可能是越南人,有时两个竹筏靠得很近,中国的竹筏上会上来越南小贩向你兜售越南货,导游提醒我们尽量不要购买他们的东西。</p> <p class="ql-block">‌德天瀑布景区共有六个观景台‌,每个观景台都有其独特的风景和观赏角度。但3号和5号观景台被认为是较好的观景点。</p> <p class="ql-block">玻璃栈道</p><p class="ql-block">在德天景区,如果你有充裕的时间和足够的勇气,可以挑战一下山顶玻璃栈道、下山大理石滑道这些刺激项目(网传上山魔毯项目已关)。我们是老年团队,且时间也较紧,这些项目也就没有参加。</p> <p class="ql-block">德天寺</p><p class="ql-block">德天寺是德天瀑布内的一座小型寺庙,最初由德天屯村民于上世纪80年代自发捐建,目的是为了纪念壮族英雄侬智高,他曾领导当地人民抵抗交趾(今越南北部)的入侵。寺庙曾几度损毁又几度重建,历经风雨,至今仍是当地重要的精神象征。德天寺不仅是当地村民缅怀英雄的场所,也是他们祈求国泰民安、五谷丰登、人畜兴旺的精神寄托。寺庙内挂满祈祷红绸带,信众在此默默许愿,祈求佛的保佑。</p> <p class="ql-block">寺庙旁还有百寿墙,我们在百寿墙前坐一坐,也沾点福寿喜气。</p> <p class="ql-block">铜鼓广场。</p> <p class="ql-block">壮族铜鼓</p><p class="ql-block">是中国古代悠久而灿烂的文化结晶、中国先民智慧的象征,与壮锦、绣球并称“壮族三大名片”,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具有特殊社会意义的铜器,距今已有上千年的历史。铜鼓最开始作为容器而存在,随着历史的发展,逐渐衍变为军事用具、打击乐器,之后又被演化为权力和财富的象征,常用于指挥军队进退、宴会、乐舞、祭祀等场所,它具有东方艺术的特色,是世界文化艺术宝库之珍藏。铜鼓的制作工艺十分考究,用以铜为主要成分的铜、锡、铝合金等铸造,面、胸、腰、足、耳五部分浑然一体,鼓身大小、轻重不一,鼓面多铸有太阳纹、翎眼纹、云纹、乳钉纹、栉纹、游旗纹、蛙纹等富有特色的纹饰,蕴含着壮族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以及图腾崇拜的信仰。</p> <p class="ql-block">建在高山上的中越风情街</p><p class="ql-block">这条街由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与越南高平省共同打造,融合了中国和越南的特色元素。街道两旁,商铺依山而建,错落有致,招牌上既有中文也有越南拼音文。住宿类商铺如客栈、宾馆等居多,还有各种特色餐饮供游客品尝。在风情街上漫步,可以欣赏到异国情调的音乐,同时也能感受到中越两国的文化交融。此外,还能购买到各种越南特产,如咖啡、春卷皮、牛角梳、乳胶制品等。</p> <p class="ql-block">我们顺着指引牌逛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蛙神巢穴</p> <p class="ql-block">法棍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壮锦大道</p> <p class="ql-block">越南酸奶小屋</p> <p class="ql-block">跨境街</p> <p class="ql-block">一路上随处可见木瓜树及树上的木瓜</p> <p class="ql-block">步入跨境游通道,进入中越旅游商品体验店。</p> <p class="ql-block">首先售货员让我们免费品尝一杯焦糖咖啡。都说越南西贡咖啡好,确实,香甜的焦糖和浓郁的咖啡完美结合,入口即化、浓度适中、香气浓郁而持久,令我这个平时不常喝咖啡的人也觉得好喝。</p> <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选购了一包西贡猫尿咖啡,50元一包。如果好喝,以后可以邮购。</p> <p class="ql-block">网上热卖的厨房神器-越南蚬木砧板。</p> <p class="ql-block">在结束游览准备返回前,我们上了个卫生间,第一次在卫生间里看到了同时标注汉字、越语和壮语的装饰牌。</p> <p class="ql-block">11点40分我们结束游览,坐上景交车返回集散中心。没有去界碑看看,又是这次游览的一个遗憾,只能网上找张照片看看。</p> <p class="ql-block">在中越边境,最早的界碑可以追溯到清朝时期。如编号为53号的界碑于1888年由清政府设立,是中法战争后与法国订立的国界碑。传说当时由于交通不便,官兵在埋设界碑时因天色已晚而草率行事,导致中国失去了大片领土。</p> <p class="ql-block">836(1)号界碑</p><p class="ql-block">位于中国境内德天瀑布景区内,,相对而立的是位于越南境内的836(2)号界碑,两界碑隔归春河相距不到百米。836号界碑的设立标志着中越两国在1999年《中越陆地边界条约》框架下对边界进行了重新勘定,体现了两国关系的正常化与合作。界碑记载了许多历史,流水冲走了诸多恩怨。</p> <p class="ql-block">12点10分我们的旅游大巴来到了硕龙镇的红顶屋餐厅,我们在此吃了中饭,1点上车前往北海市。</p> <p class="ql-block">从硕龙到北海车程要4个多小时,为了减轻坐车的困乏,车上导游给我们讲了广西侗族一个寨主吴金敏的故事,并演唱其创作的歌曲《阿妹•开门》来活跃气氛。</p> <p class="ql-block">点上面音频听介绍:广西侗族民歌《阿妹•开门》</p> 第12站: 北海百年老街 <p class="ql-block">进入北海市内,窗外观看滨海特色的城市建筑。</p> <p class="ql-block">车经“北海客厅”之美誉的北部湾广场,车览“老榕树”、“南珠魂”雕塑。</p><p class="ql-block">北部湾广场是广西北海市的核心地标之一,其中最著名的雕塑名为‌“南珠魂”‌,1986年,由北海市政府主导建设,由著名雕塑家‌叶毓山‌教授设计。主体‌由三片巨大的贝壳托起一颗直径1.4米的不锈钢镀钛“珍珠”,象征北海“南珠之乡”的美誉。基座‌雕刻有浮雕图案,展现古代海上丝绸之路、渔民劳作场景及海洋生物。雕塑旁有三位青铜渔民雕像,分别手捧珍珠、海螺,体现人与海洋的共生关系。</p> <p class="ql-block">老榕树</p><p class="ql-block">北部湾广场的这颗小叶榕,树龄140年,原生长在解放路,1986年清明节,这颗重达60吨的古榕树迁移至此。难以想象,由一棵树发展到今日,已有40多根枝体深深扎入土中。枝体错纵相连,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群体,在这群体的共同努力下,枝繁叶茂,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活动的好场所。小叶榕树种,已在2000年被北海市政府确定为市树。</p> <p class="ql-block">傍晚6点,我们来到了北海老街。</p><p class="ql-block">北海百年老街,原名升平街,始建于1821年,最初只有200米长、4米宽。经过多次扩建和发展,现已成为长1.44公里、宽9米的商业街。老街的起源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当时一批西洋建筑在北海建成,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文化融合,最终形成了今天所见的骑楼老街。</p> <p class="ql-block">老街两旁,分布着英法德等国领事馆旧址、德国森宝洋行旧址和天主教堂女修院旧址等许多中西合璧的骑楼式建筑,见证了北海曾经的繁华。</p> <p class="ql-block">中西合璧骑楼式建筑,碰撞出东西文化的厚重历史感。</p> <p class="ql-block">斑驳脱落的墙皮,是历经风霜的见证。各种依稀可见的记号,彰示着老街百年前的车水马龙。</p> <p class="ql-block">《咸水歌》雕像</p><p class="ql-block">位于老街中路116号,反映了疍家人(又称水上居民)的文化和生活状态。疍家人以渔为生,他们在海上生活枯燥而辛苦,因此通过唱歌来娱乐自己,这种文化被称为“咸水歌”。雕像中的疍家女形象生动地再现了她们在海上生活中的欢乐场景,体现了疍家人的生活智慧和乐观精神‌。</p> <p class="ql-block">老街上,美食、海鲜店众多,价格好似便宜。尤其像生蚝10元10个,令人冲动想吃,还好导游提前提醒过我们,吃之前一定要问清价格,像生蚝这种海鲜,有些店家除了标注的价格,在结帐时要额外收取加工费的。</p> <p class="ql-block">偶遇云南两美女游客,攀谈几句。</p> <p class="ql-block">老街旁的北海,太阳缓缓落下,晚霞映照海面,波光粼粼,一艘艘渔船正满载而归。</p> <p class="ql-block">一老渔翁正在售卖刚捕上来的一条大桂鱼,引得一群游人前来围观。</p> <p class="ql-block">晚上我们入住在北海市的精品假日酒店。导游说可自行前往游览北海中越小镇—侨港风情街。</p> <p class="ql-block">侨港风情街</p><p class="ql-block">曾是越南归侨的安置地,因此得名侨港。经过多年的发展,侨港风情街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融合越南风味的文化和美食,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和品尝美食。推荐美食:虾饼、侨港炒螺、越南卷粉、鸡丝粉、蟹仔粉、炒冰、各种糖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