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坐落在西陵峡畔,在长江与群山的怀抱中,是一处集自然奇观、巴楚文化与峡江风情于一体的世外桃源。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这幅由江水、青山、吊脚楼与千年传说共同绘制的诗意画卷。</p> <p class="ql-block">第一站:水上人家——渔歌唱晚的峡江记忆。</p><p class="ql-block">我们的旅程从龙进溪与长江的交汇处启航。碧波之上,几艘古帆船静静停泊,渔网轻撒,仿佛时光倒流至千年前的峡江生活,世代渔民以船为家,与风浪共舞,传承着“渔文化”的古老智慧;感受“龙溪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意境。若逢晨曦或暮色,薄雾缭绕江面,更添几分水墨画的空灵。</p> <p class="ql-block">第二站:溪边人家——吊脚楼下的烟火人间沿溪而行,便步入溪边人家。吊脚楼依山傍水而建,木檐青瓦,门前溪水潺潺,鸭鹅嬉戏。土家幺妹在石板上浣衣,棒槌声与山歌交织,演绎着“棒槌恋歌”的淳朴风情。若登上吊脚楼,推开雕花木窗,远眺青山如黛,近观溪流如练,仿佛置身“空中楼阁”,难怪有诗云:“吊脚楼上枕一夜,十年作梦也风流”。</p> <p class="ql-block">第三站:山上人家——巴楚文化的时光长廊。拾级而上,穿过蜿蜒石径,便抵达山上人家。这里的吊脚楼群错落层叠,被称为“杆栏式建筑”的典范。楼分三层,上层居室、下层圈养牲畜,既顺应山势,又巧妙抵御野兽侵袭。登上巴王宫,可观赏仿古表演,聆听巴人战鼓与楚地编钟的千年回响。不远处,灯影石傲立山巅,四块奇石形似唐僧师徒,夕阳西下时剪影如戏,郭沫若曾赋诗赞叹:“唐僧师弟立山头,灯影联翩猪与猴”。</p> <p class="ql-block">第四站:人文印记——历史与英雄的交响 </p><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不仅是自然胜地,更是历史的见证者。石牌抗战纪念馆记录着1943年“中国的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5万中国将士在此阻击日寇,护佑山河。</p> <p class="ql-block">土家族的“哭嫁”习俗,则以歌声传递女儿对父母的不舍,一句“会哭不会唱,姑娘没人望”,道尽民俗的深情与智慧。</p> <p class="ql-block">第五站:自然奇观——鬼斧神工的峡江秘境</p><p class="ql-block">三峡人家的自然奇景令人叹为观止:灯影洞:地下溶洞中,“五色奇音石”敲击如鸣钟鼓,地下河落差30米,水声如琴。 明月湾:长江在此急转110度,形成“山塞疑无路,湾回别有天”的壮丽奇观。 蛤蟆泉:陆羽誉为“天下第四泉”,清冽甘甜,曾是文人墨客煮茶吟诗的灵感之源。猴山和黄龙瀑,</p><p class="ql-block">黄龙瀑,据民间传说,由黄龙的泪水汇集而成。洞口飞瀑如帘,气势磅礴。穿越水帘洞,眼前豁然开朗,壮丽的水流自山崖洞口喷薄而出,宛如狂放的峡江勇士纵歌山涧,轰鸣声震撼山谷,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今日的三峡人家,既是生态保护的典范,亦是文化传承的活化石。政府与居民守护着这里的青山绿水,让吊脚楼、古帆船与纤夫号子得以永续。离行前,再次深深吸一口“天然氧吧”的清新,将这幅山水长卷镌刻于心。正如古人所言:“不走三峡,不算到过长江。”而三峡人家,正是长江之魂最灵动的注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