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路谈兵法·赢职场(157) 谨防“烂梨效应”

机器人

<p class="ql-block">战场上,当对一座城池的进攻受到挫折、付出较大代价后,突然发现敌方的防守兵力与防守能力超出预料,短时间内难以攻占时,是采取不放弃的态度,继续进攻呢,还是暂时撤出战斗,等条件成熟了再作考虑呢?对此,两种选择者都有之。“坚持者”的心态是:不能无功而返,白白付出这么大的损失;“放弃者”的心态是:已经造成这么大的损失了,不能再做无谓的牺牲了。</p><p class="ql-block">那么,怎样看待这种截然不同的应对态度呢?《孙子兵法.形篇》曰:“不可胜者,守也;可胜者,攻也。”《孙子兵法.谋攻篇》曰:“敌则能战之,少则能逃之,不若则能避之。故小敌之坚,大敌之擒也。”这两段话说了同一个道理:量力而行。力量弱小者如果自不量力“硬撑”,就会成为强大敌人的俘虏。</p><p class="ql-block">那么,在强敌面前,是选择坚持进攻,还是选择暂时放弃,结局就迥然不同了:“坚持者”,往往损失累加,败得更惨,乃至彻底失去再进攻的能力;“放弃者”,得以及时止损,在积聚足够的力量后,能够最终获胜。</p><p class="ql-block">其实,现实工作和创业中也常常需要回答“坚持”还是“放弃”的选择题。比如,有的人投资搞经营,由于种种原因,不仅没有挣到钱,还要往里面赔钱。对此,有的人选择坚持,期望“春暖花开”“柳暗花明”时刻的到来,结果越赔越多;有的人见势不妙马上退出,虽然赔了小钱,但避免了更大的损失。</p><p class="ql-block">心理学上有个词叫“烂梨效应”,来自这样一个故事:有人买了一箱梨,因为天气太热,梨很快就开始有腐烂的了。出于怕浪费的心理,他每天挑选最差的梨吃掉,结果最后吃了一整箱烂梨,肚子还吃坏了。“烂梨效应”揭示了一个如何选择的哲学问题,那就是:一个人如果一直盯着“坏梨”不放,只会越陷越深,最终必定得到最差的结果。 </p><p class="ql-block">从《孙子兵法》的智慧到“烂梨效应”,都在告诉人们,无论在工作中还是生活中,一定要学会算“大账”,知道什么是该坚持的,什么是应该放弃的,尤其要有“断指求生”的勇气和智慧,而不能总是担心损失或出于节省的心理,被“小账”缠绕羁绊,进而造成更大的损失。</p> <p class="ql-block"><i style="font-size:22px;">老路名片:</i></p><p class="ql-block"><i>路秀儒,军封大校,人封作家,自封学人,时封兵学专家。曾任原济南军区司令部办公室副主任、某基地司令员、军区司令部某部部长,现为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专家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孙子研究》杂志主编,山东省作家协会会员,烟台大学客座教授。先后出版著作17部,多部获全国性和山东省奖项。</i></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76, 79, 187);">为文追求:独辟视角,原创深耕!</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