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立碑(散文)</p><p class="ql-block"> 文/黄文海</p><p class="ql-block"> 在沧州的街灯还未完全苏醒时,我们一家人已坐在车里,向着老家山东潍坊梁家村出发。清明前夕的天空,泛着青灰色,像一块被岁月摩挲过的旧布,罩在我们前行的道路上。</p> <p class="ql-block"> 车轮滚滚,窗外的景色如同被快进的电影画面,城市的高楼大厦逐渐被成片的麦田和错落的村舍替代。老家,这个承载着无数记忆的地方,在距离缩短的过程中,变得愈发清晰。</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抵达梁家村时,微风裹挟着泥土和新绿的气息扑面而来。村头的老槐树依旧挺立,粗壮的枝干像一双双伸向天空的手臂,似乎在诉说着过往的故事。我们沿着熟悉又陌生的小路走向祖坟,路旁的野花肆意绽放,白的、黄的,星星点点,为这片肃穆之地添了几分生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在村子的东南角,许多坟茔静静地卧在那里,仿佛沉睡的亲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哥哥这些曾经在我生命中无比重要的人,如今只剩下一圆圆的土丘。看着眼前的景象,我的心猛地揪紧,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泪水模糊了视线。</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碑石早已准备好,厚重的花岗岩上刻着亲人的名字。在大侄子元政的带领下将两块碑石缓缓立起,稳稳地扎根在土地上。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我们的目光都聚焦在那冰冷的碑石上,思绪却飘回了往昔。</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爷爷总是坐在那张老旧的藤椅上,一边抽着旱烟,一边给我讲过去的故事。奶奶则会在一旁忙碌,为我准备香甜的点心。爸爸教会我骑自行车,宽阔的手掌稳稳地扶着车后座,给我无尽的安全感。妈妈在灯光下为我们缝补衣服,细密的针脚里满是她的温柔与爱意。哥哥那双关爱他人的大眼睛总是一眨一眨…这些温暖的画面,如同电影般在我脑海中循环播放。</p> <p class="ql-block"> 亲人们从竹篮里拿出祭品,有热气腾腾的馒头、香气四溢的水果,还有爷爷生前最爱喝的酒。我们点燃香烛和纸钱,袅袅青烟缓缓升起,带着我们的思念飘向远方。我和亲人跪在地上,双手合十,将对亲人的思念与祝福默默诉说。</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微风拂过,坟头的纸钱沙沙作响,像是亲人们在回应我们的问候。在这一刻,我深刻地感受到,死亡并非生命的终点,遗忘才是。亲人们虽然离开了我们的生活,但他们的音容笑貌、品德与精神,早已深深烙印在晚辈人的心中。</p><p class="ql-block"> 立碑,不仅仅是为了缅怀逝去的亲人,更是一种传承。我们要将先辈们的故事、精神传递给下一代,让他们知道自己从何而来,根在何处。就像这碑石,稳稳地扎根在土地上,历经风雨,依然屹立不倒。</p> <p class="ql-block"> 返程的路上,夕阳的余晖洒在大地上,给一切都镀上了一层金边。我回头望去,梁家村渐渐消失在视线中,但那份对亲人的思念和传承的责任,却在我心中愈发坚定。生命的轮回从未停止,在追念与缅怀中,我们世世代代生生不息,汲取力量,将继续前行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