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管鹏</b></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丘北县文化和旅游局 云南 663200)</b></p> 在时光长河那幽微难寻的角落里,有些奇妙的相遇,超脱了现实的界限,带着神秘且深邃的力量,深深烙印在灵魂最深处。于我而言,与孙立人将军的 梦中“相识”,至今还是一个无法解释的谜题。<br> 那是我儿子出生的三天前,我踏入了一个奇异的梦境。梦中,我身处一条呈 “人” 字形的三岔路口,四周雾气氤氲,仿若一道无形的屏障,隔开了尘世所有喧嚣。朦胧间,八九个国民党官兵迈着沉稳有力的步伐迎面走来,为首的军官身姿笔挺如松,眼神里透着坚毅与温和。他走到我面前,声音轻柔却又郑重无比地说道:“你儿子管映清是我的至交,你要好好对他,让他好好读书。” 那一刻,梦境中的我,满心皆是疑惑,却又被这突如其来的嘱托深深触动。待他们步履匆匆的离去,我实在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鼓起勇气询问队伍末尾持枪核弹的卫兵:“刚才和我讲话的人是谁啊?” 卫兵的回答,仿若一记重锤,在我心间重重敲响 ——“孙立人将军你都不知道啊?” 孙立人,何许人,我不认识啊,书上电视上我都没看过。惊醒之后,我怀着几分难以置信,迅速在手机百度上输入 “孙立人” 三个字。刹那间,屏幕上跳出的信息,将我引入了一个波澜壮阔的英雄世界。原来,孙立人将军竟是国民党高级将领,在烽火连天的岁月里,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照片上的他,和我梦境里的他竟一模一样。 文献资料记载:孙立人将军出生于安徽,15岁时,以安徽省第一名的傲人成绩考入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在校期间,他不仅学业成绩出类拔萃,更凭借在篮球场上的卓越表现,代表中国参加第三届远东运动会。在决赛中,他带领队友力压日本队,为中国赢得了国际大赛首个篮球冠军。那是青春热血的激昂绽放,更是民族尊严的有力捍卫。此后,他公费赴美留学,原本攻读土木工程学,却在四个月后毅然地决定从戎,考入被称为 “南方西点” 的弗吉尼亚军校。1927 年 6月,他以优异成绩毕业,带着一身所学,于1928年回国投身国民党革命军,就此踏上了漫长的保家卫国之路。<br> 1937年,淞沪战役爆发,战火迅速燃遍华夏大地。孙立人将军率领税警总团第4团,在枪林弹雨之中七次击退日军进攻。在一次激烈交锋中,他亲自率领部队发起冲锋,面对日军猛烈的火力压制,毫无惧色。战斗的惨烈程度超乎想象,他身负13处重伤,却依然坚守指挥岗位,凭借顽强与坚韧,让苏州河两岸的日军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他因在淞沪会战中的英勇表现,荣获四等云麾勋章 ,这一勋章是对其在战斗中展现出的卓越军事才能与无畏勇气的高度肯定。<br> 1938年,他的部队已然成长为国民党最精锐力量之一。1941年,战火蔓延至缅甸,他带领改编后的新38师奔赴异国他乡,与同盟军并肩作战。1942年4月19日,滇缅公路告急,7000友军被日军围困,危在旦夕。生死一线间,孙立人将军带领远征军英勇无畏地冲向敌人。在乔克巴当战斗中,他巧妙运用战术,以少胜多,带领部队穿插至日军后方,打乱敌军部署。子弹用尽,便挥舞大刀继续拼杀;大刀损毁,就用牙齿与敌人搏斗。而他们所面对的,正是制造南京大屠杀的18军团。在这场惊心动魄的战斗中,孙立人将军以不到1000人的兵力,奇迹般地击退敌军上万,成功营救数万友军,取得中国远征军大捷。此役,堪称将军的封神之战,自此,他的威名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div> 之后,在孟关之战中,他指挥部队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丛林战,面对复杂地形和日军的顽抗,他身先士卒,带领士兵们突破重重阻碍,给予日军沉重打击。因其在缅甸战役中的杰出贡献,孙立人将军被英国授予帝国司令勋章(CBE),美国也为他颁发了丰功勋章,这些国际荣誉彰显了他在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卓越功勋。 <div> 孙立人将军参战几乎必胜,累计击毙日军33000多人,击伤75000多人。面对那些参与过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战俘,将军满腔悲愤,果断下令:凡是到过南京的日军,一律枪毙!为惨遭蹂躏和杀害的30万同胞报仇雪恨。这份果敢与担当,让孙立人将军的名字响彻全球,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赞誉。</div></div> 然而,在那个风云变幻、局势复杂的特殊年代,孙立人将军却遭受了莫须有的罪名。他被台湾当局逮捕,软禁长达 33年,所有军职和待遇被剥夺,在漫长的岁月里,遭受24小时监禁,自由成了遥不可及的奢望。直到1988年,满头白发、88岁高龄的孙立人将军才重获自由。此时的他,曾经气盖山河的身躯已变得体弱多病,当年铿锵有力的脚步变得步履蹒跚,响亮的军令化作声声咳嗽与气喘。一年多后,90 岁的孙立人将军因肺炎与世长辞,一代英豪的传奇人生落下帷幕,可他的精神却永远铭刻在历史长河之中。临终前,将军喃喃自语:“我对得起我的祖国。” 并多次交代子女:此生若不葬大陆,棺椁决不入土。这份至死不渝的家国情怀,穿越时空,深深震撼着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心灵。 如今,距离那个奇异的梦境已过去十多年,孩子今年要参加高考了,成绩优异,在知识的海洋中奋力遨游。而我,在岁月的流转里,始终未曾忘记孙立人将军在梦中的嘱托。每当夜深人静,思绪飘飞,我总会想起将军波澜壮阔的一生,想起他为国家、为民族所做出的卓越贡献。<br> 两岸统一,这是孙立人将军至死不渝的愿望,也是无数中华儿女心中共同的期盼。在历史的宏大叙事里,我们都是渺小的个体,却又都肩负着传承与延续民族精神的重任。将军虽已离去,但他的身影如同一座巍峨丰碑,矗立在岁月深处,指引着我们前行的方向。我们坚信,终有一日,两岸必将携手共赴团圆,祖国的山河将完整地相拥在一起,那时,九泉之下的孙立人将军,也必将含笑而眠。我们应铭记将军的精神,为实现民族复兴、祖国统一的伟大目标而不懈奋斗,不负先辈期许,让中华民族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