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鲁番自驾之旅:火焰山下的坎儿井水灌溉出的葡萄盛宴

WJz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八月的吐鲁番,阳光炽热如火,我们一家人驱车驶入这片充满神秘色彩的土地。从火焰山到葡萄沟,再到坎儿井,是三个景区点,每一处风景都让人流连忘返。</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位于新疆吐鲁番盆地北缘,是中国最著名的地质奇观之一,其历史可追溯之五六千万年前的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红色砂岩和泥岩在漫长岁月中经氧化作用形成的赤红色山体,因(山海经)称其为“炎火之山”,明代陈诚出使西域是赋诗(火焰山),后被吴承恩写入(西游记),西游记里,哈萨克族老人说,是500年前,孙大圣大闹天宫时,踢翻老君的炼丹炉,炼丹炉里三块砖落在了这里,形成了800里的火焰山。历史无法考证</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火焰山以它独特的地貌闻名遐迩。传说《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取经路过此地,留下千古佳话。如今,那块刻着“火焰山”三个大字的巨石依然屹立在蓝天下,仿佛诉说着千年的故事。站在山脚下,金黄的岩石与湛蓝的天空交相辉映,令人叹为观止。不远处,一尊威武的大将军骑乘独角兽的青铜雕像更是增添了几分雄浑壮丽之感</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是古丝绸之路北道的咽喉,连接中原与西域,唐代岑参途经此地,写下“火山今始见,突厥蒲冒东”的诗句,描绘其酷热景象。</p> <p class="ql-block">金箍棒的温度计,世界上最大的温度计。</p> <p class="ql-block">此雕像是铜铸, 西游记中唐僧四人被困火焰山前,孙大圣向铁扇公主三借芭蕉扇的故事,就发生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吴承恩笔下西游记故事里,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过火焰山,</p> <p class="ql-block">芭蕉扇在此,猴儿来取便是。</p> <p class="ql-block">铜铸造的猪八戒,看老猪蹲在这里等待背媳妇的架势。美女兴高采烈的爬到雕塑的背上,高老庄的故事,幕幕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黄铜铸造的牛魔王骑着金角兽,</p> <p class="ql-block">黄铜铸造的铁扇公主雕像,雕像前胸被游客摸得发亮,露出黄铜本色闪闪发亮,对雕像是一种不负责任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铁扇公主和红孩儿,母子情深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有中生代白垩纪的砂石和泥土堆积而成,铁元素氧化形成红色氧化铁,构成红色底色,山脉呈东西走向,长100多公里,宽十公里,海拔500多米,最低处低于海平面154米,这里属典型大陆性干旱荒漠气候,夏季地表温度可达89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为16毫米,蒸发量却达3000毫米,被称为世界唯一的热火炉。</p> <p class="ql-block">火焰山荒山秃岭,寸草不生,烈日照耀下,热气蒸腾,烟气缭绕,炽热气流滚滚上升,热浪扑面而来,酷热难耐。</p> <p class="ql-block">千里迢迢来到这炽热的土地上,拍下一张的照片,留作到此一游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探路的先锋</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沿着蜿蜒的道路前行,我们来到著名的葡萄沟。这里绿意盎然,藤蔓交错间挂满了晶莹剔透的葡萄串。走进葡萄架下,一阵阵清凉扑面而来,沁人心脾。当地村民热情地邀请我们品尝新鲜采摘的葡萄,甜蜜滋味瞬间融化了旅途的疲惫。此外,还有葡萄博物馆和民俗馆等特色景点等待探索,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这片土地的文化底蕴。</p> <p class="ql-block">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中国葡萄文化的璀璨明珠,其历史底蕴与自然奇观交织,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旅游胜地,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葡萄种植技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原,使中原的葡萄业,得到了长足发展。</p> <p class="ql-block">葡萄沟,人称绿洲中的甜蜜密码,生态奇迹,火焰山西侧的峡谷,因坎儿井的水源滋养了成片的葡萄种植天堂,现有葡萄品种500多种,年产量占吐鲁番市的40%。</p> <p class="ql-block">吐鲁番葡萄沟,20世纪50年代成为全国四大葡萄产地之一,2007年,葡萄沟景区晋升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阿瓦兹民族风情园,每日上演维吾尔族高空表演。维吾尔族家做客,可葡萄品鉴,无核白,(含糖量24%),玫瑰香,(香气浓郁)马奶子,(果肉酥嫩),三大核心品种,搭配维吾尔族的干果拼盘,(杏干,巴旦木,葡萄干)。表达了,葡萄沟人民的深情厚谊。</p> <p class="ql-block">葡萄沟大峡谷全长80公里,宽两公里的绿色峡谷,伊夫鲁克河穿流而过,形成火州绿洲的极致对比,葡萄沟种植面积达2000余亩,52个品种的葡萄藤蔓覆盖成千米长廊,夏季气温比火焰山低10至15度,堪称天然空调房</p> <p class="ql-block">洗在西域酒窖参与古法酿酒,使用传统的瓦罐发酵,优酷可以制定个性化酒标化,风存属于自己的“年份酒”。</p> <p class="ql-block">王洛宾音乐艺术馆,这里收藏着西部歌王王洛宾创作的手迹与“达坂城的姑娘”等经典歌曲,经典歌曲的多媒体展示,还原“在那遥远地方”的创作场景。馆内陈列着留声机与老唱片,串联起20世纪中页新疆音乐文化的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吐鲁番不仅有美味的葡萄,还有一项古老而神奇的水利工程——坎儿井。它是先民智慧的结晶,被誉为“地下长城”。在一处名为“坎儿井源”的地方,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清澈的泉水从地下涌出,滋润着周围的农田。这不仅是农业灌溉的生命线,更是历史长河中的璀璨明珠。</p> <p class="ql-block">坎儿井是火热干旱地区,人们寻找水源,保护水流的一件伟大的创举,吐鲁番地区温度达80度以上,年降水量16毫米以下,而蒸发量却高达3000毫米量,先祖们为解决用水和防止水分蒸发,发明和创造了坎儿井,坎儿井由丽景岸,渠明渠涝坝组成,全靠人工挖掘,目前,吐鲁番地区有坎儿井1000余条,长达到5000余公里长,出水量三亿立方米,约占吐鲁番地区供水量的30%。</p> <p class="ql-block">清代左宗棠林则徐等官员推动圪尔井在新疆大规模修建至清末吐鲁番地区,已有千余条灌溉面积,占盆地耕地的67%</p> <p class="ql-block">坎尔井的技术和结构,由坚井(通风,出土),暗渠,(输水)明渠(灌溉)涝坝(蓄水池)组成,利用天山雪水潜流,通过172.367眼立井联通总长5272公里的暗渠,形成地下运河成。</p> <p class="ql-block">暗区避免水分蒸发,蒸发量减少90%以上,水温稳定,冬季不冻,夏季清凉,水质经砂粒砾过滤砾,富含矿物质,白誉为天然矿泉美容水。</p> <p class="ql-block">现代保护。20世纪,因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坎儿井萎缩,2006年,新疆坎儿井保护条例实施,2024年,圪尔井进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2025年计划维修加固62条,投入资金1.497亿元。</p> <p class="ql-block">去吐鲁番亲身体验了火焰山的炽热,葡萄沟吃了甜美的葡萄,品尝了坎儿井地下水,为吐鲁番这美丽的地方点赞。</p> <p class="ql-block">(2022年8月1日摄影)</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4日制作美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