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衣裳的故事

讲真的

<p class="ql-block">  说岀来美友们可能难以置信!我现在还经常穿着34年前的旧衣裳。原因一是因为生活理念使然,总认为物应尽其用,绝不可浪费;二是因为旧衣裳尽管穿着不那么光鲜亮丽,但穿着感觉非常舒服,似乎衣裳中一直但存有自己的青春气息,三是因为身材保持还可以,几十年前的旧衣裳现在穿起来仍然合身得体。</p> <p class="ql-block">二十多年的花上衣</p> <p class="ql-block">  这件花短上衣也有二十多年历史了,那是逛街偶遇佛山祖庙路上佐丹奴专卖店打折大促销时,临时起意买来的,100元。</p> <p class="ql-block">三十四年的外套</p> <p class="ql-block">  目前最久远的衣裳就是这件墨绿色低领口外套了。那是1991年初我刚从江西景德镇到广东肇庆工作不久,参加广东省政府在香港举办的招商洽谈会时买来的,至今已愈34年历史。我仔细辩认现已模糊不清了的衣服标签,怎么也看不岀它的产地和品牌。但是,三十四年过去了,没有破损,看起来仍有五成新,说明那时香港服装的质量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在南中国海捕鱼</p> <p class="ql-block">陪孙女过家家</p> <p class="ql-block">  这件衣服我经常穿。90年代中期在肇庆当总经理时穿着它,到佛山帮香港老板跑业务管工厂时穿着它。我还带着这件衣服回海南文昌,穿着它为94岁的老母亲做饭送医,穿着它陪孙女过家家,穿着它随渔民朋友在南中国海捕鱼,经受了飞溅扑身而来的海水浸渍。直到如今,我还经常穿着这件旧衣裳,在家里做饭洗碗,在小区里散步。</p> <p class="ql-block">旋转餐厅(网络下载)</p> <p class="ql-block">  说到1991年初,我第一次去香港公干时的所见所闻,印象最深的有三件事,至今仍念念不忘!</p><p class="ql-block"> 第一件事是参加市政府安排的宴请,在香港一顶层的海景旋转餐厅吃自助餐,可惜啥酒店已忘记了。那也是我第一次吃自助餐,丰富多彩的美味佳肴、富丽堂皇的餐厅环境和灯光璀璨、如幻如梦的香港维多利亚港夜景我倒印象不深,倒是几位乡镇镇长、书记们一开吃就取来了一大堆食物,根本吃不完,结果餐桌上残留下了大量剩食。餐厅服务生看到了就使劲说:吃啊!你吃啊!好不尴尬!现在回想起来,我觉得组织者应该预先给大家讲讲食自助餐应注意的问题。那时香港尚未回归,真是丢人丢到境处了。说到吃饭丢人的事,我又自然而然地想起了件让人忍俊不禁的事儿。那是我刚到肇庆工作不久,老长厂说有次港商请广州电解厂的肖厂长吃饭,席间服务员端来一碗用于剥虾后洗手的茶水,肖厂长拿起碗来就喝了起来,看得港商不知如何是好!写到这里我还是忍不住笑了起来。是啊!那时国门刚刚打开,绝大多数国民还是土八路,那懂得多少餐桌上的礼仪啊,一个大城市的厂长尚且如此,更别说普通百姓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件事是港商张先生,也是我后来刚从肇庆到佛山工作时的老板,他请我们到香港西贡海上一设在渔船上的餐厅吃海鲜,席间上了条椒盐濑尿虾,那还是我第一次品尝濑尿虾,此前还不知道那道香喷喷的食物叫什么。我第一印象就是那只濑尿虾特别大,足够我们三、四个人享用。打此以后,我再也没有见到过那么大的濑尿虾,更别说品尝了。我估计那条濑尿虾是野生的,而后来这么大条的野生美味,早就被人类捕完吃光了。至于味道嘛,可说是我人生记忆中的第二美食了,仅次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我几岁时,村里从新加坡回了位华侨,她送给我们家三条约大姆指粗十公分长的香肠,周末我爸回家时,我婆将香肠切片放在蕃薯干饭上蒸,每人享用几小片,那才是我人生中的第一美食!</p><p class="ql-block"> 第三件事是上世纪90年代初的香港酒楼食肆,服务生不论男女,甚本上都是上了年纪的中老年人,不像那时的珠江三角洲,给食客端茶送水的服务员都是年轻的靓妹靓仔。这样的服务生年龄结构情况,像极了十几年前才开始的珠三角。时光在流逝,时代在进步,人类年龄段的工作分工就是这样向前变化的吧。</p> <p class="ql-block">十几年前的旧衣服</p> <p class="ql-block">在深圳岸边</p> <p class="ql-block">在黄河岸边</p> <p class="ql-block">在日本东京街头</p> <p class="ql-block">  衣服是不少,但越穿越喜欢的也许就是那么几件。比如这件十几年前在南海桂城保利水城买的POLO CLUB格子粉色短上衣,我就穿着去了深圳、去了大西北和海南岛,还穿着去了日本。</p> <p class="ql-block">翻领改立领后的上衣</p> <p class="ql-block">  因为特别喜欢,所以就经常穿,破损就会最早到来。而上衣破损往往从衣领上沿开始。去年我整理衣房时,看到几件上衣领口磨破不能再穿的上衣,正准备丢掉,但看到衣服的其它部位仍有五、六成新,觉得蛮可惜的。此时我突发奇想,呃!将本来往外翻的衣领往内折,再用针线缝起来,不就将破损的衣领上沿遮住了吗!我深为自己的新奇想法洋洋得意,立即给老婆说了,并翻岀几件旧上衣,请老婆帮忙照我的创意做起了针线活。</p><p class="ql-block"> 本已破损应丢弃的旧衣裳,经这样简单的改造,翻领即时变成了立领,穿上身感觉比翻领还高档点。我穿着这样的旧衣服逛大街,一点都不觉得丢人。就不知道我关于旧衣裳衣领改造的妙计,能申请专利否。</p> <p class="ql-block">最早定做的毛料西装</p> <p class="ql-block">在文昌陈策将军故居</p> <p class="ql-block">在文昌与友人聚会</p> <p class="ql-block">  我最早能称得上西装的西装,是这件二十多年前在佛山祖庙路观奇洋服店量身定做的全毛料套装,足足花了我大半万大洋。三、四十年来,我的腰围大约长了一寸,所以曾将裤子送回店里帮忙免费放大了一次,观奇洋服裤腰有这个预留和服务,也因为西装式样上百年来变化不大,所以现在穿起来还是那么像模像样,一点都不过时。观奇洋服是个香港品牌,现在仍坚守在佛山祖庙路上,只是换了个地方。其实,最高级合体的服装,就应该是量体定制的,但定制服装的成本肯定比那些大工厂流水线批量生产的要高,受众就会减少,店家不一定能存活下来,这个道理很简单。</p><p class="ql-block"> 从前,毛料衣裳我都是送去洗衣店干洗,既麻烦又花钱,更令人不舒服的是,衣服上还残留有一种刺鼻的化学洗涤剂气味,可能有毒。有次我试着用洗衣袋装着放入洗衣机用毛料档水洗,结果没啥起绉,洗岀来的衣服还香喷喷,当然水洗后晾干再用熨斗熨熨则更好。</p> <p class="ql-block">最贵重的皮大衣</p> <p class="ql-block">在伟人故里</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件我原值最贵重的羊皮大衣。约二十年前一春节期间,我们带着正上大学的儿子到欧洲十三国旅游。要岀国了,要体面一点,所以就到佛山祖庙路兴华商场买下了这件洋品牌MARCELEOFINO带毛领的皮大衣。这么厚重的皮大衣,在佛山少有机会穿,只有冬天往北方旅游时才用得上。</p> <p class="ql-block">意大利全羊毛帽</p> <p class="ql-block">在广州机场</p> <p class="ql-block">  说到那次的欧洲游,又要多说两句了。我们一行二十多人的团,是从香港转机十几个小时后首先到达英国的,导游是位香港人,中年汉子。记得行前就说好是每人300元导游小费,到欧洲后他就不断给我们推荐加游项目。到法国巴黎后他又推荐我们吃法国大餐。我们想,法国大餐哦,好有名、多吸引!多贵也要偿一偿,这正中导游下怀。结果我们三人花了近200欧元,近2000元人民币,被导游忽悠到一老旧餐厅,吃了餐我这辈子感觉最不地道的西餐,那瓶红酒味道不怎的,那牛扒最难吃,咬都咬不动。</p><p class="ql-block"> 说了件不愉快的事,再说件愉快的事。在意大利威尼斯水城游览时,我花十几欧元买了顶MADE IN ITALY的纯羊毛黑色帽子,就是上世纪80年代热播电视剧《上海滩》,大帅哥许文强标准造型戴的那种黑礼帽,那帽我就特别喜欢,冬天常常戴。这帽子性价比也蛮高,现在要买这样的帽子得好几百元,质量还不一定有那么好。</p> <p class="ql-block">废物利用的手机架</p> <p class="ql-block">  这是件网购来的手机架,塑料材质的机架已变质变粘,中间连接底座的铝合金连杆还松动摇晃,我正想扔进垃圾桶。转念一想、仔细一看,哦!连杆中间是空的,我有办法了!我找来一载木棍削至刚好大小,将木棍插入连杆和底座连接起来,然后将塑料底座打孔拧入一木螺丝,这样一来就比原来更加稳当实用了。这还不算完,我又找来两只旧袜子,分别套入上架与底座,中间用条红色的绸带打个蝴蝶结。一只本该丢弃的旧手机架,就被我废物利用,活生生整成了件艺术品,还带来了生活的气息和创意。</p> <p class="ql-block">长短上衣区</p> <p class="ql-block">新买的短上衣</p> <p class="ql-block">新买的薄羽绒服</p> <p class="ql-block">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的生活理念难以改变,还能穿着的旧衣裳不会轻易丢弃,而每年陪老婆逛街时看到合自己心水的新衣裳总要买下几件,结果就是衣房里的衣裳越来越多。我粗略算了算,仅夏天的短上衣就有50件,适合春秋季穿的长单上衣也有38件,搞得衣房中快放不下了,这还是刚处理掉十几件不常穿的衣裳后的结果。老婆说,你要是女人不得了,我笑说,那是因为我勤俭朴素舍不得丢弃旧衣服才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  我觉得儿子原来穿着的理念与我相差无几,直到两年前他指着一大堆衣物说,要送去小区里的旧衣箱,我一看大多衣物还有八成新,就捡起几件拿来穿。原来他刚升职不久,领导说,你怎么老穿那几件旧衣服啊,要不我给你买几件,说得儿子赶紧整理衣厨,新买了几件衣裳,也淘汰了一堆衣裳。儿媳更是的,买来的服装,不论新旧,不喜欢了就不要,也让她婆婆捡回了好几件。这可是断了我们老两口子购买新衣的节奏啊!小两口的这种作派,让我觉得不妥,甚至想到了败家子。但转念一想,儿子长大了不由爷,他翅膀硬了,反正也不用花我的钱,我也乐得做个包容的长辈。再说总会有点代沟吧。</p> <p class="ql-block">我的专区</p> <p class="ql-block">老婆的专区</p> <p class="ql-block">衣房</p> <p class="ql-block">  十几年前装修这套房子时,我特意将两间房打通,一角做了书房,一角做了这间衣房,衣房关起门来就是个大衣柜。衣房中还装了只大金吸顶空调,当时的想法是老婆整理衣房时别热着岀汗,结果可想而知,从未使用过,根本就不需要。我估计老婆还不知道衣房顶上还装着只名牌空调,白白浪费了一万多大洋,她知道了难免会说我几句,可我也是好心做了坏事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