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前半月就有微友微信通知曰:“民俗约定,清明节前十天,后十天不发互相问候的微信。这段时间是祭奠先人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孟子曰:“贤者以其昭昭,使人昭昭。今以其昏昏,使人昭昭。”上网查了中央民族大学蒙曼教授关于清明节的演讲。她说古人怎么过清明节,一种是“慎终追远”祭祀先祖,追思父母养育之恩。具体有杜牧诗《清明》</p><p class="ql-block"> 清明时节雨纷纷,</p><p class="ql-block"> 路上行人欲断魂。</p><p class="ql-block"> 借问酒家何处有?</p><p class="ql-block"> 牧童遥指杏花村。</p> <p class="ql-block"> 另一种是清明时节,百花齐放,春和景明,放飞心情,外出踏青嬉戏的作品有 宋,秦观 江城子</p><p class="ql-block"> 《清明天气醉游郎》</p><p class="ql-block"> 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翠盖红缨,道上往来忙。记得相逢垂柳下,雕玉佩,缕金裳。</p><p class="ql-block"> 春光还是旧春光。桃花香,李花香。浅白深红,一一斗新妆。惆怅惜花人不见,歌一阕。泪千行。</p> <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它不只是一个节日,也不只是万物清明的一个节气。和它先后的还有上巳节,寒食节。它是深藏于人们心底的一种念想。是记忆,是传承。是岁月,亦是人生。人生不必追求外在的热闹,却希望内心的充实和丰盛。</p> <p class="ql-block"> 清明它是一个多元的节日。它既是祭祀,追思先辈的节日,又是郊外踏青,享受美丽的春天,愉悦心情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 微信明友圈每天问侯。既是一种礼貌,也是一种心情。使被问候者开启一天愉悦的心情。又是问候者在美友圈刷存在感。告诉微友,我还健在。</p> <p class="ql-block"> 尊重地方民俗和个人习惯,互不排斥,互不干扰。让问候和不问候多元存在,使我们的生活更和谐更美好!</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