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每日读书分享《给教师的建议》之五十九感悟:</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为什么学生听写词语时,错字较少,一旦到了句子练习、阅读表达或者习作时,错别字就大幅度增加。即使老师一遍又一遍的强调,错误依旧“按起葫芦起了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觉得,主要原因还是低年级识字量过大、过快,仅做“抄抄写写记记”的识记,而实践太少的缘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学生经常听写词语,一遍又一遍地订正错误,正确率在不断提升,但这只是一时的记忆,真正到了用的时候,错误还是五花八门。如“坐,座”“再,在”“近,进”等等,学生经常张冠李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想,我们的识字教学绝不是“听听写写记记”这么简单,它的关键在于运用。学知识的目的,就是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建筑工不会盖房子,光看理论书籍没用,他得多跟建筑队盖房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到“温暖”一词,我们想到了太阳,柔和的阳光照耀着大地,花花草草都穿着盛装,迎接着春日的到来;我们还可以想到,冬日的寒冷与温暖是相对的,但也能引导孩子感受一下,冬日的阳光也是特别温暖的;我们更可以引导孩子,与别人相处时,自己的言行要带给别人温暖,他人需要帮助时,我们要送去温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语言是有温度的,字词是知冷暖的。儿子牙牙学语时,他经常捧着绘本翻来覆去地看。虽然那时的他啥都不懂,但好奇的目光总会把妈妈吸引过来,“这是‘兔’,兔子的‘兔’,你看,小白兔多可爱啊!”他特别喜欢听妈妈讲绘本中发生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班后,我总会带着儿子到小区广场上去玩,他特别喜欢读广场四周张贴的标语。“防火防电,人人有责”、“脚下留意,手下留情”......一看到标语,他总会停下脚步,看看这,问问那,就这样,儿子幼儿园时,就认识了很多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识字最简单的办法——拿来就用。只要用起来,识字就简单多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一早去爬山,到了山顶,居然发现有座桥横亘在两山之间,在那里我碰到了李希贵与李镇西老师,我们一边走一边聊。</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远处还有一座桥梁建筑,是很久远的时代遗留下来的。因为偶遇两位大师,我就没有前去。一路上,李希贵老师说话显得很严肃,李镇西老师却时不时地和我开玩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后来,不知怎么的,和两位大咖睡到了一张大床上,我和李镇西老师一个被窝,“想不想拜师?”“想。”“那我推荐你拜李希贵老师为师。”不多一会儿,我和李希贵老师聊在了一起,我们谈了对教育的认知,还聊了未来的教育,他不住地点头。就在这时,我醒了,哦,原来是一场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今天本想带着孩子出去玩的,可是姑娘的舞蹈课临时改成了下午,儿子提议,妹妹上完课后,我们一起去附近玩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姑娘上课时,我也没闲着,打开《给教师的建议》进行沉浸式地阅读。只要想阅读,时间多的是;只要不想学习,理由也多的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到孙武湖逛了一圈,一段时间未到这儿,变化挺大的。大片荒地被重新耕种,儿子发现地上有好多小麦种子,我们交流了好久,也不知道原因;周围建了不少“小房子”,颇有童话色彩,又有休闲味道。这块胜地需要好好开发,搞搞团建,开展亲子游,举行艺术节……总之,让它活起来,才能火起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