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城乡养老的话题之我见(2025年4月5日)

匡吉舟(ZHOU)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关于城乡养老话题之我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养儿防老是中国自古以来的传承家风,上一代人将孩子养育成人(包括生活抚养、送孩子上学、使其成人成才),助力孩子成家立业。当然,立业是首要的,成家嫁娶是其次的,这些方方面面都与上一代人(父母)直接相关。父母看着孩子立业成家,心中养育孩子的重担便卸了下来。概括而言,这是上一代人(父母)的责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作为下一代人,尤其是50、60年代出生之人的后代,养儿防老的责任重大。因为在上世纪80、90年代,国家将计划生育作为国策,50、60年代的城市户口家庭只准生育一个孩子,农村可生育二胎。作为城市居民,一对夫妇生育一个孩子,他们60岁以后对孩子的生活、教育任务不重,农村一对夫妇生育二胎的相对要重一些,尤其是教育费用方面。当下,50、60年代这两代人已经步入老年阶段,需要孩子在生活上予以照顾,农村老人还需要给予生活抚养。城里的独生子女和农村的二胎子女面临着繁重的养老任务。一是大多数独生子女成家后,面对的是四位老人。若老人健康状况良好,还能应付得来;若双方老人生病,压力就更大了;二是农村二胎子女同样存在不少困难,许多人外出打工,将孩子留下让老人看管,留守儿童们一年到头只能见到父母几天,短暂的接触使得亲情并不那么亲密,爷爷奶奶在家照顾孩子成长,隔代溺爱,孩子也教育不好。农村老人日渐老去,又没有养老金,生活本就十分困难,再加上身体生病就更加艰难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广大农村老人,由于年迈多病,身边常常无人照顾,一日两餐饭难以保证。何况在生病,生活不能自理,饱一饨,饥一饨,加上缺乏营养食品,身体免疫功能下降,容易患常见病多发病,给老年生活带严重问题。一是吃饭有困难,有时会发生缺粮;二是上医院看病,无能力承担自已交部分,让疾病拖久拖重,甚致难以治疗。当前,城乡老人丧失生活自理能力人不少,有粮有菜自已做不出来吃。这种情况,必须要有人做饭给吃,不会端碗必须喂给吃,只有这样才能保障老人的身体健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作为50年代出生之人,青年时期走出来上学参加工作,现在已退休十年,也是七十岁老人。但我们兄妹四个,还负责赡养90多岁的老母亲,兄妹齐心照料,做到身边时时有孩子陪伴,生活上一日三餐按时吃,高血压病按时督促服药,保持血压稳定,让她健康快乐地生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总之,人活一世,都会老去,离开这个人类社会。我们要一代接一代地弘扬中华民族的“孝道文化”,做到尊老、爱老、养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关于神经系统疾病后遗症护理的体会分享</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我是一名执业内科医师,神经内科疾病的诊疗是我一生学习、实践与研究的对象。如今,神经内科最常见的病症便是高血压合并脑梗塞和脑溢血,它们会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像是肢体瘫痪、肢体肌肉萎缩、语言障碍(多语或者少语)、记忆力减退、失忆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脑血管栓塞、梗塞属于闭合性血管病变,脑溢血则属于血管壁破裂,即脑血管破裂出血,血液进入脑实质,致使脑血管供应区域的脑组织缺血机化,甚至脑细胞死亡。所以,脑溢血的并发症和后遗症更为严重。在临床上,脑血管疾病的治疗与护理占比为4:6,长期护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下面我就神经科疾病(主要是脑梗和脑溢血)后遗症的护理实践,与老年朋友们分享一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神经科疾病(主要脑梗和脑溢血)后遗症患者出院回家后,要着重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护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一,要严格按照出院医院的医嘱让患者定期服药,例如高血压患者,要按时服用足量的降压药,以保持血压稳定。如果患者伴有糖尿病,要控制好饮食,给予足够量的降糖药和胰岛素。并且每天要为患者测量血压、血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二,带患者做好理疗,比如扎银针、使用理疗器来恢复肢体功能。同时在家中可以对瘫痪的肢体进行按摩,避免肌肉萎缩。对于能行走的患者,每天牵着患者行走,促进血液循环,锻炼肢体功能,以促进康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三,要妥善做好患者的饮食安排,保证每日三餐。高血压患者要做到低盐饮食;糖尿病患者要做到低糖饮食。如果患者上肢不方便吃饭,要认真地给患者喂饭,保证患者的营养,让患者增强免疫功能,减少感冒的发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第四,要耐心疏导患者的心理。得了严重疾病的人,心理上存在障碍,要亲切地关心患者,耐心地开导患者,使其勇敢地面对疾病,战胜疾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撰文:内科执业医师:周天富</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