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与供暖

看看

<p class="ql-block">  取暖期总算是过去了。</p><p class="ql-block">  在取暖期间有好多叫咱老百姓烦恼的事,诸如:取暖期已到,而有的地方不能按时供气;有的地方虽然供气了,可是不怎么热,达不到所规定的最底温度;大部分地方取暖期还没有到,就已经停止了供气……</p><p class="ql-block">  昨日报上说:“担负我市80%以上供暖任务”的单位,采暖期“努力做到连续、安全和优质的供暖服务”;据统计,用户投诉量6百多件,“比去年同期减少50%”。也不知道是报道者心虚,还是同我有一样的心情,只是用“努力做到”这个现在时的希望口吻,而没有用“努力做到了”过去时的肯定的口吻。</p><p class="ql-block">  现在的市里领导最关心,也差不多只关心经济的“更快更好地发展”,因为它涉及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最大利益”啊!所以,不能不说对,也不该有指责的理由。但是,涉及老百姓的现实的眼下的利益又不可不闻不问吧?取暖问题较之经济发展算不了什么大事,但也牵涉到千家万户,关乎市民百姓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而“群众利益无小事”,胡锦涛不知强调了多少回了!</p><p class="ql-block">  报上说,供暖单位努力做到连续、优质服务,做到连续和优质了吗?取暖期限还没有到,而大部分地方(可能是全部,我没有做具体调查)都停止了供暖,能说是连续吗?哪来的优质?提前断气实际上是一种买卖当中的“缺斤少两”的现象,是一种单方违约的行为,是在揩老百姓油的做法。如果停止供气,也不妨明确告知市民百姓为何为何,以便能得到市民百姓的理解,然而,不告知就停止了供气,未免太霸道了。</p><p class="ql-block">  报上说,投诉量少于去年,也不可能准确。</p><p class="ql-block">  其一,私下里听到了许多人对今年供暖的不满,而与以往不同的是,老百姓投诉方式已由一家一户发展为几家几户或以单元楼栋为单位,派代表进行投诉,那“6百多件投诉”的背后岂不“隐藏”着多少不去被统计的数字。</p><p class="ql-block">  其二,现在也有好多人对于投诉已失去兴趣,而不抱希望了。过去为市民投诉开办的市长公开电话是免费使用的,现在则变为收费的了,而电话里接待的年轻人一般也只是做到与主管部门沟通,回答你把事情反映一下。</p><p class="ql-block">  唉!供暖期总算是过去了,咱们老百姓的心情是不是该好转了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