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汇君小学】梨花风起正清明 学子寻春访古桥——石家庄汇君小学三(2)中队赵州桥研学活动

汇君小学

<p class="ql-block">  作为一座桥,赵州桥在中国和世界上享有不可思议的知名度,被誉为“天下第一桥”、“桥梁鼻祖”。它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跨度最大的、保存最完好的敞肩式石拱桥。这座充满传奇色彩的桥,跨越1400余年的岁月流转,一路承载着古老赵州的文化精髓走到今天。</p><p class="ql-block"> 4月4日,石家庄市汇君小学三(2)中队的队员们和家长们踏上大巴车,在最美的“人间四月天”向着坐落在赵县的天下第一桥——赵州桥进发! </p><p class="ql-block"> 一路上,小队员们心情激动,不停地询问“快到了吗?”“好想快点看到啊!”“是不是和课本里面一样呢?”伴随着一路的好奇,队员们在车上玩着游戏,看着窗外美丽的春景,满心期待跟着课本去旅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一站 石桥传说</p><p class="ql-block"> 进入赵州桥景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幅长篇文字。这是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写的《中国石拱桥》,里面详细介绍了当今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单孔敞肩石拱桥——赵州桥。背面是赵州桥的故事,队员们认真听着导游的讲解,沉浸在神奇的传说故事中。</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 拜访李春</p> <p class="ql-block"> 李春,是隋代造桥匠师。现今河北邢台临城人士。隋开皇十五年至大业初(595~605)建造赵州桥(安济桥)。唐中书令张嘉贞著《安济桥铭》中记有:“赵州洨河石桥,隋匠李春之迹也,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为。”赵州桥,凝聚了李春的汗水和心血。李春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建筑史上第一位桥梁专家。</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 科普石桥</p> <p class="ql-block">  赵州桥,又称安济桥,大石桥。位于石家庄市赵县城南的洨河之上,建于隋开皇十八年至大业年间(公元598-618年)距今已有 1400 多年的历史,由著名匠师李春设计建造。</p><p class="ql-block"> 设计者李春与工匠们挑选了两岸较为平坦的两地作为落脚点。但是在设计桥梁形状的时候,工匠们遇到了大难题。河流跨度长达 40 米,若按照当时一贯的设计修建半圆形拱桥,则大大地增加了桥梁的坡度,路程过长,不能实现方便运输的初衷,而且施工时危险性大,不易建造。如果采用半圆形的设计,河流又难以通过桥梁,遇暴雨易形成涝灾。最后,工匠们一定采用圆弧拱桥的形状来建造桥梁。这种形态的桥梁同时实现了坡度小、跨度大的优点,使来往行人便于通过,同时缩减了施工用量。公元 605 年,赵州桥竣工,是一座全部由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子的桥梁。赵州桥的修建为运输节省了大量的成本,密切了南北往来,惠利周边民生。 </p><p class="ql-block"> 赵州桥首创“敞肩拱”结构形式,不仅较平桥坚固,而且更利于排水,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是当今世界上现存最早、单孔跨度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单孔敞肩式石拱桥,被称为“天下第一桥”。在这漫长的岁月里,赵州桥经历了无数次的洪水、地震和战乱,但它依然屹立不倒。这座桥见证了古代中国的繁荣与辉煌,也连接了现代世界的文明与进步。它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时代的守望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站 发现挑战</p> <p class="ql-block">  导游讲解结束,队员们跟随研学单开启自己的探索发现之旅。迫不及待的到桥上寻找柴王留下的推车印和张果老留下的驴蹄印;或是结伴寻找课本上石栏上的精美图案并合影留念;或是挑战搭桥……文化遗产不仅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的根脉,更是传统文化源远流长的精髓,赵州桥畔留下了队员们欢乐的身影,也激发了他们对历史文化的热爱,对科技的无尽探索。</p> <p class="ql-block">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访古桥”。四月清明,春回大地,梨花绽放,杨柳泛青。<span style="font-size:18px;">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span>这次研学让历史文化走出课本,小队员们不仅读懂了赵州桥的“建筑密码”,更感受到中华文明的韧性与创造力。</p><p class="ql-block"> 此次赵州桥之行,相信也在队员们心中播下了文化自信的种子。下一站,我们的研学列车将开往更多历史现场,让传统与未来在少年心中交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