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遗址距今3000—5000年,是长江上游文明的璀璨明珠,座落于四川省广汉市。</p><p class="ql-block"> 别的遗址越挖越明白,而这里是越挖越糊涂。从1929年发现至今,已经过去了近100年的时间,却依然迷雾重重,甚至到现在连三星堆文明从何而来,又是如何消失的都无法确定。</p> <p class="ql-block"> 那些长相怪异,造型奇特的青铜器究竟是写实之作,还是三星堆人的天马星空,又或真的是外星人的史前遗迹呢?为何一个延续了近两千年的族群,却始终没能演化出文字,他们之间到底是如何进行交流沟通的,带着这许多的疑问,我走进了充满神秘色彩的三星堆遗址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踏入三星堆博物馆,据解说员介绍,1929年当地农民燕道成在修水渠的过程中,偶然挖出了很多的玉石碎片,之后他又带着家人多次挖掘,希望能好运再现,可是过了没多久,他和家人就相继生了场大病,他们觉得这是私藏宝贝惹了天怒,于是就把这些宝贝分送给了其他人。结果农田挖出了玉石碎片这个消息,一下子传了开来,1931年一个在广汉县的英国传教士听到这个消息后,他就找到了当地的驻军,把这个地方保存了起来,至此三星堆遗址才免于继续遭到破坏。</p><p class="ql-block"> 三年后,由华西大学牵头组成的考古队打算对此进行挖掘,可惜当时由于国内局势混乱,挖掘工作仅维持了十多天便停止了。</p><p class="ql-block"> 直到1980年,它才迎来官方的大规模发掘,并正式把这里命名为三星堆文化。</p> <p class="ql-block"> 而1986年考古发现,几乎令所有的专家为之抓狂,这次出土的物品从以往的石器、陶器变成了各种青铜器、金银器,直接推翻了之前认为这里是新石器时代遗址的结论,而更离奇的是,这次出土的“青铜大立人”、“青铜神树”、“青铜纵目人像”、“黄金面具”、“黄金权杖等”物品,丝毫不像传统认知的中华文明,却更像是古埃及或苏美尔文明的产物,这些长相怪异造型离奇的文物,立即引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大量关注,甚至有些人猜测,这会不会是外星人的遗迹呢?</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走进了三星堆新建博物馆,新馆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是老馆面积的五倍左右,为特大型的世界级博物馆,也是目前西南地区建成的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新馆的设计也颇为讲究,整个外观像三个连绵起伏的堆体,和远处的河流、雪山、森林融为一体,就像混然天成一般,因为三星堆的很多文物都有一双独特的眼睛,他们是古蜀人眼睛崇拜的体现,所以新馆的外形设计还有一个特殊的隐藏彩蛋,就是“古蜀之眼”。</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众多,其中极具代表性的藏品有以下几件:</p><p class="ql-block"> 青铜神树:是我国迄今为止,所见的形体最大的青铜器文物之一,通高3.96米,由底座、树和龙三部分组成。树分三层,每层三枝,共九枝,每枝又分成一仰一垂两岔果枝,上岔蹲着铜鸟,下岔悬挂果实,树干一侧一条铜龙伏于地面。</p><p class="ql-block"> 其文化意义:是古代传说中扶桑、建木等神树的复合型产物,主要功能为“通天”,连接天地,沟通人神,反映了古蜀先民对太阳及太阳神的崇拜。</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青铜大立人像:通高260.8厘米,其中人像高180厘米,重约180千克,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人像头戴高冠,衣服纹饰繁复精丽,双手环握中空,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 </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是同时期体量最大的青铜人物雕像,被认为是三星堆古蜀国集神、巫、王三者身份于一体的最具权威性的领袖人物,是神权与王权结合的造像。</p> <p class="ql-block"> 青铜纵目面具:高66厘米,宽138厘米,眼球极度夸张,呈柱状向前纵凸伸出达16厘米,眉尖上挑,双眼斜长,双耳向两侧充分展开,短鼻梁,鼻翼呈牛鼻状向上内卷,口阔而深,口缝深长上扬,似微露舌尖,作神秘微笑状,下颌前伸,额部正中有一方孔。 </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造型最奇特、最宏伟壮观的青铜面具,其造像依据可能与古史记述的蚕丛和烛龙的形象有关,是古蜀人的祖先神造像。</p> <p class="ql-block"> 金杖:直径2.3厘米,长143厘米,重约463克,是用金条捶打成金箔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制成,出土时木芯已炭化,仅存金皮,金皮内可见炭化的木渣。一端有长约46厘米的三组雕刻图案,包括两个前后对称的巫师头像、两背相对的鸟和鱼以及鸟颈和鱼头下叠压的箭状物。 </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是已出土的中国同时期金器中体量最大的一件,关于其性质有“王杖说”“法杖说”“祭杖说”等,象征着王权或神权,是可以沟通天地人神的法器。</p> <p class="ql-block"> 祭山图玉璋:通长54.2厘米,射宽8.8厘米,厚0.8厘米,出土于三星堆遗址二号祭祀坑,两面阴刻相同图案,各分上下两组,正反相对呈对称布局,每组纹饰包含山陵、牙璋、云雷纹和两排做祭拜状的人像。 </p><p class="ql-block"> 文化意义:璋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礼器之一,该玉璋推测表现的是隆重的“山陵之祭”祭祀场景,为研究古蜀宗教祭祀礼仪提供了珍贵资料,2001年被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人没有留下任何文字的记载,我国史料文献也没有提及过三星堆,好像这个文明从来没有出现过一样。但随着三星堆遗址的进一步发掘,我们有理由相信,在古蜀地区确定曾经存在过一个高度文明的族群,他是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的发现,为已消失的古蜀国提供了独特的物证,把四川地区的文明史向前推进了2千多年。证明了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一样,同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甚至长江流域地区存在过不亚于黄河流域地区的古文明。</p> <p class="ql-block"> 目前三星堆的发掘面积不到2万平方米,而其遗址占地面积却达12平方公里,也就是说我们几十年的考古工作,才仅仅揭开了它神秘面纱的千分之二,仅仅如此,三星堆的发现就已经被誉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世界第九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 随着发掘工作的不断深入,若是能够揭开三星堆文明的起源、消失和文字,这三大千古谜团,可能真的将颠覆我们对中华文明甚至是地球文明起源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未解之谜:文明留给世界的问号。</p><p class="ql-block"> 一是文字缺失:三星堆出土的金杖、玉器上刻有符号,但尚未被解读,古蜀人是否拥有文字仍是谜题。</p> <p class="ql-block"> 二是青铜器原料来源:分析显示青铜器原料可能来自于云南或者是东南亚,但运输路线与贸易网络尚无定论。</p> <p class="ql-block"> 三是突然消失:三星堆文明距今3千多年前突然衰落,其原因可能与洪水、战争或资源枯竭有关,需要更多考古证据来支持。</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不仅是文物的陈列场所,更是解码古蜀文明的钥匙,通过文物、科技与学术的交流,这里正在讲述一个关于信仰、交流与失落的东方传奇,当您站在青铜神树前,或许能听见三千年文明穿越时空的回响。</p> <p class="ql-block">感谢您的雅赏!</p><p class="ql-block"> 2025年3月成都游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