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知时节~清明节话养生

育人

<p class="ql-block">清明节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日,与端午节、春节、中秋节井称“中国四大传统节日”,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的习俗,习俗内容丰富,但祭祖与路青依旧是清明节的两大礼俗主题。清明节扫墓祭祖、礼敬祖先习俗自古有之,并延续至今,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项固定风俗。此外,清明节还吸纳了荡秋干、鞠、植树、放风筝、插柳等一系列活动。由于清明节吸纳了寒食节的禁火、冷食习俗,北方的一些地区至今还保留着吃冷食的习惯,在山东即墨吃鸡蛋、冷饽饽,莱阳、招远、长岛吃鸡蛋和冷高粱米饭,说是可以免遭冰雹的危害;泰安在这天吃冷煎饼卷生苦菜,据说可以使眼睛更明亮。在上海,一些人家会在清明节吃桃花粥;在江浙地区,则吃青团,还有人吃马兰头等时令蔬菜,都是取其“青”字,以合“清明”之“青”。马兰头不但能补充维生素,缓解春困,还对初春常见的咽喉肿痛非常有效。在浙江湖州,清明节家家包粽子,来作为祭祖的祭品,或踏青时的干粮。</p> <p class="ql-block">中医一直强调“春季养肝”,清明虽然属于春季,但不可对肝脏进补,而是要清肝气。因为清明时节正是人体阳气生发的时段,体内的肝气在此时最为旺盛,这就会影响到脾胃,从而引发其他疾病,给身体带来威胁。</p><p class="ql-block">饮食上:</p><p class="ql-block">1、清明时节<span style="font-size:18px;">多吃“柔肝”的食物,中医学认为“春与肝相应”,清明时节应多吃“柔肝”的食物,饮食宜温,以清补为主。例如</span>豌豆、<span style="font-size:18px;">荠菜、山药、菠菜、韭菜、银耳、大枣等。</span></p><p class="ql-block">2、多吃“祛湿”的食物由于清明雨多湿气较重,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一些温胃祛湿的食物。例如姜膏、姜茶、黄酒、羊肉、白菜等</p><p class="ql-block">3、慎吃“生发”的食物</p><p class="ql-block">中医认为,清明正值肝阳上升时节,故不宜进食竹笋、咸菜、鸡、海鱼等“发物”。有慢性病的人要忌食。</p> <p class="ql-block">此时,可以适当喝一些菊花茶,起到清肝明目的效果。</p> <p class="ql-block">养生小贴士</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是流感等传染性疾病的高发时期,要注意养肺、清肺气,可以多到室外树木多的地方活动,呼吸一些新鲜空气,给自己的肺脏换换气,并适当运动,有益身体健康。清明前后天气多变,忽冷忽热、阴晴不定。清明扫墓容易使人悲伤、心情低落,从而心气不顺,容易引发心脑血管疾病,以及抑郁、焦虑等精神疾患。所以这期间可通过户外散步、踏青等活动来清净心气,从而使身心愉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