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家父唐自强《医学笔记》•小楷书法

文华胡同

<p class="ql-block">  《记我们的父亲唐自强同志》</p><p class="ql-block"> 唐莉、唐宁、唐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唐自强, 1918年11月27日出生在山西运城,那里是尧舜禹三代建都所在地人文荟萃,唐古遗风犹在,民俗勤劳淳朴。</p><p class="ql-block"> 父亲幼读诗书多部及通俗国文、历史指南、党义国耻等,初识社会人生难。高小毕业失学后立志学医,1933年在广济医院学徒断续近三年,几经挣扎均半途而废,失业农村务农帮商近一年。1937年7月日寇大举入侵山西,“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当时在山西洪洞普润中学读书的父亲,不忘救国,课余下乡宣传抗战。在他19岁(1938年2月)的时候,弃学离乡,参加抗战,毅然投靠了爱国将军傅作义的北路军政训学生队,步行千里北上抗日。1938年5月参加了绥南战役,1938年6月在晋北神(池)、宁(武)、朔(县)等北同蒲袭击日寇,1939年初,随傅作义部队驻防绥西、后套、兰州地区,12月,奔袭包头守敌,重创日军。1940年春,经过百天的绥西会战取得了五原大捷,全歼日寇,使敌人不敢再行西犯。</p><p class="ql-block"> 1940年夏,傅作义将军为解决随军干部家属子女失学问题创办奋斗中小学,为地处边疆塞外的小镇增添了一株盛开的教育之花,教学宗旨“德智体兼修,教学做合一”。</p><p class="ql-block"> 1943年9月21日,奋斗小学由宁夏石咀山迁来陕坝,父亲被校常务董事(代校长)王克俊先生介绍到校任教(时年25岁),当时的校长是傅作义(兼任)。1944年春聘唐自强任奋斗小学副校务主任,具体负责日常教学教育校务行政工作,主张“教育以用为重心,而教育之生产化实为医贫治虚之良剂。”</p><p class="ql-block"> 1946年暑假,奋斗小学校务主任由原副校务主任唐自强升任。1947年2月,唐自强调任归绥奋斗中学总务主任,严谨治学、埋头于教育工作。抗战胜利后,又分别增设了归绥奋小,张垣奋小、奋斗幼儿园和北平奋小。归绥奋斗小学,系1946年秋增设于归绥市,1947年7月调任唐自强为校务主任,1948年底与陕坝奋斗小学合并。张垣奋斗小学,系1947年秋增设于张家口市,1948年1月唐自强接任校务主任,北平和平解放后,张垣奋小和奋斗幼儿园与北平奋小合并,改为北京市私立奋斗小学。</p><p class="ql-block"> 1949年1月22日,傅作义率领五十余万官兵举行起义,宣告北平和平解放。毛泽东主席高度称赞傅作义先生的这一义举为中国人民立了大功。奋斗小学是傅作义将军随军干部子弟小学,为随军起义单位,教职工为起义人员。1949年2月,北京市人民政府呈准由傅先生继续办学,并新组成北京奋斗学校董事会。董事有:傅作义、王克俊、李芷政、周北峰、阎又文、郭揽青、唐自强等 7人;私立奋斗中小学傅先生继续兼校董事会董事长,不再兼任校长;原代理校长王克俊也只兼校董会常务董事,协助傅先生继续办学。北京奋小校长改由原校务主任唐自强担任。</p><p class="ql-block"> 1949年祖国解放后百废待兴,特别是人民教育事业之发展问题,更迫在眉睫。为解决失学儿童复学问题,奋斗小学扩建校舍,增加班次,多收学生,至1956年改为公制,在校生由1949年1-6年级6个班186人,逐年发展至1956年19个班876人。学校校风成绩也多博的好名。</p><p class="ql-block"> 1953年12月,父亲唐自强当选为北京市西单区第一届人大代表,(以后连选连任,北京市西城区1-6届人大代表,文革后,又连任7、8届人大代表。)北京市私立奋斗小学于1956年 8月改名为北京市西城区奋斗小学,校长仍由唐自强继任(至1981年离休),此时,学校召开了最后一次董事会议,由董事长傅作义主持,为了全面支持国家建设事业,将奋斗学校基金工厂——天津中国油漆厂估值人民币一百万余元和学校基金本息人民币二十三万余元,无偿交给国家,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和社会主义教育事业。</p><p class="ql-block"> 奋斗小学1956年公办后,学校的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校学生由1956年19班876人发展到1966年41班1846人。同时,学校大力加强教师素质教育,轮训进修,培养了各级骨干。我们的父亲以身作则,他积极参加北京市行政管理干部学校学习;并到北京市教育进修学院进修。1964年完成了北京市电大中文系大专课程的学习。他坚持如饥似渴地学习革命理论、进步文学,明确了稳步前进的道路,为儿童教育事业辛勤劳动。就是在1966年文革期间,校领导均以走资派被打倒靠边站的时候,他仍坚持为师生教育事业服务,坚持埋头苦干,无怨无恨。文革后,奋斗小学恢复校名,并恢复了他的校长职务,他领导奋斗小学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四有”新人。学校曾评为区先进党支部、区“全面育人办有特色”先进单位、两次被评为北京市“五四三”文明单位、受到家长好评。恢复校长负责制后,坚持实行集体领导个人负责原则,办好学校。并在北京市率先成立家长学校,多次在中央电视台和国际广播电台交流经验。同时是“全国先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德智体全面发展。</p><p class="ql-block"> 1981年他申请离休,为后续干部接班做好准备。在改革方案后的离休时代,身虽离休而心始终忘不了一生从事的儿童教育事业,毫无条件地义务为学校、为儿童教育服务,为希望工程、为家乡学校教育服务;这是他的人生的夙愿,也是他入党的心愿,1984年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离休后又当选为北京市西城区第七、八届人大代表,又聘为第五、六、七届北京市西城区政协委员、常委,参政议政。积极参加西城区老干部思想研讨会学习,修身养性健康活动。为了支持边远贫困地区失学儿童,积极参加青少年基金会“希望工程”活动,自1994年起捐助17名失学儿童复学;当看到故乡小学课桌残缺、教具一无所有时,为学校捐款,购置课桌课椅,添置风琴、置备教学参考书、工具书,并自费每年给乡村教师发放奖学金,为乡村小学孩子照班级集体像,庆祝六一儿童节,支持乡村儿童教育事业;当国家出现自然灾害是时候,尽心尽力捐助抗洪救灾的灾民;为保护北京一片蓝天,他捐款绿化祖国;在国家遭受“非典”的狂孽时,他捐助白衣天使,战胜疾瘟;他为学校、为老干部争取了荣誉,多次荣获北京市优秀老干部党员及社区优秀党员称号。</p><p class="ql-block"> 他曾写有《在抗日战争中诞生的奋斗中小学》、《傅作义抗战中创办奋斗小学教育纪实》、《傅作义建国后继办奋斗小学概述》、《爱国将军傅作义》等书 ;特别是由父亲主编,北京奋斗小学、陕坝奋斗中学和呼市第二中学(原奋斗中学)合编的《傅作义办学情深义重——记傅作义办学十六年》均列为学校爱国主义教材。他努力像吴玉章同志诗中说的那样——春蚕到死丝方尽,人至期颐亦不休,一息尚存须努力,留作青年好范畴!他热爱奋斗中小学,把毕生的心血奉献给人民的教育事业,离休后,继续为教育事业贡献出余热余力。</p><p class="ql-block"> 在1990年奋斗小学五十年校庆上,北京市教育局副局长汤世雄同志说:“奋斗小学这个‘奋斗’的名字太好了。中华民族需要奋斗,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需要奋斗,我们的未来需要奋斗。……在新时期,在教育改革步步深入的时候,创造更新的经验,为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培育出更多更好的奋斗不息的人才。”奋斗小学正以传统的团结奋斗精神,同做奋斗人,共创一流校,而努力奋斗奔向新世纪!</p><p class="ql-block"> 2004年1月30日</p> <p class="ql-block">1986.11 在呼和浩特市政协 编写奋斗小学校史</p> <p class="ql-block">家父唐自强(原名唐迺聪)高小毕业失学后立志学医,1933年在安邑广济医院学徒断续近三年,在此期间学习抄录的医学笔记。</p> <p class="ql-block">1996.04.14 在北京奋斗小学 校友会上[库资胡同]</p> <p class="ql-block">1998.10.02-奋斗小学1947级校友袁俊慧(北京三中高级教师)编撰的藏头诗【著名书画家•侯德昌书写】为父亲祝寿八十周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