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道轮回又是一年春草绿, 一场与过去的对话,让我们在缅怀中铭记,在思念中前行——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留下的优良传统,不仅弘扬孝道亲情,唤醒家庭共同记忆,更促进家庭成员乃至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在感恩逝去的历史和人的同时,更应该珍惜感恩那些有益于我们生存和发展默默奉献的人!让一个充满思念、缅怀先人的日子传承孝文化以及认识生命的珍贵,敬畏生命。</p> <p class="ql-block">今年清明祭祖扫墓活动轮值主事(揸锅铲)全程操办·鱼潭宗亲,四年一轮回,四季平安,分别为陂角沙、瓦厂下、鱼潭和格田榄子角片区宗亲,轮值主事负责除草、贡品外,还为当天“拜山”回来的宗亲们备好可口饭菜及后勤保障,今国泰民安,社会祥和,总体文化素质逐日提高,祭祖虔诚之心日益俱增,就餐成员逐年递增;不忘初心,载誉而归,今年港澳侨胞一行七人驱车而至,积极参与到祭祀行动大家庭中,受兄弟叔侄热烈欢迎;俗话说“三军未动粮草先行”,主事片区一个月前即成立筹备小组,有条不紊部署包干到村、队至个人,如此这般分工明确。</p> <p class="ql-block">报名登席设宴——宝公祠,十七桌170余人饭菜不容小觑,可移动燃气灶炉尽显神威,宽敞明亮巷道适合厨师大展拳脚,室外温度28度的清明节,鸭舌帽反戴、秃脑门厨师抡起铁锹似的锅铲翻搅着黄焖猪肉、“永丰餐馆”围裙大婶案板上剁鸡鸭,刀背映着日头一亮一亮手起刀落,砧板发出咚咚的闷响,肉末星子溅到红布围裙上,另一边燃气炉子吐着蓝火,白汽突突地往上窜,不用猜定是蒸扣肉…乡下菜、环保肉、绿色食品应有尽有。</p> <p class="ql-block">自明初惠公从惠州铁炉湖沿江而上到陂角沙开基至今时今日,有600余年,繁衍生息,代代相传,二十三世有好几若干。其中燕强、流民、国强……的孙辈为23世。溯源到铁炉湖开基祖鹏飞公,当今时代,讲到鹏飞公名字是有一丝丝陌生,懵查查的,何许人也!提起秦桧就该耳熟能详吧,对了,就是与秦桧政见不合而遭流放贬谪惠州甚至遭追杀的鹏飞公。入粤开基始祖鹏飞公,字少南(1078--1153),与苏东坡、张子韶合称宋代著名的“注经三杰”。</p> <p class="ql-block"> 一年一度的相聚。祠堂里,香烟袅袅,祖宗的牌位整齐排列,承 载着家族的记忆与传承。长辈们神情庄重,率 先在牌位前上香,口中念念有词,祈求祖先保 佑家族平安昌盛。在校小学生虽不太懂这些仪式的 深意,却也被这严肃的氛围感染,安静地位列一旁。“忠厚传家远,诗书继世长”,通过轮值,落实到片区、个人,烧香、点烛、读嘱文、祭拜…仪式感一个不能少,身行感受,交流思想传播经验,老中青传帮带充分学习,发挥主人翁精神,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而然心随意转,秉承对丧葬、祭祀等礼仪的重视,道德情感和品德修养,进而促进社会风气的改善和人文精神的提高。物欲横流时下,能及时激励我辈见贤思齐,推动新农村建设,让更多人关注和践行美德,至民德归厚。</p> <p class="ql-block">想想少年骑木马,一转眼就是白头翁,长大了慢慢就明白,不用诉说,祭祖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种仪式,是感恩,是缅怀,是让后人寻根,从哪来的到哪里去?祖德流芳,观堂上耄耋之年坐一桌交谈中甚欢,时附耳低语、时相视一笑或手牵手许久未松,或娴熟摸出打火机悠哉点上一支,慎终追远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