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法强盗眼中的圆明园

历史长河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英法联军1860年是如何抢劫圆明园的呢?中国历史上资料大多语焉不详,因为大清王朝没有任何官员在现场目睹抢劫的全过程,而且清政府也从来没有详细对外公布过圆明园的财产损失。所以也就成为了历史之谜。近些年来,我们只有从当年英法联军统帅、军官和士兵还有医生神甫的自传和日记中窥得一些蛛丝马迹,来揭开历史的真相。</p><p class="ql-block">比如:英法联军的法军统帅是蒙托邦将军,他的秘书兼翻译官叫莫里斯.埃里松,后来被授封为埃里松伯爵。他当年二十多岁,从头到尾目睹了英法联军抢劫圆明园的全过程,所以他叙述相对比较真实。</p><p class="ql-block">  他在1886年圆明园遭劫二十六年后,写了一本《一位赴华翻译官的日记》。他在书中讲述了当年英法联军对圆明园的大肆劫掠过程。</p><p class="ql-block"> 1860年10月6日,天刚亮,英法联军决定分兵两路追击围歼僧格林泌所带领的骑兵。法军上午俘获了几名清军哨马,经过审讯知道清军一万多骑兵刚从安定门附近撤走。这些蒙古马队已经撤往京城西北方向的圆明园附近村庄,离此20多里地。英法两军决定在圆明园围歼僧格林泌的蒙古骑兵。</p><p class="ql-block"> 因为一路上都是树林和庄稼地,那时候沒有高楼大厦做为地标,英军的部队和骑兵迷失方向转到了京城的东直门。而法军有俘虏带路一直插向了圆明园。他们从西直门出高梁桥沿着一条铺着花岗岩的不宽石板路前进,路两边修整的十分整齐。当穿过了海淀镇后,大道两侧都是清朝大员的私人府邸,庭院交相辉映,高大的柳树排列成行。</p><p class="ql-block"> 傍晚时分大部队跨过一座宽敞的石桥后,见一个用石头砌成的广场。两边各有一个大铜狮子站立在两三米高的大理石底座上。圆明园大宫门紧闭,宫墙向两翼延伸开去。当时发现大门前有几个带着弓箭和火枪的兵勇,但是天色已晚很快就不见了踪影。</p><p class="ql-block">  为了防止圆明园内埋伏着大量清军部队,法军的海军陆战队一小队人搬着梯子爬过围墙,将第一道大门打开后。突然遇到了一群拿着灯笼火把带着武器的太监,法军遭到弓箭和大刀的砍杀,有一位尉官和几名士兵胸部手腕受伤。于是法军开枪射击,有三位太监中枪倒地,其余人见势不妙慌忙后撤到第二道门内。</p><p class="ql-block"> 根据清官方资料记载:三位中枪倒地的太监中,有一位是圆明园的技勇八品太监首领任亮,他带着二十多位技勇太监奋不顾身杀来(技勇太监只有圆明园里设有编制,而京城故宫没有)。但是神功毕竟抵不上洋枪,在法军的洋枪下任亮和两位太监当即中枪牺牲。(1983年夏天,在清华教工住宅楼建筑工地里挖出了一块石碑,就是任亮墓碑。碑文上说他是直隶河间人,出身穷苦,平生正直当差谨慎,咸丰十年八月二十二日即1860年10月6日,在圆明园贤良门内遇敌接仗殉国。这也印证了清王朝官方资料记载。)</p><p class="ql-block">  当时墙头处也有几位清军用鸟铳向法军开了几枪。除此外,法军于十月六日夜里并没有遭到其它护园清军激烈抵抗,就占领了圆明园。这说明守护圆明园的清军主力部队早已随着咸丰皇帝全部逃之夭夭了。根据史料证实,咸丰皇帝早就在八里桥战败后的第二天,即1860年9月22日就以“木兰秋狝”(捕鹿狩猎)为名,带着后宫嫔妃和一千多名圆明园护军逃往承德避暑山庄了。其书案上的各种重要的军机奏折和后宫私人金银珠宝细软都没来得及收拾,可谓是仓皇出逃,狼狈之极。但是,在八里桥之战前,咸丰气壮如牛下诏:天朝威严不可犯,军民同仇敌忾。“朕将亲统六师,直抵通州,大张挞伐。”(《清实录·咸丰朝》)大有天子守国门,为社稷而死之气概。其结果却是胆小如鼠,跑的比兔子还快!</p><p class="ql-block">  10月7日清晨,法军海军陆战队即闯入圆明园里占领了各处宫殿。法军司令蒙托邦带着身边的一群军官们开始大摇大摆视察圆明园。同时命令军官们在英军到达之前,要保证建筑物的原貌和物品不能动,以免在英法联军双方分赃之前发生误会。蒙托邦在看完圆明园后,已经惊讶的说不出话了。"他早已被华丽的难以用言语形容的宏伟宫殿震惊了"。因为这群强盗从来没有見过这么气势宏大而又如此壮观的建筑。</p><p class="ql-block">  他在10月8日给法军朗东元帅的信中不打自招地说:"在我们欧洲没有任何东西能有这样的豪华和相比拟。我无法用几句话向您描绘如此壮观的景象,尤其是那么多的珍惜瑰宝,使我眼花缭乱"。</p><p class="ql-block">  而且他给陆军大臣的信中也称赞地写道:"难以计数的壮丽豪华建筑,一座连着一座,绵延16公里之远。(他指的是涵盖香山,玉泉山,清漪园等三山五园在内的皇家园林)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皇帝夏宫。园内有很多的寺塔,里面供奉着各种各样金的银的和铜的巨大神像,比如仅一尊青铜大佛就高达70来英尺。花园内湖泊星罗棋布,一座座白色大理石建筑物,以琉璃瓦盖顶,五颜六色,奕奕生辉。里面有几世纪以来堆藏的各种奇异珍宝,除了这些还有绝妙的田园风光。阁下对我们所看到的这一切,也许仅有个概念而已。"所谓田园风光,是指圆明园内西北角的‘杏花春馆’的建筑以及为教育皇子皇女们的农耕田园)。(未完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