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本篇阅读量已超9200</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b></p><p class="ql-block">我从1975年去徐州工作至今已50年了。现在经常回老家来转转。</p><p class="ql-block">在我老家海安市,提到谭港村,人们都要夸一番。我老家就在这个村。</p><p class="ql-block">谭港村中有个清莲园,是村里的一处独特景点。今天我踱步在园中,感受着这里浓厚的文化氛围。</p> <p class="ql-block">清莲园的入口处,一块红色的路牌映入眼帘,上面写着“海安清莲园”以及一个带有图形标志的文字。这标志仿佛是打开廉政文化大门的钥匙,引领着我深入探索。</p> <p class="ql-block">园中有一块石碑,描绘了一位古人的形象,并附有关于他的简介。这位古人或许就是廉政文化的先驱者之一,他的故事激励着后人追求清廉正直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景区平面图清晰地展示了清莲园的布局。木质结构的道路指示牌上印有一幅地图,指引着游客穿梭于廉政文化的各个角落。</p> <p class="ql-block"> “廉者,政之本也。”我国廉政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海安清莲园,取意“清廉”,以“莲”为契、与“安”共构,以“廉”为纲、与“勤”共脉。全园以LOGO标识图形布局,植根于深厚的历史廉政文化,深入挖掘地方文化元素,攫取部分历史文化名人的勤廉故事和富含深意的民间故事,有机融合廉政文化、传统文化、地方文化元素等,以“廉训、诚记、孝径、善道、勤园”为主线建园。</p><p class="ql-block">漫步园中,从“大禹治水”的精神传承,到“仁义礼智信”的人文滋养;从“过五关”荡涤尘埃的思想升华,到“培廉阁”人树共生的灵魂洗礼....每一景、每一文、每一画都蕴含了“勤廉”的指引,于润物无声中净化入园者做人为官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界河两岸清风拂,</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 移步换景听廉声。</b></p><p class="ql-block"> 海安清莲园,辐射校园、社区“一体两翼”的综合性廉政文化平台,旨在营造浓厚廉洁氛围、形成强大教育合力,力争干部清正廉洁、勤政为民;学生勤奋好学、诚实守信;百姓艰苦奋斗、安居乐业。</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过五关</b></p><p class="ql-block">园中矗立着一块石头雕塑,周围种满了绿色植被。雕塑由五个黑色大理石柱组成,每个柱子上都雕刻着不同的文字或图案,象征着廉政文化的多个方面。这些文字和图案提醒着人们要过“思想关”、“政治关”、“生活关”、“亲属关”和“社会关”,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这些黑色石碑上刻着金色文字的廉政文化宣传牌匾,讲述古代名人勤政廉颇的故事。警示着人们要时刻牢记廉政的重要性。这些文字如同警钟长鸣,提醒着每一位入园者。</p> <p class="ql-block">廉鉴春秋</p><p class="ql-block">讲述的是明代名臣丶民族英雄于谦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鹿王一取自于海安民间故事</b></p><p class="ql-block">很早以前,双溪一带的村民救了一只受伤的花鹿。</p><p class="ql-block">第二年,麦场上的碌碡(Liu zhou,石制的轧谷物农具)不够用。花鹿为了报恩,变成了一个漂亮的碌碡,而且只要它碾过的地方,麦粒子源源不断。村民发现碌碡是个宝,都想占为己有。最后,一个最凶的少年人抢走了碌碡。其他人哪肯认输?找来找去找不到,就猜测藏在草堆里,点燃草堆,晒场上一片火海。花鹿从火堆蹿出,跳进牛汪塘里打滚,顿时,烂泥浆乱飞,像下起了泥水雨,牛汪塘变成一个半亩大的泥水塘。</p><p class="ql-block">花鹿变成碌碡,本想让村民过上好日子,结果因为村里人的“贪”,好日子没了。为了记住这件事,后人给汪塘取名“鹿汪”,村子自然得名“ 鹿汪村”。</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2px;">竹石一一郑板桥</b></p><p class="ql-block"><b>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石。</b></p><p class="ql-block"><b>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b></p><p class="ql-block">廉政官语的宣传牌匾提醒着人们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这些话语如同明灯,照亮着人们前行的道路。</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37, 35, 8);">廉政寄语</b></p> <p class="ql-block">一条铺着灰色地砖的小路在两旁种满了树木花草,远处可以看到高压线塔。这条小路仿佛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行走中感受廉政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的一生写照“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的品格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他忠于蜀国政权,致力于恢复汉室事业,并对刘氏两代帝王忠诚至死。他的精神在清莲园中得到了传承。</p> <p class="ql-block">园中还有一块刻着文天祥形象和他的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石碑。这是对忠诚与爱国精神的真实写照,激励着后人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关于姜曲海一带俗语“直奔黄自量”的民间传说也在园中得到了展示,这些传说丰富了廉政文化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黄自量的故事在文化墙板上得到了展示,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p><p class="ql-block">黄自量</p><p class="ql-block">取自于海安民间故事</p><p class="ql-block">从前,姜曲海一带的人有句口头语“直奔黄自量”。这句俗话是有来头的。</p><p class="ql-block">早年,离海安向西不远,有座小小的村庄。这里,曾经住过一位姓黄的老人,他为人老实,肯吃苦,一面种田,一面在家门口摆了个小粮食摊儿。这黄老爹卖粮食从不掺假,因而生意越做越好。为了省手续和取信用,黄老爹就在店堂里放上几个公平升斗,让来买粮食的主顾自己去量,然后如数结账,顾客中有不放心的,回家复量,从未发现短少。</p><p class="ql-block">“黄老爹讲信誉”的名声一传出去,四面八方的人都喜欢奔这里来买粮。由于到黄家买粮的顾客</p> <p class="ql-block">都是自己去量,时间一长,人们便给这村子取了个“黄自量”的名字,同时留下了“直奔黄自量”这句口头语。</p><p class="ql-block">讲述者:黄虎</p><p class="ql-block">整理者:张力生</p> <p class="ql-block">园中还有一块刻着古诗文的石碑,上面写着“孝之言语”,旁边还有一幅画。这些诗文和画作共同构成了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p> <p class="ql-block">“家风三字经”的石碑也在园中得到了展示,提醒着人们要重视家风建设。</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 font-size:20px;">望母楼一一取自于海安民间故事</b></p><p class="ql-block">过去,我们这里属泰州辖区。当时有一个“观海楼”,又叫“望母楼”。</p><p class="ql-block">传说,有一户储姓人家,出门做生意不幸在海上翻船,飘落到一孤岛。一只母猩猩救了他,跟他生了一男一女。母猩猩怕他偷跑,每次出去都要用石头把洞口堵住。时间一长,母猩猩渐渐地不堵门了。</p><p class="ql-block">有一天,母猩猩不在家,他抱着男伢儿到海边走走,发现海面上有条海船,他就把衣裳脱下来挥舞,成功吸引了海船的注意,船员把他救走了。母猩猩回到洞里,看到人不在了,连忙追到海边,但船已离岛很远了。母猩猩便抱着女伢儿跳进了大海。</p><p class="ql-block">后来,男伢儿赶考得中,为官清正。他知道自己的母亲是猩猩,在海的那一边,就砌了一座楼,经常站在楼上朝大海眺望后人把这座楼题名“望母楼”。</p> <p class="ql-block">“千秋廉颂”的红色亭子两侧柱子上分别挂着两幅对联,这些对联提醒着人们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园中还有一块刻着“二十四孝印谱”的石碑,展示了二十四个金色印章,每个印章都代表了一个不同的故事或事件,象征着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孝道精神。</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石阶小路蜿蜒向上通往一个凉亭,这条小路仿佛是连接着过去与未来的桥梁,让人们在行走中感受廉政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一角,可以看到一些绿色植物以及一座白色的雕像矗立其中。远处还可以看到一些建筑物和电线杆等元素,这些元素共同构成了一个和谐美丽的公园环境。</p> <p class="ql-block">公园里的一组历史名人介绍板,上面画有人物插图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他们的生平事迹。这些介绍板丰富了廉政文化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陆游的形象和他的生平简介以及他的诗词作品列表在石碑上得到了展示,这些内容激励着后人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仲振履的人物画像和他的生平简介在石碑上得到了展示,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要为国家和人民奉献自己的一切。</p> <p class="ql-block">韩紫石的人物介绍和他的肖像画在石碑式的纪念牌上得到了展示,他的事迹激励着后人要保持清正廉洁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上刻有“培廉阁”及一些图案,这些图案和文字是对一些重要事件或人物的纪念,丰富了廉政文化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公园内的培廉阁是一个具有中国古典建筑风格的小亭子,提醒着人们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最美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站在培廉阁上往下看,一路美景在前方。</p> <p class="ql-block">一块刻有诗词的大石头位于一个花园之中,上面写着一首古诗“蝶恋花”,字体工整有力,充满了艺术气息。周围的植物郁郁葱葱,与石碑形成了和谐的画面。这些诗词和画面共同构成了廉政文化的丰富内涵。</p> <p class="ql-block">培廉阁的红色凉亭建筑上方挂着一块牌匾,上书“培廉阁”,旁边还有一副对联,“执政精勤两袖清风”、“阅尽沧桑”。这些对联体现了廉政文化的精髓。</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