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清明的脚步近了,心情却愈发的沉重。原来,父亲已经离开我们整整两年了。</p><p class="ql-block"> 两年之思,念父如初。这700多个日夜,生活仿佛缺了一角,那一角便是父亲曾给予我们的温暖与庇护。没了它,我们不得不变得更加坚强,但是,每一个全家团圆的节日里总会有种缺憾,这样的不圆满总是会在那些夜深人静或者失意的每个节点,让自己觉得被孤独和无助裹挟。</p><p class="ql-block"> 在喧嚣的尘世中,每日周旋于馆内的大小事务和生活的冗杂琐碎。忙碌是我抵御思念的铠甲,可每至佳节,尤其是这慎终追远的清明,思念如潮,冲垮心防,无人知晓那藏在心底的哀伤。灯火阑珊时,平日里的画面就会如父亲的电影匣子般循环放映。</p><p class="ql-block"> 回到家,父亲茶台上的茶具依旧归置在特定的位置。只是博古架上的东西被收纳了起来。再也看不到那个温暖的身影。这个角落也再没有过谈笑风生的温馨画面,家里的烟火人气又少了一瞥。 </p><p class="ql-block"> 从两年前的那一天开始,回到家再也没有了我的父亲,再也没能喊上一声“爸”。这个称呼,自此以后就是一道伤,是一个深深地烙印。镌刻在了我成长的年轮,深入骨髓。往后余生的每一个日常里,我只能是眼睁睁的羡慕着那些自然的,或者撒欢的叫着爸的孩子们。</p><p class="ql-block"> 爸走了,他的文件柜还在那里,他的电脑🖥️桌打印机也都在原地。家里的陈设都没有变。变得只是少了一个鲜活的生命,少了那个陪伴了我们几十年却突然人家蒸发了的父亲,就在我们还没回过神来就变着魔术般的消失了。</p><p class="ql-block"> 这边,我们的小侄子慢慢长大了,照片里的父亲依旧疼爱的把他搂在怀里,可是小孩子的记忆里不知道还有没有那个陪着他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呀挖呀挖的爷爷,还有没有一提起他就满脸傲娇,神采飞扬的爷爷。</p><p class="ql-block"> 大一点的孩子对父亲充满了崇敬感。在他们脸上折射出了淡淡的忧伤,多了一些感怀。人总是要长大的,他们也从父亲的落幕中开始面对和接受人生中的离别。不管是外甥外甥女对于父亲的依恋,还是儿子女儿对于父亲的不舍。终归是不能与作为子女的我们感同身受。</p><p class="ql-block"> 时值清明,又逢父亲离开的二周年。兄弟姐妹们都请假从成都,西安,县城等不同的方向汇集到父亲生前所在的家。这里,现在还有他的父亲和妻子,我们的百岁爷爷和患病的母亲。但是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被照料的找不出任何瑕疵,有的只是旁人的羡煞。这些归功于姐姐姐夫的倾力付出,也归功于父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都长的如此感恩,如此正直,为老杨家的脸上增光添彩。到这里,想必父亲泉下有知也能放心安息吧。只是苦了这帮没有父亲庇护的孩子们,让我们兄弟姐妹永远没有了父亲的关心和爱护,从此人间疾苦,再也难寻那抹温暖慰藉。</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车依旧停在门口,总觉得一推开门还能看到他笑着问我们回来了。可是沙发上也没有那个看电视的身影,电脑桌前也不见了那个修图分类整理旅行照片的他,后院的桂花树下,米白的餐桌前,热火的炕头上……怎么哪里都没有了我的爸爸,你让我们到哪去寻觅你?</p><p class="ql-block"> 爸,你可知道,你可知道你的孩子们想念你,在这夜深人静的夜里一次次的拉扯却仍旧割舍不断这份亲情的感伤,是有多么的痛彻心扉?</p><p class="ql-block"> 回家,祭拜🙏🏻。人这辈子只有站在碑前才知道自己从何处来,往何处去。逝者归根,生者寻根。所有的人终将慢慢老去,但总有一种东西不会泯灭,那就是血脉和亲情。因为有父亲葬在了这块土地,所以无形中牵引着我们兄弟姐妹的心始终会汇集在一起。让我们疲惫时可以互相依靠,面对生活风雨时也能抱团取暖紧密依偎。</p><p class="ql-block"> 人生总是有太多的来不及。一眨眼就是一天。一转头就是一年。祭奠父亲最大的意义就是感恩,勿忘和传承。愿我们都能带着父亲的坚韧,博大,向善,积极,豁达,怀虚怀若谷之心,践讷言敏行之道,守素履以往之志,度从容一生之境。</p><p class="ql-block"> 杨先生,你的孩子们都回来了,我们一起回来看你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写在杨军亭先生离开我们2周年的日子,2025年4月3日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