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泉州到温州(七)—— 刺桐半城仙

云卷云舒

<h1>  2月20日上午,今天是在泉州的最后半天,中午的动车前往温州。说实话,在泉州的时间有点短,没有预估到泉州的景点这么值得慢慢看,细细品。古城内还有好几个必去的寺庙要去打卡,好在这几个景点都比较集中,步行也用不了很长时间。</h1><h1> 从离酒店最近的通淮关岳庙开始走起。</h1> 关岳庙 <h1>  位于鲤城区涂门街,俗称涂门关帝庙,主祀关羽,民国三年(1914年)祀岳飞,故改现名。 庙坐北朝南,由武成殿、崇先殿、三义庙三座并排的庙宇组成,均为三进,建筑面积1300多平方米,信徒远及东南亚及台湾,是福建省现存规模最大,香火最旺的武庙。</h1> <h1>  早上八点多钟就聚集了这么众多的信众前来朝拜。天后宫、开元寺可以说香火不断,而关岳庙的香火则要用鼎盛来形容。</h1> 庙前的铜像 <p class="ql-block"><br></p> 清净寺 <h1>  在涂门街离热闹的关岳庙一百米处,有一座很引人瞩目的西亚式的建筑,便是清净寺了。原名艾苏哈卜大清真寺,是阿拉伯穆斯林在中国创建的现存最古老的伊斯兰教寺,始建于北宋时期(1009年)。由客居泉州的阿拉伯人集资,仿照叙利亚大马士革伊斯兰教礼拜堂的建筑形式建造。</h1><h1> 我们到的时候居然还没有开门,门口的冷清和邻近的关岳庙形成强烈的反差。</h1> <h1>  大门楼的外观具有传统的阿拉伯伊斯兰教建筑形式。</h1> 门楼的穹顶 <p class="ql-block"><br></p> <h1>  门楼之后是礼拜大殿,又称奉天坛,是穆斯林礼拜的地方,占地面积约600平方米,门楣部分雕刻有阿拉伯文《古兰经》。</h1> <h1>  大殿四壁都是花岗岩石砌成,巨大的窗户遍布各墙,奉天坛屋顶原为巨大的圆顶,不幸的是明万历年间大殿圆顶于地震中坍塌,迄今未能恢复,殿内的设施和圆顶遗物仍深深地埋在大殿地下,如今只剩一片废墟,只能站在遗址上想象当年的盛况。</h1> <h1>  尤为珍贵的是明永乐五年(1407年)明成祖颁发的保护穆斯林和清净寺的《敕谕》石刻,至今完好无损的嵌置于寺北面的墙壁上。</h1> <h1>  在清净寺的东侧建有由阿曼苏丹国王全额捐资的新礼拜堂,尖拱式仿伊斯兰文化风格。新礼拜堂掩于绿植物围成的墙内,游人止步。</h1> <h1>  作为海上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马可.波罗笔下东方第一大贸易港口的泉州,当年的刺桐港有多么繁盛、开放与包容,各国文化融汇交流,诸多宗教和谐共处、毗邻而居。</h1> 铜佛古寺 <h1>  去承天寺的路上路过,顺便进去看了一下。</h1><h1> 明朝万历年间,由进士杨元锡舍宅、知府杨胤锡主持修建并铸十五尊铜佛,寺名遂称“铜佛寺” 。现室内有十六尊顺治年间的珍贵铜像,近代弘一法师曾在此挂锡弘法,寺名及对联皆为其墨宝。</h1> 承天禅寺 <h1>  又名月台寺,南唐保大末年至中兴初年所建,初名“南禅寺”。北宋景德四年(1007年),朝廷敕封为“月台承天禅寺”,素有“闽南甲刹”之称,与开元寺、崇福寺并称为泉州三大丛林。</h1> <h1>  1930年,50岁的弘一法师从开元寺移锡承天寺。自1918年阴历七月十三日出家以来,12年中一直有点四海为家、随遇而安的僧籍也落定于此。</h1> <h1>  位于南俊路上的寺院山门不大,门楼檐下挂着四个大红灯笼,上悬匾额“月台”。门庭侧墙上书:“有无量自在,入不二法门”,是弘一法师所题,佛境禅语,恰如其分。</h1> <h1>  进入山门,不见拜庭,而是条幽幽的长道,长道的右手是一面白墙,排列着七座佛塔,古朴庄严。</h1> <h1>  左手一面墙上刻有“古铸钱遗址”的告示。</h1> <h1>  旁边有一小门,上书“月台别院”,乃是弘一法师当年在承天寺弘法时的住处,弘一法师曾在泉州驻锡14年,很多寺院都留下了他的足迹。</h1>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长道尽头是天王殿</span></p> <h1>  泉州有“泉南佛国”的美称,是佛教文化传入较早较集中的地方之一。宋代朱熹曾在泉州开元寺题联云:“此地古称佛国,满街都是圣人。”</h1> <h1>  大雄宝殿门楣上书“闽南甲刹”四字,望之气宇非凡。</h1> <h1>  大殿前有两座宋代石塔名为“飞来塔”。</h1> 古榕树 <p class="ql-block"><br></p> 弘一法师化身之处 <p class="ql-block"><br></p> 泉州府文庙 <h1>  位于中山中路泮宫内,始建于公元976年,主体格局形成于公元1137年,基本形制为“左学右庙”,位于西侧的文庙为古代官方纪念和祭祀儒家思想创始人孔子的场所,东侧的学宫是古代泉州的最高等级教育机构。</h1> <h1>  泉州府文庙是中国东南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庙,集宋、元、明、清四个朝代建筑形式于一体的古建筑群。</h1> <h1>  拜庭,庭中有半月形泮池,池上有梁式石桥。泮池和状元桥是文庙的标准形制。</h1> <h1>  大成殿是泉州城内等级最高的大殿。</h1> <h1>  泉州府文庙,也侧面反映了宋元海外贸易为泉州带来文化上的繁荣和政治上的地位,是文化艺术和建筑艺术融为一体的宝贵遗产。</h1> <h1>  如果说泉州是一座最富有烟火气息的城市,那么同时它又是一个信仰多元化的城市,无论是菩萨、真主还是上帝,就如同一碗面线糊有无数的配料,在这里都会给你最好的选择。</h1> <h1>  泉州,名副其实的“半城烟火半城仙”。</h1> 相关游记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rjrbs1"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从泉州到温州 (六) —— 泉州博物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mpswey"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从泉州到温州(五)—— 泉州开元寺</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hwszk4"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从泉州到温州(四)—— 跨海洛阳桥</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ecn3oi"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从泉州到温州(三)—— 寻道清源山</a></p> 往期回顾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bzjlfyg" target="_blank"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0px;"><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姑苏踏青</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7l0qs5"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上博东馆参观记(四)—— 陶瓷专题馆</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a7adsuv"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上博东馆参观记(三)—— 陶瓷馆(下)</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9o5tzwx"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上博东馆参观记(二)—— 陶瓷馆(上)</a></p> <p class="ql-block"><a href="https://www.meipian.cn/57bg9wa5" target="_blank"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i class="iconfont icon-iconfontlink"> </i>上博东馆参观记(一)——玉器馆</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