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小平故里 缅怀世纪伟人

清风流韵

<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阳光和煦,和风细雨,气候宜人。既是回乡祭祖,缅怀已故亲人的日子,也是出游踏青的好时节。遵从老爸的属托,我们已提前回老家祭祖,这不仅是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让我们在追思中,汲取前行的力量,铭记家族的根脉。</p><p class="ql-block"> 今天休假相约,我陪同三位长辈,驱车一个多小时,行程八十公里,去广安参观小平故里,也是父亲多年的愿望(遗憾的是母亲严重晕车不能成行)。特别的日子里,我们以这样的方式,向小平同志致以最深切的敬意和追思,感受他伟大光辉的一生,感恩他为国家和人民所做出的不可磨灭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故里 位于广安市协兴镇牌坊村,面积3.19 平方公里,是集缅怀纪念、爱国主义教育、古镇文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展示、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复合型旅游景区。故里有邓小平同志故居、洗砚池、翰林院子、邓家老井、放牛坪、清水塘、洗砚池、神道碑等多处邓小平童年及青少年时期的活动场所,还新建了邓小平故居陈列馆、缅怀馆、邓小平铜像广场等建筑,沿途是各省、部局等机关单位命名而各具特色的园林,漫步园区,空气清新,树木葱茏,绿意盎然,花香鸟语,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参观小平故居的学生队伍</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1904~1997) 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故居陈列馆是国内唯一一个以纪念邓小平同志为专题的博物馆,门口挂着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的馆名。陈列馆坐西向东,背靠山脊,面向田野,门前一湾池塘,显得庄严肃穆。三个斜坡屋面错落有致,三宕三叠,寓意邓小平同志“三落三起”不平凡的革命历程。陈列馆由一个序厅,三个陈列展厅,一个珍藏厅,一个电影放映厅及相关附属设施组成,以大量的实物、图片、文献、多媒体以及世界首创的三机联映数字电影,全方位,多角度地再现了邓小平同志伟大而传奇的一生。</p> <p class="ql-block">游客排队向小平铜像献花、留影,表达深深的敬意和追思。</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缅怀馆位于邓小平故居陈列馆与邓小平故居之间,是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110周年的重点工程之一,是缅怀邓小平同志崇高风范的又一重要纪念场所。馆内展示了邓小平同志生前工作和生活场景,并以真实遗物陈列展示,是对邓小平人格魅力的完整补充,让人们更加了解他的生活、情感和他的世界。</p> <p class="ql-block">  1980年7月,小平来到四川峨眉山,遇到当地一“老乡同庚”的情景雕塑,位于进门大厅里。</p> <p class="ql-block">  小平一向提倡艰苦奋斗,勤俭办事,反对形式主义,不讲排场,实事求是,是他一贯的作风,令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虽然“三落三起”,但是坚强不屈,乐观豁达,令人钦佩。</p> <p class="ql-block"> 小平生前手迹</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铜像广场三面山脊环绕,形似一把天然的大座椅,铜像就端坐于这片绿草茵茵、古树参天的自然环境之中。</p><p class="ql-block"> 铜像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雕塑系的李象群教授设计,用时36天完成,其中设计花了18天,厂方制作完成和运送到广安又花了18天,共有60多个工人参与制作。</p><p class="ql-block"> 铜像高2.5米,重1.2吨,基座由黑金沙花岗石做成,正前方镌刻着江泽民同志题写的“邓小平铜像”五个大字。2004年8月13日,胡锦涛总书记亲自为邓小平铜像揭幕。</p><p class="ql-block"> 邓小平身着短袖衬衫、军便裤、圆口布鞋,面带微笑地坐在藤椅上,面容温和,两颊瘦削,目光敏锐深邃,亲切地注视着家乡的山山水水。</p><p class="ql-block"> 这尊铜像不仅是对邓小平同志的崇高敬意和深切缅怀的象征,也让人们感受到他对家乡的深深眷恋。同时,它也成为了广安的标志性文化符号之一,吸引着大量游客前来瞻仰,传承和弘扬着邓小平同志的思想和精神。</p> <p class="ql-block">  园林里有中央、省领导和小平亲人栽种的植物。</p> <p class="ql-block">  邓小平同志故居是一座具有浓郁川东风情的农家三合院,古朴典雅。老院子是由邓小平祖上三代人陆续建造而成的,当地人亲切的称之为“邓家老院子”。故居坐东朝西,由东、南、北三组单层建筑组成。最早修建的是位于北面的北厢房,内有邓家的农具屋、织布室、横堂屋、饭厅、小平姐妹们的住房和邓小平童年、少年时代住过的房间。房间里,保存着他儿时睡过的木床和学习用的书桌、油灯、笔砚等物品,简单朴素。门口悬挂有江泽民同志亲笔题写“邓小平同志故居”匾名。 正房是堂屋和小平祖母戴氏、父母邓绍昌、淡氏的住房,弟邓垦、邓先治的房间和邓家手工作坊。正堂屋是邓家供神祭祖,接待贵客和议事的地方。故居南厢房是邓小平同志离开家乡后修建的,有小平父亲和继母的住房、客房和过厅。</p> <p class="ql-block"> 故居门口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  参观故居的游客络绎不绝</p> <p class="ql-block"> 洗砚池</p> <p class="ql-block"> 游泳池</p> <p class="ql-block"> 邓家老井</p> <p class="ql-block"> 放牛坪</p> <p class="ql-block"> 蚕房院子</p> <p class="ql-block"> 神道碑</p> <p class="ql-block">  邓家先祖自明朝开始从江西迁入广安,邓时敏是邓家第十二世祖,他雍正十年中举,乾隆元年进士及第,入翰林院授以编修,后升为侍讲学士,乾隆十年升任大理寺正卿,诰授通奉大夫。他一生刚正不阿、政绩斐然,深得朝廷器重,65岁告老还乡,一年后卒于家中。嘉庆皇帝为表彰其德行,下旨建造了神道碑和德政坊。</p><p class="ql-block"> 神道碑距邓小平故居约500米,碑高约5米,碑石上竖正书“诰授通奉大夫大理寺正卿邓公神道”。碑立在赑屃上,传说赑屃是龙王的第九个儿子,力大无穷。碑两侧分别立一望柱,云龙雕刻造型甚美,柱顶分别雕刻蹲立石狮。</p> <p class="ql-block">  德政坊高12米,宽10米,四柱三间,三重檐,中脊有镂空雕饰,两端有鸱吻与坊盖之翘首对应。中门横跨宽4米,两对抱鼓石上分别刻有“双狮滚带”等多种浅浮雕图案。四根方形枋柱竖立于地面四块长方形整石之上,枋柱上分别镂刻楹联,横梁两边分别雕饰人物群像浮雕。</p><p class="ql-block"> 中门上方横额上正书“德政坊”“功勒金石”,两侧门镶嵌的石板上透雕各种花卉图案,并书有“恭谦”“正直”“咏仁”“讼理”,这些文字体现了邓时敏的品德和功绩。楹联“宏扬法典千秋伟业,造福黎民一代名臣”“敏思勤行盛德若愚,为善最乐诗书传家”也是对邓时敏一生功绩与德行的写照。</p> <p class="ql-block">  参观完小平故里,饭后小憩,又驾车七公里来到了市中心的思源广场,是四川省广安市城南具有现代气息的综合性城市广场。突出致富思源主题,为邓小平同志百年诞辰的标志性工程。思源广场占地530亩,其中主景区面积180余亩。分别按功能设立:主景广场,文化活动区,健身活动区,林阴活动区,草坪活动区,水景区,林阴停车场,台型接合广场。主景广场规划有中华一绝的"实事求是宝鼎"、气势磅礴的音乐喷泉、富有特色的大型雕塑等景点。两侧分别建有市图书馆和游人中心。</p> <p class="ql-block"> 《赞小平》</p><p class="ql-block">从小心怀理想志,法国求学救国真。</p><p class="ql-block">投身革命驱虎豹,智勇双全战功勋。</p><p class="ql-block">三落三起心不改,能屈能伸为人民。</p><p class="ql-block">绘就改革开放图,斩断贫穷落后根。</p><p class="ql-block">一国两治大智慧,四海一统顺民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