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怀祖

长青

<p class="ql-block">  外婆的家在江南无锡一个名叫八士桥的小镇上,青瓦白墙,窗前有一条通往大运河的小河,河水总是悠悠地流着。我小时候常去那里住,尤其是儿时父母亲忙于“社教”、“四清”等工作,无暇照管我,于是我就像是外婆的“小儿子”,生活在了那里。再长大些,回爸妈身边上学了,我仍习惯在寒暑假里回外婆家,一住便是一个多月。</p> <p class="ql-block">  记得那时,外婆总爱穿一件白色的布衫,头发挽成一个圆髻,用一根银簪子别着。她身材胖胖哒,背却挺得很直,为人亲和大方,街坊邻居亲切地叫她“大块头”。我每每跟在她身后,看她提着竹篮去河边洗衣,或是到菜园里摘些蔬果去河边洗净回来。</p><p class="ql-block"> 河边的石阶上,常有女人们在那里捣衣。木杵击打湿衣的声音,在清晨的空气中传得很远。外婆洗衣服时,我便坐在一旁,把双脚浸在清凉的河水里,看小鱼在脚边游来游去…</p> <p class="ql-block">  午后,外婆常坐在堂屋的竹椅上打盹。我则趴在凉竹床上,翻看从家里带来的小人书。屋外蝉鸣如雨,屋内却阴凉安静。偶尔有风吹过,挂在门上的风铃便叮当作响。外婆醒来后,会给我煮一碗绿豆汤,里面放几粒冰糖,凉丝丝的,喝下去浑身舒坦。</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外婆会带我到河边看船。乌篷船缓缓驶过,船夫撑着长篙,在水面划出一道道波纹。外婆说,她年轻时也坐过这样的船去城里卖布。那时河水比现在清得多,能看见底下的水草随波摆动。</p> <p class="ql-block">  如今外婆已经故去多年,老屋也早已破旧,儿时曾经住过的地方也己易主。每年清明,从南京驱车回锡祭拜过祖宗与外婆后,我总要回到小镇上,特地去看一看。河水不如记忆中清澈,岸边的石阶也破损了许多。只有风吹过柳树的声音,还和从前一样。</p> <p class="ql-block">  我站在河边,忽然想起外婆说过的一句话:"人活着就像这河水,流过去了就不会回头了。"当时我不懂,现在想来,外婆是对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