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3月22日清晨,熹微的晨光晕染在海边山头,温柔地勾勒出汕头龙湖大街小巷的轮廓。8时40分,怀揣着对潮汕文化满满的向往,我们踏上了这场穿越时空的探秘之旅,满心期待着揭开潮汕大地神秘的面纱。</p> <p class="ql-block"> 10时左右,一座气势恢宏的汉式城楼骤然撞入眼帘,这便是揭阳的文化地标——揭阳楼。这座宽达130米、高39.3米的建筑杰作,宛如一位坚毅的时空守护者,将汉代宫殿的雄浑气魄永久地凝固在2010年的冬日。</p> <p class="ql-block"> 主楼前,9.99米高的青铜方鼎与重达136吨的泰山石遥相呼应,仿佛进行着一场震撼人心的历史对话;而30万平方米的“水上莲花”广场,则以现代景观语言重新诠释了传统意象。漫步在莲花步径与天等地景之间,我似乎能真切地触摸到历史与未来的共振,感受岁月的流转与文化的传承。</p> <p class="ql-block"> 如今,揭阳楼作为综合性文化博物馆,内部设有规划展示馆、特色文化展览馆等,宛如一座满载着历史珍宝的文化宝库,静静地等待着人们去探索、去发现。</p> <p class="ql-block"> 离开揭阳楼广场,我们乘坐旅游车,向着礐石风景名胜区进发。当车途经“汕头中旅茶楼餐厅”时,正值晌午,餐厅里弥漫着的烟火气一下就将我们吸引住了。于是,我们决定留下来享用中餐,品尝地道的潮汕美食。让舌尖上的美味成为了这段旅程中难忘的记忆,也为下午的行程注入了满满的能量。</p> <p class="ql-block"> 12时45分,我们抵达了轮渡码头。这里的轮渡曾经是内海湾的交通命脉,如今却摇身一变,成了绝佳的移动观景台。我们登上汕头轮渡游船,游船在波光粼粼的江面上缓缓前行,微风轻柔地拂面而来,惬意之感油然而生。我们尽情欣赏着汕头两岸的秀丽风光,感受着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p> <p class="ql-block"> 船行至江心,礐石大桥与海湾大桥如时空坐标般横跨两岸,在轮渡发动机的轰鸣声里,我仿佛听见了汕头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时代回响。码头依旧静静矗立,它默默诉说着过去的故事,又满怀信心地迎接着未来。</p> <p class="ql-block"> 登岸后,我们信步踏入AAAA级的礐石风景名胜区。此地山清水秀,奇石嶙峋,洞穴幽邃,犹如大自然精心挥毫泼墨绘就的天然山水画卷,美得令人沉醉。</p> <p class="ql-block"> 值得庆幸的是,礐石风景名胜区早在1999年便建成了塔山索道。否则,对于我们这些年事已高的人来说,面对这峻美秀丽的山峦,怕是只能徒然兴叹,望而却步了。</p><p class="ql-block"> 下午一点多,我们搭乘缆车缓缓上山。索道全长243米,短短10分钟,便将我们从山底送至飘然亭与盟鸥亭之间的平台。坐在缆车上,既安稳又惬意,为疲惫的旅程增添了一抹别样的惬意感受。</p> <p class="ql-block"> 下了缆车,我们沿着蜿蜒崎岖的山路,拾级而上,最终抵达飘然亭。</p> <p class="ql-block"> 73岁的江谊与我们一起踏上登山之旅,全程步伐稳健。临近山顶,他一马当先,将众人远远甩在身后。待我奋力登顶时,只见他正站在一块嶙峋的礜石之上,身姿挺拔,双手豪迈地张开 ,脸上挂着孩童般得意的笑容。若不是他妻相告,实在难以相信眼前这位活力满满的旅友已过古稀之年,体魄竟还如此强健。见我上来,他笑着冲我招手,喊道:“快给我拍张照!”</p> <p class="ql-block"> 两位妙龄少女,或许是行至此处感到些许倦意,又或许是被眼前如诗如画的景色深深吸引,她们停驻脚步坐在石条护栏上面,拿着手机,拍下一张张美照,沉浸在独属于自己的美好之中。</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多,我们一行大多数旅友抵达飘然亭。年龄最大的已80高龄,最小的才6岁。飘然亭与垂虹洞并称为碧石风景名胜区的精华景点。它傲然屹立于塔山景区前峰,海拔约120米的“鸡冠峰”巅,建成于1986年。</p> <p class="ql-block"> 飘然亭有两层,六根立柱支撑,圆形亭面的上檐如飞鸟展翅,高高翘起,金黄色琉璃瓦覆盖亭顶,顶端装饰着一颗镶金的橄榄球体,光芒四射。楼板面上装饰着金凤花图案,是一座将古今艺术完美融合的园林建筑。亭上镌刻着一副对联:“落霞孤鹭秋水长天王子安其所题何处,游龙惊鸿春松秋菊曹子建惜未到海疆” 。</p> <p class="ql-block"> 伫立在飘然亭中极目远眺,海与天融为一体,山景、海景、城景一览无余,汕头“半城山色半城江”的独特城市格局尽收眼底。城市的繁华热闹与山水的静谧清幽相互映照,构成了一幅和谐美妙的画面,让人心旷神怡,沉醉不已。</p> <p class="ql-block"> 下午2点半,我们乘坐缆车下山,前往潮汕历史文化博览中心,赶赴观看3点半的表演。</p> <p class="ql-block"> 当我们踏入表演大厅时,里面早已座无虚席。在此,我们观赏了一场震撼人心的英歌舞表演。舞者身着色彩艳丽、极具潮汕地域特色的服饰,双手紧握木棒,迈着刚健有力的步伐,和着震天动地的鼓点,以矫捷的舞姿,将《水浒》英雄的豪迈气概展现得淋漓尽致。那热烈欢腾的氛围、精彩绝伦的表演,让我们真切地领略到潮汕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p> <p class="ql-block">演员与观众互动,並和观众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在潮汕历史文化博物馆的短暂参观,却令人最为难忘。这座总建筑面积约10万平方米,斥资8.5亿元打造的文化殿堂,以红头船为设计灵感的建筑曲线里,不知蕴藏着多少尚未细细品味的潮汕故事。它背依礐石风景区的笔架山,面朝汕头海湾,独特的建筑风格巧妙地汲取了山海特色、红头船和潮汕民居的元素,完美诠释了“山海交融”的独特韵味。</p> <p class="ql-block"> 在博物馆里我看到这张图片:一位潮州选手参与风筝大赛,他手法娴熟,松紧有度地牵引手中的风筝线,借助于适宜的风力,他精心制作的巨型风筝缓缓升空,一路扶摇直上。经吉尼斯认证团队的严格检测与确认,这只风筝成功创下风筝长度与飞行高度的吉尼斯世界纪录。从此,潮州风筝文化声名远扬,成为潮州风筝文化一张熠熠生辉的闪名片。</p> <p class="ql-block"> 时光飞逝,我们还没来得及仔细观赏和品味馆内的珍贵展品与深厚文化,闭馆的广播便无情地响起。那些有关侨批、潮绣、木雕的文化密码,都化作了下次再来的邀约,让我们对下一次的探索满怀期待。</p><p class="ql-block"> 图为潮州木雕</p> <p class="ql-block">(末完待续)</p><p class="ql-block">图片摄影:江国华</p><p class="ql-block">文字编写:江国华</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江国华</p><p class="ql-block">2025年4月4日于浙江衢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