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一次的旅途,我走进了位于诏安县霞葛镇南陂厚安村的文圃学堂。这所始建于清朝光绪元年(1875年)的古老书院,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是一次令人难忘的文化探索。</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文圃学堂占地面积约370平方米,建筑群坐西向东,布局合理且富有传统特色。门楼、下厅、两廊带天井、大厅及两侧厢房等建筑结构,处处展现着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妙与美感。这里不仅是一所传授知识的传统乡村书院,更是在闽粤边界革命斗争时期的一个秘密据点和宣传阵地。</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些照片展示了文圃学堂古色古香的建筑风貌。蓝天白云映衬下的传统中国建筑,灰白相间的色调与红横幅标识形成鲜明对比,木质标牌上书“中华人民共和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其重要历史价值。另一座砖石结构房屋,屋顶瓦片深灰色调,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墙上嵌有铁条窗户,旁边高耸的大树干增添了几分自然气息,整个场景透露出宁静与和谐。</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街巷中的传统建筑排列整齐,白色的外墙与灰色的屋顶瓦片相互映衬,显得宁静而古朴。一家挂着“红糖水”招牌的小吃店引人注目,墙上的“慈溪利源庙”字样则揭示了这里的文化意义。石制标志牌匾上的传统艺术图案和文字,以及木板构成的屋檐结构,都传递出这个地方浓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作为福建省党史教育基地,文圃学堂悬挂着多块牌匾,记录着它的辉煌历史。从“中共闽粤边工委旧址”到“漳州十大革命遗址之一”,每一块牌匾都诉说着它在革命岁月中的重要作用。这些详细的文字描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理解了这个地方对当地社区的意义。</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建筑内部同样充满魅力,木头搭建的屋顶结构带有深棕色和红色相间的条纹装饰,墙壁上的灰白色石头雕刻神龛色彩斑斓,栩栩如生。一面墙壁上镶嵌着一个简洁而有力设计风格的石刻图案,“福”字字体线条清晰,为这座古老的建筑增添了神秘的气息与文化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标识牌上的文字记录了东江特委从海陆丰南逃到刘安村等历史事件,这些具体的数据点和事实性细节,为我们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古建筑的局部特写展现了墙壁和门框上的传统装饰元素,浅色石材制成的方形方额雕刻着古老的纹饰,连接大门并向内倾斜。门楼部分的木质天花板与米黄色墙面、蓝灰色下半部形成对比,横梁上的图案花纹和“方圆”字样增添了生活气息和温馨感,两侧墙角的人物与花鸟图案更是体现了中国传统工艺艺术风格。</span></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span style="font-size: 18px;">这次探访文圃学堂的旅程,让我深深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和历史的厚重感,也让我更加珍惜这片土地上的文化遗产。</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