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昵 称:天涯<br>美篇号:39186845</h1> 清明,宛如岁月长河中一座承载着无尽哀思的特殊时间节点,年年此时,如期而至,将我对父母的思念,一次次地勾起,又一次次地沉淀。 父亲走于十二年前的一个雪后傍晚,当时父亲在医院住院做白内障手术,手术很顺利,医生也说不日即可出院,我也准备雪后天晴了就带父亲出院,突然的一个晚饭后就离我们而去。母亲走于四年前细雨蒙蒙的清明节的第二天,那是一个悲痛欲绝而又刻骨铭心的日子。那天,细密的雨丝如泣如诉,仿佛苍天也在为母亲的离去而悲恸。世界在那一刻,仿佛失去了所有的色彩,只剩下灰暗与悲伤。 今天,又一个清明节,望着窗外如当年般的阴天,记忆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曾经,父母牵着我的手,在清明时节带我去给爷爷奶奶上坟。沿着崎岖的山道,一路上,父母会轻声给我讲述祖辈们的故事,和那些平淡却温暖的过往。他们虔诚地焚香、烧纸,嘴里念念有词,那是对先辈的感恩与祈福。我们几个跟在身后,模仿着大人的动作,只觉得那是一种庄重而神圣的仪式,是对先人的敬畏。 <p class="ql-block"> 可如今,角色已然互换。曾经带我们烧纸的人,如今却变成了等着我们给他烧纸的人。当我来到父母的墓前,点燃香烛,看着那袅袅升起的烟雾,仿佛父母的身影就在其中若隐若现。燃起的纸火熊熊,在风中肆意舞动,好似我内心翻涌的情感。透过那熊熊燃烧火焰,袅袅升腾的紫烟,纸火旁涌现的阵阵旋风,我仿佛看见了父母的笑脸,脑海里瞬间出现了我们沐浴在父母的视野里、关爱中,呀呀学语,蹒跚学步,上学,工作,结婚,成家的场景。跪拜在父母的墓前,才懂得了父母一生的艰难,才明白父母把他们毕生的精力和伟大的爱,全部无私地奉献给了自己儿女,父母是世界上唯一深爱我们而不求回报的人。</p> 在这香烛与纸火中,满是对父母的思念。思念他们温暖的怀抱,温柔的叮嘱,思念父亲为我撑起的一片天空,思念母亲为我做的每一顿饭菜、每一件新衣,思念与他们共度的每一个平凡而又快乐的日子。那些过往的点滴,如今都成了我心中最柔软又最疼痛的回忆。 忆起往事,我泣不成声。我从小到大身体比较瘦弱、比较单薄,母亲更是对我偏爱有加,使我内心永存感激。<br> 在煤矿时,我好得病,而且一得病就是大病。那时,父亲没白天没黑夜地工作,常常吃住在工地。照顾我们全靠母亲。一得病,白天还好说,可偏偏夜里得病的时候多。常常是母亲一个人,黑灯瞎火,半夜三更,深一脚浅一脚地背着我去医院。从家里背到矿医院,不行,再从矿院背到几里开外的矿务局医院。母亲娇小的身体,不知多少次超负荷地负重行走在漆黑的夜里。 在我四、五岁时,得了一场大病——脑膜炎。这在当时死亡率是极高的。从矿院到局医院,又从局医院转到洛阳市洛川医院。十几天昏迷不醒,牙关紧闭,浑身上下没有一丝知觉。医生说,不行了。当时,弟弟还小,母亲不能来医院护理我,是父亲陪护我住院。父亲也觉得我生存的希望非常渺茫,遵照医嘱,便电告了母亲。母亲连夜一边悲伤地哭泣,一边为我赶制了一身新衣,一针一线,细细地缝,密密地连,把对儿女的深情全部倾注到一针一线上。千针线,万滴泪,诉不尽对儿情无限。到医院后,医生对母亲说,他还是个孩子,还没有成人,你看,是留在医院,还是找个人扔了。母亲一边流泪,一边为我穿新衣,一边坚决的说:“不!,这是我的孩子,尽管没有成人,我也要把孩子抱回去。”母亲紧紧的把毫无知觉的我搂在怀里,失声痛哭。在场的医务人员无不为之动容。我一直觉得是母亲地哭喊震撼了我的心灵,是母亲的泪水滋润了我干涸的心田,是母亲伟大的爱把我从遥远的天国拉了回来。 在我住院期间,父亲没白天没夜晚地照顾着我,一次输液时,父亲实在是太困了,伏在床边睡着了,猛然醒来,看到跑针了,流了巴掌大小的一片血,父亲不停地自责,说,你病得那样厉害,我没有看护好你,还让你留了那么多血,父亲会哽咽地说不下去。昏迷中的我,不知道父亲在我住院期间,几乎没有睡过觉,实在是太困了,才在床边打个盹。我曾经发誓,我要让父母过上最好的生活,可我没有做到。 在墓前,诉说不尽对父母的感恩和思念,感恩他们给予我生命,含辛茹苦地将我养大,并让我接受了良好的教育。父母用自己的一生,为我遮风挡雨,教会我如何做人,如何面对生活的种种。他们的爱,如涓涓细流,无声却又深远,润泽了我的生命。 想想以前,我还真是幼稚,总觉得烧纸是迷信,人都没有了,烧那些有什么用?父母过世后,我才知道,那烧的不是纸,是怀念、是感恩、是不舍、是愧疚、是弥补。而如今,就怕纸买少了、烧少了,就怕火不够旺,就怕他们在那边收不到,也怕他们在那边不够花,日子过的艰难。每次烧纸时,我都会说,现在条件好了,啥也不缺,多给你们烧些钱,想买啥就买啥,别不舍得花,缺啥呀,就给我托个梦。说真的,我真的希望他们能以另一种形式存在着,可以在天堂的云缝里看着我们,可以在夜晚的酣睡中走进我的梦里。 而愧疚,也如影随形。母亲健在的时候,有一次母亲给我说,“我想去看看岳飞庙”,我说行,没问题,总觉得离得近,也不过20公里,总觉得机会多的是,可也总以工作忙为借口,这一拖,就是十几年。后来,我对母亲说,我带你去岳飞庙吧。母亲说,不去了,体弱多病,也走不动了。这成了我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那时,总以为来日方长,总以为会有从容尽孝的那一天,可是忘了时间的无情,忘了生命的脆弱,忘了有些事会成为永无弥补的遗憾。 我总是在想,在父母生命的最后时光里,我是否还能再多陪陪他们,多听听他们的心里话,多和他们聊聊陈年旧事,多为他们做一顿可口的饭菜,多为他们做一些琐碎的事。那些未曾说出口的爱,未曾尽到的孝,未曾做好的事,都成了我心中永久的遗憾。 “清明时节雨纷纷”。多数情况下,清明前后都会阴天落雨,有人说这是思念亲人留下的眼泪,清风化雨,思念绵长。以前真的不懂为什么清明节前后都要下雨,长大后才明白,因为阴天下雨没有太阳,逝去的亲人才能偷偷回来看我们一眼。他们藏在云朵里、大树后、夜幕中,雨落的时候就会回来看望他们牵挂的亲人。你以为这是雨,这其实是亲人思念的眼泪。小时候不懂,总觉得上坟一个仪式、或着迷信,摆供、燃香、烧纸、磕头、祭拜都是做给别人看的。而现在才明白,因为父母永远都留在了那一方的地下,上坟就可以来到离他们最近的地方;以前不懂为什么上坟的时候烧纸的烟火总是往人脸上扑,飞起来的纸灰总会落满身,后来才明白那是父母“轻抚今人眉,为你散去半生灾”。当风有了形状,那便是父母另一种方式的拥抱。 清明节,我静静地伫立在父母的墓前,任由思绪飘荡。我知道,父母已化作天上的星辰,在遥远的地方守护着我。而我,也会带着对他们的思念、感恩与愧疚,继续前行。前行是最好的铭记、最大的感恩。 清明的雨还在淅淅沥沥地下着,仿佛是父母对我的轻声呢喃和声声叮嘱。我会将这份思念深埋心底,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好好生活,因为我知道,这也是父母对我的期盼。<br> 愿天上亲人安息珍重,愿世上人间平安团圆。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right;"><span style="font-size:15px;">(图片来自网络,致谢)</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