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追悼会悼词

李艳玲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青山垂泪铭风骨 </p><p class="ql-block"> 长路无言颂忠魂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尊敬的朋友们: </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我们肃立于李长喜同志的灵前,以群山之肃穆、江河之悲鸣,共同追忆这位备受尊敬的老人。 </p><p class="ql-block"> 李长喜同志1939年生于湖北省黄陂县。他的一生,是苦难中淬炼坚韧、平凡中铸就伟大的一生;是用脚步丈量山河、以脊梁撑起长路的一生;更是将赤子之心融入祖国血脉、用刚毅品格照亮后辈前行的一生。 </p><p class="ql-block"> 一、苦难童年:淬炼铁骨,锻造脊梁</p><p class="ql-block"> 李长喜同志的童年浸透了命运的苦楚。三岁失怙,五岁丧母,孤苦无依,居无定所。在那个艰辛的岁月,年幼的他像一株风雨中的野草,靠着土地和为乡亲放牛才能喝上一口薄粥勉强度日辗转求生。正是这样的磨难锻造了他铁一般的意志。 </p><p class="ql-block"> 十六岁时,命运第一次向他投来微光。1955年,武汉山坡机场筹建招工,因孤儿身份受党组织关怀,瘦小的他被村委会推荐报名,靠着一股倔劲成为工地年龄最小的临时工。在建机场的三年里,他白天推车运料,夜晚自学识字,在一次招生考试中,成功考入武汉市武东新厂船用技工学校,成为一名中专生。正是这段经历,让"自强"二字深深烙入他的骨血。 </p><p class="ql-block"> 二、军旅熔炉:淬火成钢,铸就信仰</p><p class="ql-block"> 1961年,李长喜同志毅然参军,当了四年多的义务兵。退伍时他本可以分配回武汉市造船厂工作。但他隐瞒了自己武船中专生的身份,在"支援大西北″的响亮口号中奔赴西北荒漠,开启了建设大西北的生涯,将那个倔强的少年淬炼成真正的钢铁战士,更在1963年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p><p class="ql-block"> 三、筑路岁月:以身为桥,贯通山河</p><p class="ql-block"> 1966年,李长喜同志转业进入中交二公局。从此,他的生命与祖国的路网紧紧连。如今,他参与建设的312国道依然车流如织,他亲手栽下的护路白杨已亭亭如盖。 </p><p class="ql-block"> 四、永别与传承</p><p class="ql-block"> 李长喜同志的离世,让我们痛失一位忠诚的筑路先锋,但更让我们铭记一种跨越时代的精神力量。他的善良,是深藏于刚硬外表下的暖流;他的耿直,是浑浊世事中永不弯曲的标尺;他的暴脾气,是对生命与职责最庄严的敬重。 </p><p class="ql-block"> 同志们,当我们驾车飞驰在高速公路时,当山区孩童沿着坦途走向学堂时,当救灾车队顺着生命线冲进灾区时——请记住,这些道路上凝结着无数个"李长喜"毕生的心跳与体温。 </p><p class="ql-block"> 长路未尽,忠魂不朽。愿李长喜同志安息,您的风骨将如您修筑的条条大道,永远延伸在祖国的山河之间,镌刻在后辈的心碑之上! </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