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篇】追寻红色足迹,永葆赤子初心——自治区体育局离退休干部参观毛泽民故居侧记

阿达

<p class="ql-block">  春雪初融的乌鲁木齐,苍劲的榆树抽出了嫩绿的新芽。2025年4月4日清明前夕,自治区体育局离退休老干部党总支的二十几余位老干部,踏入了位于明德路29号的毛泽民故居。这座始建于1940年的俄式平房,以斑驳的砖墙与静默的展柜,向世人诉说着一位红色金融家扎根边疆、血沃天山的壮烈人生。</p> <p class="ql-block">  展厅内泛黄的《新疆日报》上,"周彬"二字赫然在目。1938年化名来疆的毛泽民,用"周彬"这个普通名字,在新疆财政厅长的岗位上掀起金融改革风暴。老干部们驻足于陈列的边区银元前,当年毛泽民统一币制、建立金库的惊心动魄仿佛穿透玻璃展柜扑面而来。一张1942年的工资表复印件显示,他作为厅长月薪仅65元,与普通科员相差无几。这种"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在"人民公仆"四个金漆大字前显得愈发耀眼。</p> <p class="ql-block">  复原的牢房场景让空气骤然凝重。1943年9月27日深夜,毛泽民在狱中写下"决不脱离党"的血书后英勇就义。展柜中那副重达18斤的铁镣,让退休老干部们眼眶泛红:"这镣铐锁得住血肉之躯,却锁不住共产党人的钢铁意志”。</p><p class="ql-block"> 在毛泽民故居后院有颗老榆树,这棵树见证过革命者热血的老树新芽萌发,恰如新时代新疆体育事业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青少年体育、冰雪运动等领域的创新发展。在老榆树下,党总支书记带领众人重温入党誓词。此刻,春日的阳光透过虬枝,将誓词中"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字样投射在老同志们佩戴的党徽上,仿佛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精神接力。</p> <p class="ql-block">  参观结束时,故居门前的五星红旗在春风中猎猎作响。老同志们胸前的党徽与天上一缕阳光交相辉映,他们用布满皱纹的手掌最后一次轻抚院墙,如同触摸历史的脉搏。这座静默的建筑,不仅承载着革命先烈的忠魂,更寄托着后来者对初心的守望。当体育局老干部的脚步声渐渐远去,民德路的梧桐树梢,正孕育着新的春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