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厦门之旅

四月天

<p class="ql-block">  久居内地的我,一直很喜欢大海。虽然也多次亲临大海边吹过咸淡的海风,但依然充满了对大海魂牵梦绕的向往。三月底,便来了个说走就走的旅行,选择了美丽富饶的海滨城市——厦门。去了厦门,才知道,这是一个去了就不想离开的美丽的海滨城市。</p> <p class="ql-block">  下了飞机,便被扑面而来的温暖湿润的空气所陶醉,深吸几口,顿感神清气爽,就连原本一直困扰我的关节疼痛也瞬间痊愈。眼前的厦门,花木繁盛,楼宇设计极有特色,街道宽阔,干净有序,大街小巷都充满了文艺慢生活的气息。</p> <p class="ql-block">  当晚入住厦门岛,旁边就是著名的“曾厝垵”。曾厝垵是厦门市的一个文化创意村,以其独特的闽南风情和文艺氛围著称。深长的饮食街人山人海,很是热闹。在这里,我品尝了厦门之旅的第一顿海鲜,好吃极了!老板是个热情周到的帅小伙,这顿美餐也成为当天最美好的回忆之一。</p> <p class="ql-block">  轮渡去极富盛名的鼓浪屿。鼓浪屿是厦门最具代表性的小岛,这里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底蕴,还有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素有“海上花园”的美誉。是国家五A级景区。</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是一座大陆岛,原名“圆沙洲”,别名“圆洲仔”,明朝时期更名为鼓浪屿。这里全年温暖湿润,冬无严寒,夏无酷暑。主要景点有日光岩、菽庄花园、皓月园等。其实,美景远不止这些。请跟上我的脚步慢慢走。</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的得名据说因岛西南方有一礁石,每当涨潮水涌,浪击礁石,声似擂鼓,人们称“鼓浪石”,鼓浪屿因此而得名。让我想起了苏轼《石钟山记》里的一句话“微风鼓浪,水石相搏,声如洪钟。”原来,因“石之铿然有声者”而得名的,不只“石钟山”,还有“鼓浪屿”啊!</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不愧是“海上花园”。岛上处处都是风景,尤其是那些盛开的三角梅,在阳光下显得格外艳丽。据说,三角梅还是许多厦门人心中的“市花”呢。沿着篱笆边的小路漫步,绿蔓缠绕,橘色小花点缀其间,仿佛是艺术家精心绘制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高大挺拔的木棉树上,没有一片叶子,<span style="font-size:18px;">树干刚劲直立,无旁枝依附</span> ,光杆枝丫上盛开的红色的木棉花,<span style="font-size:18px;">花朵红艳如血,即使凋零落地,也仍然保持鲜艳,宣示着英雄不屈的气节和顶天立地的傲骨。</span>难怪木棉花被称为“英雄花”。看着它,就不由得心生敬仰。</p> <p class="ql-block">  网红打卡地“最美转角”游人如织。据说有多部电影曾在这里取景。恋人们更是在这里,创造“偶遇”的童话。听说,走过转角,就会遇到最美的爱情。愿天下有情人都能在这里遇到真爱。</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是一座融历史、人文和自然景观于一体的花园小岛。留存着千余幢风格各异的建筑,保留着音乐文化的传统,建成了“中国首家、世界一流”的钢琴博物馆和“中国唯一、世界最大”的风琴博物馆,享有“钢琴之岛”“音乐之乡”的美誉。博物馆里陈列了爱国华侨胡友义收藏的40多架古钢琴,其中有稀世名贵的镏金钢琴,有世界最早的四角钢琴和最早最大的立式钢琴,有古老的手摇钢琴、有产自一百年前的脚踏自动演奏钢琴和八个脚踏的古钢琴等。</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风琴博物馆设于鼓浪屿地标性建筑八卦楼内。博物馆展出的藏品有来自英国、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管风琴、簧片风琴、手风琴、口风琴等多种古风琴。均由旅澳华人胡友义先生捐建。 </p><p class="ql-block"> 厦门音乐学院就在这座岛上。随处可见“流浪艺人”在那里深情款款的献唱,面前摆个盆,里面有一些小钱。感觉有种英伦风格。</p> <p class="ql-block">  郑成功雕像屹立在鼓浪屿东南端的覆鼎岩。高15.7米,宽9.2米,重1400多吨,可抗12级强台风,8级以上地震。它面朝波澜壮阔的大海,身披盔甲,手按宝剑,形象挺拔刚劲,气势雄伟。是为了纪念郑成功驱逐荷夷,收复台湾的历史功绩,同时也期盼两岸同胞早日相聚。</p> <p class="ql-block">  日光岩位于鼓浪屿的中部,是全岛的最高点,海拔约为92.6米,是鼓浪屿的视觉中心,是鼓浪屿早晨阳光照射的第一处地方,也是鼓浪屿的龙头景点。</p> <p class="ql-block">  日光岩的山路上有日光岩寺、莲花庵、古避暑洞,岩顶筑有圆台,站立其间,可凭栏远眺,俯瞰整个岛屿。日光岩顶峰还有一个直径40多米的巨石,已成为厦门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鼓浪屿的对面,可以看到厦门岛的标志性建筑双子塔,流光溢彩,很是壮观宏伟。</p> <p class="ql-block">  如皇家花园”般的黄家花园,它还有个超霸气的称号——“中国第一别墅”。别墅主人黄奕住,是印尼四大糖王之首。1919年,他荣归厦门,在鼓浪屿挑中风水宝地,建起这座奢华别墅,既有西方古典主义风格,又融合装饰艺术与南洋风格。上世纪50年代,黄家把花园交给政府,这里成干部疗养院,接待过尼克松、李光耀等政要。走进黄家花园,百年古树静静伫立,通透的走廊阳台、宽敞高大的房间,处处都是故事。历史与当下交融,有着独特的韵味。</p> <p class="ql-block">  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东南方的海滨处。花园始建于1913年,原为台湾富商林尔嘉的私人花园。花园背倚晃岩,面临大海,东邻观海园,西眺港仔后。园林设计既借鉴了林家在台北的故居板桥花园,又参照了江南园林。很是壮观宏伟。</p> <p class="ql-block">  在菽庄花园旁边,有热闹的海滨沙滩。</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的福音堂是当地华人自建的堂会场所。可容纳一千多人。</p> <p class="ql-block">  鼓浪屿的古朴典雅和浪漫文艺气息是我的浅拙文字描述不完的。那就把它留给清明的海风,留给岁月静好的思念吧。</p> <p class="ql-block">  离开鼓浪屿,让我们去探寻爱国华侨陈嘉庚先生的脚步,缅怀他的伟大人格,以及他的高瞻远瞩留给这片土地的丰功伟绩。</p><p class="ql-block"> 陈嘉庚先生是中国近现代爱国华侨领袖、企业家、教育家、慈善家、社会活动家。他于1913年先后创办了集美小学、集美中学、集美大学和厦门大学。厦门大学、集美学村各校师生都尊称其为“校主”。除了投资教育,他还在铁路、航运等方面也做出了杰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陈嘉庚先生故居”很简朴,“陈嘉庚先生纪念馆”高大宏伟,坐落于嘉庚公园内。</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第一所华侨创办的大学,如今已是国家“双一流”大学。这里融合了自然景观、历史建筑与校园文化。芙蓉隧道‌中国最长涂鸦隧道‌,全长约800米,涂鸦主题多样,从励志语录到艺术创作,展现了厦大学生的创造力。但我更喜欢厦门大学的超大操场。</p> <p class="ql-block">厦门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p> <p class="ql-block">  集美学村是集美各类学校及各种文化机构的总称。它由著名爱国华侨领袖陈嘉庚先生于1913年始倾资创办,享誉海内外。学村总建筑面积达三千余亩,拥有在校师生十万余人,形成了由学前教育至小学初中高中、从本科教育到硕士博士教育的人才培养体系。它既是钟灵毓秀之地,又是凝集众美的观光风景区,其建筑融中西风格于一炉,体现了典型闽南侨乡的建筑风格。</p><p class="ql-block">2016年9月,集美学村入选“首批中国20世纪建筑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  厦门大学旁边有一座重要的佛教寺院——南普陀寺。气势宏伟,楼宇错落有致,香火旺盛。</p> <p class="ql-block">  厦门植物园有著名的热带雨林区,俗称“万石植物园”。由于天气变化,只是走马观花,没有一一驻足细看。</p> <p class="ql-block">  厦门,是距离台湾最近的地方。站在厦门岛的海边,远眺金门岛,小金门非常清楚,大金门可看到轮廓,大小金门之间的桥梁,在夜晚,因为有灯光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我很惊讶,原来,台湾距离祖国大陆这么近。也很期待,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p> <p class="ql-block">  厦门之旅结束,内心感触良多。回家了!回到了我的小县城。西北依旧干燥、寒冷,生活依旧。</p><p class="ql-block">关节开始隐隐作痛。想念那里的温暖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