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寻红色印记 传承信仰之光——侯马技校博思教育清明祭扫彭真故居纪实

侯马.博思教育

<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寄哀思,赤子之心映初心。为深切缅怀革命先辈的崇高风范,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2025年4月4日,侯马技校博思教育全体师生踏着春日的晨光,走进彭真故居纪念馆,开启了一场涤荡心灵的红色教育之旅。</p> <p class="ql-block">清晨八时的操场,朝阳为整齐的校服镀上金边。校长在动员讲话中强调:"今天不仅是一次祭扫,更是触摸历史脉络的精神长征。"随着校旗在春风中招展,几辆满载敬意的大巴车有序启程,教师全程护航,将安全预案化作无声守护。</p> <p class="ql-block">【肃穆缅怀仪式】</p><p class="ql-block">全体师生正冠肃立,庄重垂眸。一鞠躬——追思先辈报国忠贞;二鞠躬——致敬先驱创业维艰;三鞠躬——赓续遗志勇毅前行。垂首静默一分钟,历史回响涤荡心魂 ,校领导轻抚花篮缎带,让“风骨永存”铭刻心间。</p> <p class="ql-block">◆ 移步观展◆</p><p class="ql-block">在讲解员引领下,历史画卷徐徐展开——初心展厅里泛黄的笔记本,记录着少年彭真"读书不忘救国"的志向;逼真的晋察冀场景复原,让抗战烽火在VR技术中重现;宪法起草稿上的蝇头小楷,见证法治中国的奠基时刻;泛黄家书中"不搞特殊化"的叮咛,让廉政育教变得可触可感。</p> <p class="ql-block">📜 见字如晤·历史复活</p><p class="ql-block">泛黄的《太原狱中日记》玻璃柜前,讲解员指尖轻点:“这行‘真理需用血写就’的批注,是彭真同志23岁镣铐下的觉醒。”</p> <p class="ql-block">法治丰碑厅</p><p class="ql-block">“五四宪法”手稿投影墙上,法律专业学生屏息临摹:“每一处修改痕迹,都是新中国法治的胎记。”</p> <p class="ql-block">这场跨越时空的对话,让红色血脉在青春脉搏中奔涌。当博思学子与法治先驱的思想碰撞,我们看见:历史不是尘封的档案,而是永远鲜活的教科书。</p> <p class="ql-block">【精神传承·知行交响】</p><p class="ql-block">学生代表字句铿锵:‘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口号,而是前辈用煤油灯下读书的身影写给我们的启示——真正的红色基因,在课堂笔记本的字迹里,更在每天实实在在的努力中!" </p><p class="ql-block">校领导接续发言时,以三个维度阐明使命:"一要用边区干部调研的'土办法'创新课堂,让历史细节成为思政课的钢钉;二要把'扎根群众'化作职教改革指南,拆掉校园与社会的心墙;三要让教师案头的教案与彭真的读书笔记对话,把'终身学习'刻进育人基因。" </p> <p class="ql-block">一次祭扫,一次心灵的洗礼;一场追寻,一次精神的传承。彭真故居的青砖灰瓦间,红色故事永不褪色;侯马技校博思教育的师生们,正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缅怀”的意义——先辈的风骨,我们从未忘记;红色的血脉,必将在新一代手中赓续绵延。</p> <p class="ql-block">◆ 传承印记 ◆</p><p class="ql-block">临别前,我们在纪念墙前定格庄严承诺。返程大巴上,有学生翻开崭新的笔记本,写下:"今日所见非故纸堆,而是照亮未来的火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