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麦收的“新孝道观”》启仁说心智)

启仁思维

<p class="ql-block">(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郝麦收是一位在教育和亲子关系领域有独特实践和理论的学者。他最为人所知的是其“亲子双向自立协议”理念及实践,这一理念通过他与儿子郝丁签订的协议得到了具体体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郝麦收,男,天津市人,祖籍河北省清苑县。他曾在军队服役24年,后转业至天津社会科学院,从事社会学、老年学、人生学研究,为天津市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研究员。</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因提出“亲子双向自立协议”而引发广泛关注。1996年9月18日,郝麦收与20岁的儿子郝丁签订了一份《亲子双向自立协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协议内容主要包括:</p><p class="ql-block">儿子的责任:郝丁需自力承担受高等教育的经费、自力谋业、自力结婚成家、自己培育子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父母的责任:郝麦收夫妇要自我储蓄养老费和医疗费,自我料理日常生活和患病生活,自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自我办理回归事宜。</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实践过程与结果:</p><p class="ql-block">初期困难:签订协议后,郝丁经历了求职失败、创业挫折、女友分手等困难。</p><p class="ql-block">最终成功:经过多年的努力,郝丁完成了大专和研究生学业,还清了向父母借的钱,并成为一家广告公司的媒体广告总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理念与影响:</p><p class="ql-block">郝麦收认为,传统“养儿防老”观念在现代社会已不适用,他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儿子的独立性。</p><p class="ql-block">他的这一实践引发了社会的广泛讨论,有人认为他“绝情”,但也有人认同他的教育理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郝麦收的“孝道观”并非传统意义上的孝道观念,而是基于一种现代教育理念和家庭关系的重新定义。</p><p class="ql-block">他的核心观点是通过培养子女的独立性,来实现一种新型的“双向自立”的家庭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观点:</p><p class="ql-block">1. 独立自立:郝麦收认为,父母应该让孩子在成年后独立承担自己的生活责任,包括教育、就业、结婚和养育子女。他通过与儿子签订“父子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让儿子在20岁时完全独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 双向自立:父母在子女成年后不再依赖子女赡养,而是通过自己的储蓄和能力来养老。这种观念打破了传统的“养儿防老”模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3. 理性与情感的平衡:郝麦收强调,在亲子关系中,除了情感因素外,更需要理性。他认为,过度的情感依赖会阻碍子女的独立成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4. 社会贡献:他主张子女的成长和成才不仅是家庭的期望,更是对社会的贡献。子女的独立和成功是对父母教育的最大回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5. 实践与结果:实践上,郝麦收与儿子郝丁签订的“父子协议”实施后,郝丁经历了求职失败、创业挫折等困难,但最终成长为一个独立、有责任感的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结果上看:经过多年的实践,郝丁不仅在事业上取得成功,还理解了父亲的良苦用心,父子关系也更加融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社会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郝麦收认为,新时代的孝道,绝对不是无原则庸禄无为的“愚孝”,而是与社会发展现实相顺应的有为之孝。父母应该通过各种教育方式,教导和引导子女形成独立思考,独立生存、独立开创自己的生活与事业的能力,子女应该通过培养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使一步步自己走向成熟,走向独立,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开创一片属于自己能力创造的生活事业天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子女用自己的智慧和劳动成果,延续父母的生命精神和代际传统,使上一辈人优良品质得到发扬光大,是最有价值和意义的孝道。不能体现优秀传承文化的“孝道”和行为,一切都是浮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种“孝道观”在当时引起了广泛争议和影响,有人认为他过于“绝情”,但也有许多人认同他的教育理念,认为这是适应现代社会的一种新型家庭关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总的来说,郝麦收的“孝道观”是一种对传统孝道的新时代诠释,其最关键之处,是强调独立性和个人成长,而不是单纯依赖或被依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