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公园里历来鸿雁的数量很多,拍静止的鸿雁已经很不新鲜了,所以,我这次只拍飞翔的鸿雁。</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儿的小白额雁数量很少,我仅看到了一只,所以看见了赶紧拍,拍着了就不错了,无论是静止的还是动态的。</p><p class="ql-block"> 这些照片拍摄于3月31号及4月1日。</p><p class="ql-block"> 请您欣赏:</p> <p class="ql-block">1、鸿雁</p> <p class="ql-block">鸿雁(学名:Anser cygnoides)是鸭科、雁属鸟类。又名大雁、黑嘴雁。是大型水禽,体长90厘米左右,体重2.8~5千克,雌雄羽色相似,但雌鸟略小于雄鸟,嘴基部疣突不明显。</p><p class="ql-block">鸿雁在中国主要繁殖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和内蒙古自治区;越冬在长江中下游和山东、江苏、福建、广东等沿海省份,偶见于台湾,其他国家繁殖则在西伯利亚南部、中亚。主要栖息于宽阔草原的湖泊、河流、沼泽及其近岸草地中,特别是水生植物茂密的地区。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在4-6月,常成对营巢繁殖,巢多筑在草原湖泊岸边沼泽地上或芦苇丛中,每窝产卵4-8枚,平均寿命通常为20年。</p> <p class="ql-block">鸿雁是中国古代诗词中常见的诗歌意象,古人常借鸿雁表达怀念故国、思念亲人之情,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p><p class="ql-block">2020年,鸿雁被列入中国《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2021年,鸿雁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为二级保护动物3</p><p class="ql-block">。2023年,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中,为濒危物种(EN)。</p> <p class="ql-block">小白额雁与鸿雁同框</p> <p class="ql-block">2、小白额雁</p><p class="ql-block">小白额雁 国家二级保护动物。</p><p class="ql-block">小白额雁(学名:Anser erythropus)鸭科雁属鸟类,体长53-66厘米,翼展120-135厘米,体重1400-2300克。腿桔黄色,环嘴基有白斑,腹部具近黑色斑块。极似白额雁,冬季常与其混群。不同处在于体型较小,嘴、颈较短,嘴周围白色斑块延伸至额部,眼圈黄色。飞行时双翼拍打用力,振翅频率高。脖子较长。腿位于身体的中心支点,行走自如。有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有助于过滤食物。有迁徙的习性,迁飞距离也较远。主要栖息于北极苔原和苔原与灌木复盖的亚北极地区以及亚平原泰加林地区。常结群活动,可见于湖泊、沼泽、鱼塘、虾池以及河流平缓水面开阔处,栖息于近水的草地农田等处。分布于整个欧洲和亚洲的北部地区。越冬在欧洲东南部、埃及、土耳其、印度、朝鲜、日本和中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