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祭祖 传承中华文明

海南薛武鹰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各家各户开始扫墓祭祖,这种民俗文化祭祀活动,在中华大地的历史长河中,流传了几千年。开展这样的祭祖活动,使我们了解到,我们是从那里来,到那里去的中华文明家族发展史,明白自己人生的来处,明白自己人生归途,进一步激发我们爱家、爱我中华民族的精神。我们祭拜祖先:一是拜孝道永续,二是拜思念长存,三是拜责任在肩,四是拜诚心致意,五是拜血脉相连。为此,我把我们家族清明祭祖及先祖传宗接代的内容,用美篇的形式记录下来,作为家史传承给后代。</p><p class="ql-block"> 我们薛村祭祖活动分为四个阶段:1、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开展的祭祖活动,是祭拜迁琼始祖为主,同时祭拜历代的祖先。</p><p class="ql-block"> 2、清明节前,各分支的后裔,到祭场拜该族祖先,该族按去年添丁的人数,摆上同等数量猪头或烧猪。祭拜后的晚上,用这些供品并购买鸡、鸭等食材,全体族人集体聚餐,以增强族内的凝聚力。</p><p class="ql-block"> 3、各分支祖屋的后裔,集中在祖屋举行祭祀仪式,然到先祖的墓地除草培土,填碑文,上香摆供品,祭拜祖先。</p><p class="ql-block"> 4、最后是各家各户,到各自先祖的坟墓上祭拜。</p><p class="ql-block"> 下图是薛村薛氏叔祖支宗亲,在祠堂举行二月十六春季祭祖活动。</p>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海口市薛村薛氏叔祖支宗祠大门牌坊,上书写“薛远故里”。</p>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海口市薛村薛氏祠堂。</p> <p class="ql-block">  我的老家在海口市薛村。八百多年以前,我们的祖先叔祖薛永参加岳飞军抗金,因岳飞父子株连遭官府的追杀,从河南前线逃回湖南老家,和伯祖薛综携家带口,经合浦渡海来琼。到海南后,为了避免官府赶尽杀绝,伯祖隐居在儋州笔架村,叔祖隐居琼山府城城南白水瑭旁,用“雪村”代替薛村。在这块土地上,开垦耕种,生息繁衍。我们两地虽隔三百里,但世代往来不断。我们的祖先入琼以后,历尽千难万险、自强不息,在海南创基立业,以厚德载物的情怀福泽后人。如今,我们子孙昌隆,枝繁叶茂。历史上薛预、薛祥、薛远、薛广祖先等人,高风亮节,清廉秉公,地位尊,影响大,他们的品德和功勋名震寰宇,彪炳千秋。他们不只是海南薛氏的杰出典范,也是中华薛氏的杰出的典范。先祖这么大的恩德,赐给我们这么多的福祉,使我们年年幸福有余,充满安宁的生活。现在我们又遇到这么快意的新时代,要不忘祖先的初心,源远流长,把祭祖敬宗作为我们无尚荣光的职责。</p> <p class="ql-block">  这是儋州市薛氏伯祖支宗亲,来参加薛村祭祖活动的表演现场</p> <p class="ql-block">  这是在海口市薛村薛氏祠堂庭院里,敬放的先祖石雕像。中间安放的是先祖叔祖薛永公,右边安放的是下房第八世先祖薛经通公,左边安放的是下房第九世先祖薛预公,右边第二位是上房第十世先祖薛祥公,左边第二位是上房第十二世先祖薛远公。</p> <p class="ql-block">  海南省海口市薛村叔祖支宗亲,每年农历二月十六日,是祭祖活动的日子。每当这天,来自海南儋州市薛氏伯祖支的宗亲,各个村庄都会分批来到薛村,参加祭祖活动。同时,全国各地的宗亲,也派代表前来我们村参加祭祖大典活动。</p> <p class="ql-block">  自从先祖薛永(叔祖)从湖南潭州迁琼到到琼山薛村后,我们是属于第四世祖(下房)师功的后裔。到了第十三世道敦分支文仲(下房)生下三子,世达、世清、世章。我们又属于文仲长子世达(第十四世)的后裔。世达生三子,邦新、邦俊、邦揖,我们又属世达次子邦俊(第十五世)的后裔。邦俊生二子,特光和特英,我们又属于特光的后裔。特光(第十六世)生六子,淇源、淇湶、淇渊、其浰、淇𤃡、淇汕,我们又属于特光五子淇颖(第十七世)的后裔。</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们从道敦分支(第十四世)起的祭场,即从第十四世至十六世合葬的祭场。</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淇𤃡(第十七世)之坟,特光五子。配王氏生二子,长子遇宦,次子遇桂。公葬头铺村,碑记被毁,后迁道昌之地。婆葬班甲村玲珑地,后迁用门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淇𤃡配妻王氏之坟,葬班甲村玲珑地,碑记被毁,后迁用门之地。</p> <p class="ql-block">  今年3月30日,特光(第十四世)六个儿子的后裔,在祭场祭祖后,于当晚聚餐。以往每年祭祖后,全族的男女老少,都在一起聚餐,以赠强族人一智力。由于今天喜降春雨,只组织小范围聚餐,并做好祭祖活动费用的交接工作。。</p> <p class="ql-block">  4月1日,淇𤃡(第十七世、特光五子)的后裔,进行清明祭祖活动后,晚上族人实行AA制聚餐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  这是祭祖后,参与者吃中午饭。</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遇宦(第十八世)之坟葬道昌之地,配妻林氏生五子,长子启智和次子启经先逝,立墓碑的是三子启殿、四子启选、五子启孟。继妻邓氏无子。林婆葬迁道昌,邓婆葬莫眼,公葬迁道昌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遇宦配妻林氏之坟,生五子,长子启智,次子启经,三子启殿,四子启选,五子启孟。婆葬迁道昌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遇宦继妻邓六婆坟,葬莫眼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启经(第十九世)配妻王氏之坟,无子,启孟长子嘉朝过继,王婆葬用门之地,碑记已毁。</p> <p class="ql-block">  此墓是启殿(第十九世)之之,遇宦三子,配王氏生四子,一作奠。长子嘉连,二子嘉佐,三子嘉爱过继启选,四子嘉环。公葬用门之地,婆葬道昌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启殿配妻王氏之坟,生四子。长子嘉连,次子嘉佐,三子嘉爱过继启选,四子嘉环。婆葬道昌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是启选(第十九世)配妻邓氏之坟葬苍炎之地,无子,由启殿三子嘉爱过继入承。</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启孟配妻王氏之坟,生二子,长子嘉朝,次子嘉琼,婆葬岐雅莫眼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嘉爱(启殿三子、启选继子,第二十世)和配妻吴氏合葬坟在道彬之地,生一子常高。</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嘉环(第二十世)启殿四子之坟,配吴氏、继王氏无子,常高入承,公葬苍堂之氏,吴婆葬班崖,王婆葬邦土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嘉环配妻吴氏之坟,因无子先逝,墓碑是丈夫嘉环立,葬班崖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嘉环(第二十世)继妻王氏之坟,无子,常高入承,王婆葬邦土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常高(第二十一世)和配妻吴氏合葬坟,生二子,长子克瑞,次子克任。</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常泰(第二十一世)嘉琼长子,过继嘉朝,配妻王氏之坟,无子,常丰子克敏入承,葬仁潘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常益(第二十一世)之坟,嘉琼三子,配周氏无子改嫁。公死后葬坡雅莫眼之地,哥哥常丰为其弟立墓碑。</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克瑞(二十二世)坟,配妻王氏生四子,长子薛苯,次子薛葆,三子薛万,四子薛荚,葬道则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克瑞配妻王氏之坟,葬道则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克任(第二十二世)常高次子,配妻王氏无子,薛葆入承。上图为克任公坟,下图为王婆坟,合葬反堂之地,没有墓碑。</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薛苯(第二十三世,我曾祖父)和配妻吴氏(薛村)之坟,生一子锦春(我祖父),公葬本蔡,婆葬道同冼,后迁本蔡与公合葬。</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薛苯配妻吴氏(薛村人,我曾祖母)生一子锦春,葬道同冼后迁本蔡与公合坟。</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薛葆(第二十三世)之坟,克瑞次子,配王氏生二子,长子潘春,次子渭春。公葬道则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薛葆的妻王氏之坟,生二子,长子潘春,次子渭春,婆葬道则园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薛荚(第二十三世)之坟,克瑞四子,配妻吴氏无子,渭春入承。公葬陈四后迁本蔡之地,吴婆葬道则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薛荚配妻吴氏之坟,无子,葬道则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我祖父锦春(第二十四世)之坟,薛苯之子(1898—1951)。配石塔村王氏生长子如初(我父亲),于1927病逝。续娶龙桥陈我生次子如仙,三子在不滿周岁时落水先逝,于1939年病逝。续娶广东番禺莫有珍,1944年生了一女孩,因1945年初感染当地的一场流行病,和比她小几个月的我哥哥先后患病死亡。祖父在民国4年(1915),考上府城肇新高级小学,成为清末民初薛石乡当年学历最高的学子。村里父老为了鼓励孩子们读书,以先祖薛经通、薛预、薛广、薛祥和薛远公为榜样,用轿抬着祖父游薛石乡各村,以表彰祖父努力学习的楷模。民国十七、八年,祖父被琼山县民国政府命任薛石乡团董,任职一年多后辞职在村里当教师。祖父1951年病逝后葬仁里村,后迁本蔡与王婆合坟。二祖母陈婆葬仁里村后迁本蔡,三祖母莫有珍葬广州市。</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二祖母陈婆之坟,原葬仁里村,2001年迁葬薛村木蔡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潘春(第二十四世)之坟,系薛葆长子。</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渭春(第二十四世)1918年5月21日—2003年4月,是我的堂五叔公,薛葆次子,配石塔村王引姑,生一子如源,过继潘春。公1949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是我党的地下交通员,1999年由中共海南省委颁发“入党50年党龄”荣誉证章,葬道则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谓春配妻石塔村王引姑(我堂婶婆,1920年12月13日一1990年3月18日),生一子如源,过继潘春,婆葬本蔡之地。</p> <p class="ql-block">  我父母的合葬坟。</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我父亲如初(第二十五世)之坟,锦春长子,1921年6月25日亥时—1997年9月21日卯时。配妻旧州心良村林常容,三子一女,长子先逝,二子蕃(武)鹰,三子蕃(文)城,女儿秋月。续妻府城人陈淑琴无子,公葬本蔡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我母亲林常容之坟,生三子一女。母亲娘家在旧州镇心良村,生于1924年,在1969年12月29日,因车祸死亡,终年45岁。先葬府城洗马桥,后迁回薛村本蔡与父亲合坟。</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我继母陈淑琼之坟,生于1938年七月初十,于2012年二月初二死亡,无子,葬本蔡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如仙(第二十五世)锦春次子之坟(1932年一1974年5月),配妻王妚十,生长子蕃岳后改嫁。娶文昌白延黄惠兰(1932一1991)生次子蕃雄,三子蕃穗。公葬洗马桥后迁反恒,黄婆葬反恒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如仙娶妻黄惠兰(1932一1991)之坟,生次子蕃雄,三子蕃穗,葬反恒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如源(第二十五世)谓春之子,潘春继子之坟(1948年十月十二日一一2010年九月初一日),配妻迈盈村李桂琼,生二子,长子蕃伟,次子蕃大。公葬道则之地,还没立墓碑。</p> <p class="ql-block">  此墓为蕃城(1962年八月十四日一2016年正月十三日)之坟,如初三子,配广东省韶关市欧春美生一子茂聪,后改嫁。娶灵山美玉村李桂娟,无子。公葬头母垄之地。</p> <p class="ql-block">  此二座墓属于本族人葬在邦土的坟,没有碑记,但每年清明节还是给他们烧些香烛、纸钱。</p> <p class="ql-block">  此墓是族人葬在道昌之坟。</p> <p class="ql-block">  族人迁葬道则坟,碑记已毁。</p> <p class="ql-block">  这七个无碑记墓,是本族迁至本蔡之地的坟。</p> <p class="ql-block"> 编 后</p><p class="ql-block"> 今天(4月4日清明节)上),我们嘉爱支的后裔共16人,集中参加扫墓(另外8人,是因身体和工作原因不能参加)。年纪大的是我(77岁),小的是我堂孙盛熙(2岁4个月)。由于事先已除草、砍树和填写碑文。所以,今天先后祭祀坟墓45座的祭祖活动比较轻松。通过每年的清明节祭祖活动,宗亲之间的感情更浓厚更亲密,家族文化得到进一步的传承。我们嘉爱支宗亲的坟墓能保护这样好,都是得益于先辈的传承教育工作做得好。因此,我们要把祭祖活动传承下去,为传承中华文明,贡献我们的应尽的史命!</p><p class="ql-block"> 薛武鹰</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4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