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乾坤朗朗,清氣盈盈,只要這個世界上善良與正義還在,先烈的精神就如同一面照妖鏡,讓一切魑魅魍魉和貪腐份子無處遁形。</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 </span></p><p class="ql-block"> ——博裡(中國.旅遊作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當撞上大運之後,政治可以一夜封神,經濟或許能一夜暴富,文化不能。因為人的精神與文化是最難被征服的。</span></p><p class="ql-block"> ——博裡(中國.旅遊作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 明 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清明祭祀點亮生命之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旅遊作家》專欄作家博裡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地英雄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千秋尚凛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清明(4月4日)這個“慎終追遠”的特殊日子裡,我來到精心打造、迭代升級後的四川省綿陽市南山烈士陵園,深深被一撥又一撥祭奠英烈的人所感染,他們表情嚴肅、情感充沛,生命之光瞬間被點燃、被激活。被青山綠水環抱的陵園古柏參天,巍峨高聳,獨特、厚重、肅穆,充滿精神力量的陵園底色,被鮮血浸染的紅旗,在春明景麗的環境中獵獵生風,顯得格外醒目;在這裡我讀到了書本裡讀不到的東西,這就是——奇崛險絕,天地蒼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紀念館廣場上祭奠的隊伍正緩緩行進,漫山遍野點綴的玉蘭、櫻花、雛菊鮮艷奪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站在历史的长河边,追忆那些为国捐躯的英烈们。他们的精神如浩瀚长空中的星辰,又如高高聳立的燈塔,照亮了我们的前行之路,也温暖了每一个怀念他们的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過眼雲煙,唯有絕代風華的靈魂不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誰,以驅體為盾保衛煌煌熱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誰,以生命為炬照亮巍巍華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從土地革命時期、萬裡長征、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到兩彈一星、改革開放、5.12特大地震、抗洪搶險……這片熱土上從來都未缺席,上演了一幕幕悲壯豪邁、震古爍今的傳奇故事,湧現出了如鄧稼先、於敏、郭永懷、程開甲、陳能寬、彭恆武等一大批“兩彈一勛”傑出科學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62年,一支神秘的科研队伍悄然离开北京,踏上了西迁之路。他们穿越青藏高原來到荒無人煙的青海金銀灘,造出了世界矚目的“爭氣彈”。然而,国际形势的驟变让中央不惜血本,决定再次调整战略布局,這支神秘部隊再次踏上西遷之路,最终扎根四川绵阳的深山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到达绵阳后,等待他们的是一片荒山野岭。按照"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的方针,他们需要在山中开凿隧道,建造地下实验室和生活设施。这项工作极其艰巨,但科研人员们毫无怨言。他们白天和工人一起挖山凿洞,晚上则继续进行科研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建设过程中,为了保密需要,整个基地被严格封闭。科研人员们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甚至连家人都无法随意探望。有些人多年未见亲人,有些人错过了父母的葬礼,还有些人因长期分居而导致婚姻破裂。但是,他们依然坚守岗位,将个人的得失置之度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个与世隔绝的环境中,科研工作仍在紧锣密鼓地进行。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在这里夜以继日地工作,为祖国的国防事业贡献着自己的智慧和力量。他们的努力最终换来了丰硕的成果:氢弹、导弹、人造卫星等一系列重大科技突破相继实现,为新中国赢得了国际地位,也为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中國工程物理研究院(绵阳九院)的发展历程,如同一部浓缩的中国现代科技史。从建院之初的艰苦创业,到如今的中國科技城,九院见证了中国从科技落后国家到世界科技强国的崛起过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新竹高於舊竹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全憑老幹為扶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明年再有新生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十丈龍孫繞鳳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鄭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明追思南山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群山巍峨碧空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萬物勃發鷹燕舞</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紅色基因代代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個修身養性,讓人心胸變得博大、包容、澄澈之地。不錯,沒有先烈的肝腦塗地,便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家國情懷、慎終追遠、高山仰止溢滿整個南山烈士陵園。無論是戰爭年代,還是和平年代,紅色基因代代相傳,英雄成為中華民族最閃亮的坐標。正所謂“心中有陽光,腳下有力量”,一名學生模樣的女子感動之餘,欣然在電子留言屏上以指代墨,寫下“家國常安”的寄語。</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春催戰馬 博裡書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83年9月,身兼國務委員和國防部長的張愛萍將軍在四川省委書記楊汝岱的陪同下,來到四川綿陽,為“科學城”選址。他右手在空中用力一揮,從而揭開了“八三九工程”的序幕。</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39工程”于1983年9月正式启动,是中央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变化作出的重要决策。该工程标志着中国科研基地建设从深山向更现代化、更集中的方向转变,具有划时代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清晨的阳光洒在学校操场上,学生们身着整洁的校服,手捧鲜花,向远方敬礼。他们的目光坚定而深沉,仿佛在这一刻,他们与英烈们的心灵产生了跨越时空的共鸣。这不仅是一场纪念活动,更是厚植家國情懷的一次心灵洗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大的纪念碑巍然矗立,上面镌刻着“人民英雄永垂不朽”几个大字,庄严肃穆。人们络绎不绝地来到这里,献上鲜花,表达对改天換地、浴血疆場的英雄的深深敬意。在这一刻,时间仿佛静止,所有人都沉浸在对英烈的缅怀之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随着人群缓缓前行,耳边传来轻声的讨论。人们在认真阅读解说牌上的文字,试图更深入地了解那些英雄的故事。每一段文字,都是一段不朽的传奇;每一次阅读,都是一次心灵的触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特級戰斗英雄王合良(三台縣)、黃繼光式的特級戰鬥英雄陳開茂(北川縣)、蔡朝興(安州區),一心為民的時代楷模蘭輝(北川)……一個個英雄人物熠熠生輝,聳立於綿州大地上。</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抗美援朝时期,绵阳共有1.4万余人奔赴前线,有1500余名志愿军指战员牺牲在朝鲜战场上,涌现出了一大批特等功臣、一等功臣、战斗英雄等,为抗美援朝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烈士陵園的台阶上,我看到一个由大人带着孩子组成的团体,他们神情庄重,似乎在讲述着什么。孩子们虽然年幼,但他们的目光中流露出对英雄的崇敬之情。这样的场景,让我感受到英烈精神在一代又一代人之间的传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支名為“藍天救援”的队伍正举着鲜艳的国旗和党旗走向紀念碑。他们的步伐整齐划一,旗帜在风中高高飘扬,象征着国家和人民对英烈的无尽怀念。这一刻,我仿佛看到了英烈们的精神在旗帜中永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這是一支英雄輩出的群體,无论是台风、地震、雪崩、洪水、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还是山林火灾、大型意外事故与其他户外安全事故的救援现场中,我们总能看到他們的身影。據悉,蓝天救援队是中国民间专业、独立的纯公益紧急救援组织,全部由志願者組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位身穿蓝色制服的女士低头默哀,她的身旁是一束鲜花和一块写有“革命烈士永垂不朽”的白色横幅。她凝重的神情中,充满了对英烈的敬意和怀念,仿佛在用这种方式,向那些为国牺牲的英雄们致以最深切的哀思。</span></p> <p class="ql-block">舍弃</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樱花盛开的季节,英烈紀念館白色的建筑上鐫刻着“天若有情,壽應百年於後傑;人誰不死,名留千古讓英雄”的文字。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景象,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英烈们的精神如同这盛开的樱花,永远绽放在我们的心中,並激勵綿州大地的兒女們同頻共振,積極投身於奮力譜寫新時代更加輝煌的絢爛華章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舍 與 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这清明祭英烈的日子里,我们以各种方式缅怀英雄,传承他们的精神。无论是庄严肃穆的纪念碑前,还是在校园的操场上,亦或是樱花盛开的樹蔭下,英烈们的精神都如同一盏明灯,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让我们铭记历史,珍惜当下,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3年南山烈士陵園本著“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使命,組織人力新建了纪念碑、扩建了纪念广场、附属设施建设等,紀念館內新添了“兩彈一星”功勛人物、五.一二特大地震英雄人物、抗洪搶險英模人物、改革開放奉獻犧牲的傑出人物等,大大提升了紀念館的檔次與精神內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视觉呈现上调整室内灯光布置,改变原展厅色彩单调的视觉体验;在展示手段上增加多媒体互动、场景复原等展项,從多個維度濃墨重彩描繪英雄精神,增强参观展厅的体验感和参与性;在展陈内容上进行深度挖掘和研究,以長征精神、抗戰精神、抗美援朝精神、兩彈一星精神、5.12抗震救災精神等為主線,以精巧構思藝術化地反映宏大敘事,大大丰富了展示层次與格局,用鮮活的英烈事迹和生動故事打动感染参观者,從而激发了廣大觀眾的爱国主义情怀,让尊崇之光在绵州闪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1995年、1996年綿陽南山烈士陵园相继被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四川省委、省政府,绵阳市委、市政府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四川省烈士纪念建筑物重点保护单位、绵阳市国防教育基地;199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烈士纪念建筑物管理先进单位”称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2025.4.4.於綿州)</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