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

使者

<p class="ql-block"><b> 清 明</b></p><p class="ql-block"><b> □使者</b></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又到了,我的思绪难以平静,不由得感触颇多。既有对现实生活的感怀,又有对逝去亲人的追思,更有一种对万物复苏,春回大地的期待和向往。 </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是中国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中国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这句话的意思是:“在春分后的第十五天,斗柄指向丁位,这时就是清明。此时,万物生长清洁明净,天空清澈明朗,万物欣欣向荣,因此被称为清明。”《岁时百问》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万物生长到这个时候,雨量增多,都被雨水滋润的晶莹干净,所以叫做清明”。由此可见,注重“清”和“明”,一直是清明节的一个重要文化内涵,古人尚且如此,今天的我们,有什么理由不让这个节日气清景明。</p><p class="ql-block"> 清明三候:“一候桐始华:白桐花开放。二候田鼠化为鴽:喜阴的田鼠不见了。三候虹始见:雨后的天空可以见到彩虹。”也就是说在清明时节的第一个五天,会看见桐树开始开出白色的花朵。第二个五天,田鼠因为烈阳之气渐盛,钻进洞穴,喜欢阳气的鹌鹑开始出来活动。第三个五天,是彩虹出现在天边的日子,清明时节的一场细雨之后,天空会出现绚烂的彩虹。清明三候源自《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一候桐始华:白桐花开,紫云铺地;二候田鼠化鴽:阳气盛则阴物潜,田鼠遁入地下;三候虹始见:雨后阳照,七彩霓虹重现天际。</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有两大传统:一是礼敬祖先,慎终追远。《论语学而》篇中曾子曰:“慎终追远,明德归厚矣。”古人的这句话蕴含着几层意思,其一是告诉我们慎重地办理父母的丧事,虔诚地祭奠祖先。其二是让我们把自身的行为,以先贤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那么我们的德行自然敦厚了。其三是说,如果我们能在做事前想想此事的动机和初衷,并且能够想到这样做的后果,就会少做错事,民风自然就能厚淳,然后就会有“厚德载物”。二是踏青郊游、亲近自然。清明节,万物清明,也是踏青的好时节,故也叫“踏青节”。清明节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节不仅有祭扫祖坟、缅怀追思的主题,也有踏青郊游、愉悦身心的主题。 </p><p class="ql-block"> 清明,我总会记起一首诗:“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正是它,带着我的哀思,在我心中吟唱!让我明白清明是我们纪念祖辈,哀悼沉思的日子。</p><p class="ql-block"> 清明节似乎总是与雨分不开的。然而今年清明节便是一个特例,一个没有下雨的清明节。3月31日(阴历三月初三)周一的上午,阳光明媚的清晨,乍暖还寒,我们起了个大早,匆匆忙忙的准备好了上坟祭拜的东西,就开车往爷爷奶奶的坟地走了。一路上我的心中充满了哀思。很快就到了墓地,我迈着沉重又有些悲伤的步伐向爷爷奶奶的墓前走去。</p><p class="ql-block">  走到了爷爷奶奶的墓碑前,我们所有的人都是肃然起敬。兄长上了三柱香,烧了黄表纸,奠了熟鸡蛋,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侄儿点燃了鞭炮,破土仪式完成。香在不时的向外冒着烟,那香味是那么的特别,让我一闻到这香的味道,马上从心底涌现出一种伤心而又难过的心情。我们所有的人的手里都拿着香,一起为在“九泉之下”的爷爷奶奶鞠了一个九十度的躬,以表示我们对他们的崇高的敬意。</p><p class="ql-block">  我转身拿起早已准备好的花圈,恭恭敬敬地放在了爷爷奶奶的墓碑前。花圈上的花大都是白色和黄色的,还有其他的花,我们用胶带牢牢的捆在墓碑上,在几片绿叶的衬托下,更加显得庄重,而又肃穆。</p><p class="ql-block">  我们祭拜完了之后,就开始给在”九泉之下”的爷爷奶奶、父亲母亲烧“阴间”的钱,清明节上坟很是难得,就多烧了一些给他们,有一亿的,有两亿的,有一百万的大钞票,这时侄儿好奇的询问我,“阴间”使用的冥币面值有一亿、两亿、百万的面值,我们银行发行的人民币怎么没有这么大的面值,这是为什么呢!我认真的回答侄儿,这是因为,“阴间”和“阳间”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阴间”的冥币是虚拟的符号,“阳间”的人民币是和国力,生产力等一系列因素有关联的,不是虚拟的,是很真实的。侄儿听了我的回答,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我也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正确。一片纸灰轻轻落在我的脸上,瞬间把我的思绪拉回到了烧纸的事情上,此时我在心里面默默的跟他们说:“人人都有不要抢。”我虽不迷信这些,但不知怎么在这时也相信鬼神的存在。</p><p class="ql-block">  我看着这熊熊的火焰,满天飞舞的纸灰,我陷入了沉思。清明,有谁不会被这浓浓的思念之情所感动,有谁不会思念自己已逝去的亲人。就在这天,植物都是这么鲜艳。只有你能寄托我的思念和哀愁。</p><p class="ql-block"> 清明时时,郊外的草痕上,植物清洁明净。草色是清脆的绿,花色是纯真的粉和纯正的白。天空是湛蓝色的,风也是细微动人的。</p><p class="ql-block">  上坟祭拜结束了。天气很好,我就想到河边走走,让我哀愁的心情转化一下。我信步走在河边,迎面吹来的是一股沁人心脾的春风,感觉就好像是妈妈的手在我的脸上轻轻拂过,温柔且温暖,周围的空气充满了春天的气息。让我的心情不由自主的从“阴天”转到“晴天”。领略了春风的柔情,再来看看周围的花草和树木。在小河旁有一片树林,有一些柳树的枝条随着春风摆动,枝条上挂满绿色,就好像是碧玉做成的艺术品,和贺知章的《咏柳》一模一样:“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还有一些树开花了,那一朵朵的花,从树丛间钻出来,小小的,好可爱。有些树开的是黄色的花,有些树开的是白色的花,有些树开的是粉色的花。最令我惊叹的是在一簇已经全部枯萎的树枝中,竟然开出了一点点紫色的小花蕊,那抹倔强的紫,恰似奶奶临终前紧握我手的温度,冰冷中迸发生命的余热。仿佛是在说,春天到了。此刻,我也要加入这万紫千红的世界,和她们一起享受春天的美好。</p><p class="ql-block">  在这阳光明媚的清明节里,每个人其实都应该出去走走,看看这美丽的祖国河山,亲近这美好的绿水青山,心情就会好起来。碧水蓝天吹吹风,风和日丽赏赏景。出来走走,其实好地方一生都走不尽,看不完。</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庄户人家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的说法。</span>庄户人家在这个时候就开始忙了,有人在清明节的阳光下,编织着各种的筐篮。手艺人告诉我,一个筐子或篮子编织出来,需要好几道工艺。先是挑选好的柳条,然后剥去外皮成一条条白白的柳条,把这些柳条晒干成圆润光滑,在进行编织。清明节的阳光,照在手艺人的脸上,带着皱褶的憨憨的脸,有着热情和朴实。他的院落里,有几只母鸡正在吃食,悠闲自在。</p><p class="ql-block"> 清明是一个写满思念和梦想的日子。这个时节,有纷纷的雨,有柔柔的风,漫山遍野充满了蓬勃生机。清明的雨滋润了春天的万物;清明的雨迎接了夏天的到来。我分享着春天的复苏,盼望着夏天的生长,更盼望着我的成熟,我相信只要有阳光雨露的滋润,稚嫩叶芽就会走向成熟,弱小的种子就会走向强壮,无尽的思念就会走向完美。如果逝去的亲人在九泉有知,这漫山遍野的绿该是他们欣慰的欢笑。</p><p class="ql-block"> 等到来年清明时节,这满山的鲜花竞相开放,这郁郁葱葱的树林,这一望无际的旷野,这个充满思念的世界,应该会有绵绵思念的细雨。期待着下一个芳菲的四月,我把思念的种子埋葬在深深的土壤里,等待花儿绽放。</p><p class="ql-block"> 望着河面若隐若现的彩虹,忽然领悟清明三候不仅是物候更迭,更是生命从追思走向新生的轮回密码。</p><p class="ql-block"> 四月的水依旧冰凉,</p><p class="ql-block"> 四月的风拂过脸庞。</p><p class="ql-block"> 清明,我把哀愁和思念轻轻的装进归家的行囊。</p><p class="ql-block"> -2025.04.04清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