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一个春光明媚,暖阳洒滿大地的日子里,我和朋友们来到了西双版纳曼听御花园。曼听:在傣语中意味着"花团锦簇"的寨子。这座以1300年的光阴沉淀,始建于傣王时代的第八世傣王给他的爱妃修建的御花园。傣家王朝的华彩与热带雨林的葱郁,编织成澜沧江畔最旖旎繁华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 踏入时光重叠的朱红门扉,绿浪协带着千年古树的气息扑面而来,古榕树遒劲的枝干撑起千年的翡翠苍穹,三角梅在青石径旁泼洒着浪漫斑斓。粼粼绿湖中的黑天鹅也漫游在湖边,一边欢快地吞食着游客撒下的食物,一边梳理着羽毛。八角亭的浮雕上凤凰展翅,傣王宫金伞龙椅金碧辉煌,这里是傣族历史与文化重要的载体,是傣王居住与官员们共商议事的场所,庄重又神祕,宫内装饰华丽,处处彰显着傣族王室的尊贵与威严。傣王不仅英俊潇洒智慧,更是傣族人民心中的英雄。美丽的傣王妃,一位倾国倾城的美人,她眉如远山含烟,眼若秋水盈盈,流露出无尽的柔情与聪慧,她关心百姓的疾苦,常常亲自下田耕作,与民同甘共苦,她的诗词歌赋,琴棋书画都有着深厚的造诣,她是傣王宫殿中最璀璨的明珠。</p> <p class="ql-block"> 暮色初临时,晚霞为御花园披上金沙,槟榔树在流沙河畔摇曳翩跹,仿佛傣王与宠妃仍在此执手赏月,此时的曼听浪漫斑斓,让多少人迷失在其中,甘愿沉溺于这热带秘境的生态长卷!</p> <p class="ql-block"> 1961年的傣族泼水节,筑定记载在历史的史册中。我们警爱的周恩来总理来到西双版纳曼听御花园。欢滕的人群中傣家少女半个世纪前的那声“周总理来给我们泼福水啦”依旧响彻在人们的耳畔中,周总理穿着洁白的傣族对襟衫,头缠丝织锦的“包头”步履从容地走进御花园泼水节的人群中,银钵里的清水化作漫天甘露,总理的衣衫早己湿透,他一边用手擦着眼镜,一边笑着说:“水泼的越多,福气越旺嘛”他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让人们感受到了伟人的精神光芒。总理的笑容比阳光更温煦,银钵里沐浴过的水珠,盛滿了对这片土地的深情,浸润着曼听御花园的每一片绿叶。1991年傣族人民为纪令周恩来总理与当地各族人民参加的泼水节,特地在西双版纳御花园内建造了周总理的铜像,这一纪念址成为当地重要的革命文物之一!</p> <p class="ql-block"> 当年周总理亲手扶摸的那株菩提树,如今已长成参天大树,翡翠华盖,让人们想起了总理说过的"要长成避风遮雨的树"的话语。泼水节银钵倾泻时溅起的虹彩,每逢雨季,叶片承接的每滴甘露都折射着周总理铜像的微笑,周恩来总理的广场承载着历史的记忆,凝聚着人们对伟人的敬仰与怀念。走在广场上,每一步都仿佛踏着历史的节拍,这里曾留下周总理的足迹,让人不禁沉醉于那段历史的长河中,这片人文情怀的圣地,让人的心灵得到一次深刻的洗礼和升华!</p> <p class="ql-block"> 在曼听御花园中,一座洁白如玉的白塔巍然屹立,塔身上的雕刻精致而细腻,这明珠般的艺术瑰宝,塔尖上的铜玲随风轻呤,展示了匠人的智慧与文化传承。白塔是佛教的象征,以其独特的魅力,让人感受到来自远古的呼唤与现代的交融,让人领略到傣族佛教的文化底蕴深厚,白塔被列为西双版纳标志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踏上归途,心中都难以割舍对这片土地的眷恋,让我们感受到了傣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镶嵌在我们的心灵中,闪耀着不朽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