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广州兆年家塾

海阔天空

<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2日,同学一起走进广州白云区兆年家塾,一进门<span style="font-size:18px;">见到,晚清进士吴桂丹题写的“兆年家塾”浮刻石匾仍高高镶嵌在大门上。</span>这里仿佛穿越时空,回到了那个充满书香与文化的晚清年代。这里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艺术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推开家塾厚重的大门,仿佛进入另外一个世界:石亭、假山、流水、繁花、西式石雕、百叶窗、花地板砖、岭南木门、灰雕……处处彰显着岭南建筑的精妙。</p> <p class="ql-block">走进兆年家塾,这里不仅是古建筑的瑰宝,更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私塾主人</span>彭先生对历史与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见证。</p><p class="ql-block">家塾是彭先生多年前购得的,当时建筑几乎被拆成“家徒四壁”,仅剩一个空荡荡的框架。彭先生,身为修缮古建的专家,用了近七年的时间,细心地将家塾恢复到原来的风貌。每一扇门、每一扇窗,甚至每一块砖都是他精心修复的成果。门窗采用的是老料,修旧如旧,彭先生还特意购置了与之匹配的家具,让这座清代建筑焕发了新生。</p> <p class="ql-block">兆年家塾的独特之处在于其内部结构,包括花厅、花园、凉亭、耳房和门楼等。花厅与花园各占总面积的一半,前设轩廊,花园内则建有凉亭、耳房和门楼。2006年,现任业主彭治华先生购得这座古宅,投入近300万元进行整体修缮,包括收购大量老屏风、老杉骨和老杉木地板等,并完善了花园和耳房的排水系统,历时两年完成。</p> <p class="ql-block">置身花园之中,随时可以享受闹市里的静谧时光。</p> <p class="ql-block">在钢筋水泥的丛林里,兆年家塾这座百年老宅能偶然勾起人们的历史情怀。彭治华说,他一有时间,总喜欢在兆年家塾花园的石亭里沏上一壶茶,静静享受闹市里的静谧时光。虽然兆年家塾没有对外开放,但只要他回来或者提前跟他打招呼,这里随时都可以接待来参观的群众。</p> <p class="ql-block">兆年家塾现为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p><p class="ql-block">这座华美大宅是个人出资收藏文物古建的优秀范例,属于广州的历史建筑,不可移动文物。于2008年正式登记为白云区不可移动文物保护单位,于2012年正式挂牌为白云区登记保护文物单位。古宅外面被一处工地包围,这里正在进行旧村改造,而古宅已经申请了文物保护单位所以是不能拆除的,尽管宅子的周围环境比较恶劣,但进入到宅子里又是另一番景象!</p> <p class="ql-block">彭先生介绍:这古宅买回来时只是一间空房子,后来对古建筑的理解和造诣颇深,里面收藏着各种物品,是多年从全国各地搜罗回来的古老艺术品和古建筑构件,修缮工程严格遵循“修旧如旧”的原则,最大限度地保持了古宅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使这座百年古宅得到了很好的保护。</p> <p class="ql-block">彭先生是一位热爱中华文化的人士,买下了这座古宅,并对其进行了修复,被媒体誉为“拯救了一处神秘的清朝古宅” ,很多人慕名而来参观。</p><p class="ql-block">热情的女主人将自己的绸缎衣服,让大家穿着在这里拍照留影。</p> <p class="ql-block">家塾中的石雕、木门等具有中西结合建筑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兆年家塾建筑整体格局非常别致,所用的建筑材料均属上乘,其石雕、木雕、砖雕、灰雕等工艺精致、保存完好。值得一提的是,兆年家塾的室内陆面水泥花阶砖来自欧洲。其本身更是中西古建筑艺术融合的杰作,大门、中堂、门窗、石柱都是中西式结构,彭治华购买的100多块屏风也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p> <p class="ql-block">兆年家塾大厅非常开阔高大,正中间墙上挂了孔子像,楼顶挂了几盏非常有中国传统特色的宫灯🏮二楼围栏环绕,两侧都有房间。</p> <p class="ql-block">热情的主人为我们准备了丰盛的午餐。</p> <p class="ql-block">在城中村改造步伐逐步加快的现代,兆年家塾这座百年老宅能偶然勾起人们的历史情怀,时光里的故事,深深融入老建筑的一砖一瓦里。</p> <p class="ql-block">今天在彭先生的带领下,我们得以一窥古建筑的魅力与修复的艰辛。这不仅是一次视觉的盛宴,更是一次心灵的盛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