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玉油画《维吾尔姑娘》

柳玉

<p class="ql-block">《维吾尔姑娘》布面油画57cm38cm1981年 </p> <p class="ql-block">《维吾尔姑娘》油画作品</p><p class="ql-block">这幅《维吾尔姑娘》油画头像写生创作于1981年10月,是我在湖南师范学院美术系大三期间的课堂作业,历时一周(6个上午,共24课时)完成。当时由蔡吉民老师指导,经过反复修改才最终定稿。彼时湖南省仅有湖南师范大学招收本科美术生,且全省名额仅约30人,专业分为国画与油画两类‌。作为恢复高考的第三年,教育资源稀缺,考生中不乏因历史原因积压的美术人才,能考入高校尤其是美术专业者堪称凤毛麟角。同班同学年龄跨度较大,录取标准以绘画水平为主导,与当今考核体系差异显著。因此,七七、七八、七九级的每位同学皆功底扎实,涌现出诸多优秀作品,如四川美院罗中立的《父亲》、中央美院陈丹青的《西藏组画》等经典均诞生于学生时代,至今未被超越‌。</p><p class="ql-block">如今时代变迁,美术教育模式发生巨变。高校美术教师若仅凭绘画技艺已难立足,需兼顾课题研究;音乐等领域亦面临相似挑战,技艺传授之外更需学术创新。以我四十余年从教经验观察,上世纪80年代许多优秀毕业生投身手绘广告行业,但随着喷绘技术普及,相关从业者迅速被淘汰;90年代初,我系曾重点培养手绘室内效果图人才,然而学生刚刚掌握技能,便遭遇CAD、3D Max等设计软件的冲击,传统手绘岗位几近消亡‌。当前,随着DeepSeek等AI技术的崛起,更多行业或面临颠覆性变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近日感慨源于老友之孙有意学习美术,我既担忧其投入产出比(如一幅头像油画需耗费24课时),又深知美术之路的艰辛。然而,我自身坚持至今,皆因对艺术赤诚的热爱。社会发展加速,行业迭代无情,唯愿年轻一代在追逐理想时,既能传承技艺,亦能适应时代变革,开辟新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