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航天的军迷们,有兴趣就去观摩这一场超震撼的科技盛宴,一起逐梦星空。

老宋

<p class="ql-block">3月29日,2025中国(重庆)航空航天国防科技展在南坪会展中心开幕,为期40天的展览将展出500余件“大国重器”,为广大市民带来科技感与工业美学结合的全新体验。</p> <p class="ql-block">‌首次展出国之瑰宝‌:包括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月面国旗、“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水”三大珍贵展品,均为重庆首展。国内最大可进入式长征火箭发射模拟场景,以及“陆、海、空、天”全谱系国防装备科普内容。</p> <p class="ql-block">1931年,中央红军官田兵工厂的诞生,开启了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人民军工历经烽火硝烟中浴血奋斗、新中国建立后艰苦创业、改革开放以来创新突破,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向强,由战地兵工发展成为覆盖核、航天、航空、船舶、兵器、军事电子以及军品配套等行业领域的独立完整的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国防科技工业贯彻总体<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24px; font-weight: 700;">国家</span>安全观<span style="font-size: var(--n-font-size); color: var(--n-text-color);">,以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为目标,以军工核心能力建设为抓手,推动武器装备实现跨越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人民军工秉承把一切献给党的初心使命,顽强拼搏,无私奉献,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为支撑国防军队建设、推动科学技术进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国家安全建立了不朽功勋,傲然挺起了中华民族的脊梁。</span></p> <p class="ql-block">在经过漫长的冷兵器时代和洋务运动的求存图强后,历史的脚步走到了二十世纪。1931年,从江西兴国官田村那一声脆响开始,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军工淬火而生,波澜壮阔的人民军工史由此拉开帷幕。在艰苦卓绝的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p><p class="ql-block">战争中,人民军工筚路蓝缕,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顽强成长,在炮火硝烟中奋楫沙场,为人民军队修枪造炮、制造弹药,遂行保障,为战争胜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军火供应,在创建新中国的革命史上,“战地军工”功勋卓著,彪炳史册。</p> <p class="ql-block">轻武器是单人或小组携行使用的武器,主要包括枪械和榴弹武器两大类。具有重量轻、体积小、使用方便的特点,是军队中装备数量最多的武器,在现代战争中仍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展厅划分为枪械、榴弹武器、未来单兵装备三个主题单元,重点展示中国轻武器在新时期的新发展,侧重展示枪械和榴弹武器的技术原理。</p> <p class="ql-block">从火门枪到自动枪</p><p class="ql-block">枪械一利用火药燃气能量发射弹丸的手持管形射击武器,发端于中国宋代突火枪和元代火铳。14世纪传入欧洲后,人火门,火绳枪,燧发枪,击发枪,后装枪,发展到19世纪末的自动枪,历经500余年。</p> <p class="ql-block">1946年3月1日,人民解放军创办的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成立,为新中国人民空军的创立培育了早期飞行人才。</p><p class="ql-block">2013年4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同全国劳动模范代表座谈时指出:在革命战争年代。“边区工人一面旗帜”赵占魁、“兵工事业开拓者”吴运铎、</p><p class="ql-block">“新劳动运动旗手”甄荣典等劳动模范,以“新的劳动态度对待新的劳动”</p><p class="ql-block">全力支援前线斗争,带动群众投身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事业。</p> <p class="ql-block">打破封锁【两弹一星一横空出世】</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封锁吧,封锁十年八年,中国的一切问题都解决了。”</span></p><p class="ql-block">现在重新学习毛主席的豪言壮语,不但感觉到充满自信的人民领袖的豪气、霸气和骨气,更显示出毛主席充满科学的精准预言。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越是美国和西方封锁的,越能激发起中国人民的不服输的志气,越能突破敌人的封锁,克服重重困难,掌握核心技术,取得巨大成功。</p> <p class="ql-block">1955年1月15日:毛泽东主持召开中共中央书记处扩大会议,讨论并决定建设原子能工业,毛泽东就此作了重要讲话。李四光、刘杰、钱三强列席了会议。 毛主席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毅然作出了发展原子弹、导弹、人造地球突破国防尖端技术的决策。</p> <p class="ql-block">1956年3月,国务院科学规划委员会成立,制定了《1956年-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草案)》,将原子能科学技术列为12项重点任务的第一项。图为毛泽东等中央领导同志接见制定“十二年规划”的科学家。</p> <p class="ql-block">1956年5月,伟大领袖毛主席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说:“我们现在已经比过去强,以后还要比现在强,不但要有更多的飞机和大炮,而且还要有原子弹。在今天的世界上,我们要不受人家欺负,就不能没有这个东西。</p> <p class="ql-block">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时间是‌1964年10月16日‌。这一历史性事件发生在新疆罗布泊的核试验基地,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法国之后,世界上第五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我国第一颗空投原子弹,是利用铺235或钚239等重原子核裂变反应,晚时释放出巨大能量的核武器,亦称裂查弹。1965年5月14日,马兰核试验基地,我国第一预空投原子弹A2923由轰-6投放试爆成功,这是中国核武器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标志着中国不仅拥有核武器,还具备了实际投掷能力,为构建完整的“三位一休”核打击体系真定了基础。</p><p class="ql-block"> △ △ △</p><p class="ql-block">中国第一颗氢弹于‌1967年6月17日上午8时20分‌在新疆罗布泊上空成功爆炸。这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成为继美国、苏联、英国之后,第四个同时拥有原子弹与氢弹的国家。‌从第一频原子弹到第一新氢弹,中国仅用了2年8个月,创造了世界最快的氢弹研制速度。后来中国进一步研发了小型化氢弹,井播载到东风系列导弹,实现了陆基、海基模打击能力。</p> <p class="ql-block">两弹一星功勋人物名单包括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和郭永怀。‌</p> <p class="ql-block">要立足于自己搞科学研究,自己设计出好的飞机,好的海军装备和陆军装备。一邓小平</p><p class="ql-block">保军为本实现突破突出三抓八十年代初期,国防科技工业坚持保军为本,组织各方面力量重点抓好洲际导弹、潜地导弹和通信卫星等为代表的武器和装备的研制,实现了我国国防科</p><p class="ql-block">技新的突破,为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安全环境。</p> <p class="ql-block">加强对军事前沿技术和新概念武器技术的预先研究,注重技术创新,争取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技术和装备,锻造我军信息化作战的“杀手锏”。——江泽民。</p> <p class="ql-block">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胡锦涛</p><p class="ql-block">北斗卫星导航系统1994年正式立项,历经三代卫星的研发,从无到有,摆脱了受制于人的困境。</p><p class="ql-block">2006年,国家决定实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组织实施16个重大科技专项和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其中,国防科技工业牵头组织或参与的有9项。</p> <p class="ql-block"><font color="#ff0000"><span style="font-size: 24px;"><b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b></span></font>对国际科技工业高度重视,对国防科技工业系统作出重要批示,指出为行业发展及国防科技工业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p><p class="ql-block">强国必须强军,军强才能国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快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提出了明确要求,引领人民军队现代化在波澜壮阔的强军实践中大步迈进。</p><p class="ql-block">优化国防科技工业体系和布局,加强国防科技工业能力建设。</p><p class="ql-block">(党的二十大报告)</p><p class="ql-block">2015年1月15日,习近平在我国核工业创建60周年之际作出指示“核工业是高科技战略产业,是国家安全重要基石。”</p><p class="ql-block">探索浩瀚宇宙,发展航天事业,建设航天强国,是我们不懈追求的航天梦。</p><p class="ql-block">航天航空</p><p class="ql-block">2018年10月20日,习近平对国产大型水陆两栖飞船AG600水上首飞成功的贺电中指出:“希望各有关方面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继续为实现成功的贺电中指出: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中俄核能合作项目开工仪式。</p> <p class="ql-block">青少年科普区的设置对青少年的科学素养和创新能力有着积极的影响。通过近距离接触和体验高科技装备和尖端技术,青少年可以激发对科技创新的兴趣和梦想,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实践能力。此外,与航空航天领域重磅嘉宾的互动和交流,也能为他们提供宝贵的学习和成长机会‌。</p> <p class="ql-block">中国航天通过自主创新与技术突破,在载人登月、空间站运营、运载火箭多样性等领域实现跨越式发展,并积极推动国际合作,为全球航天事业注入新动能。未来计划包括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2025年)和载人登月任务。</p> <p class="ql-block">中国航天英雄名单</p><p class="ql-block">中国航天英雄包括杨利伟、费俊龙、聂海胜、翟志刚、刘伯明、景海鹏、刘旺、张晓光、陈冬、刘洋……</p> <p class="ql-block">月壤采集的时间主要集中在以下两个任务中:‌‌</p><p class="ql-block">‌嫦娥六号任务‌</p><p class="ql-block">2024年6月,嫦娥六号探测器成功实施了月背采样任务,取回了1935.3克月壤样品。这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月球背面采集样本并返回地球的壮举。</p><p class="ql-block">‌嫦娥五号任务‌</p><p class="ql-block">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号采集了1731克月壤并成功返回地球。这一任务标志着中国首次实现月球采样返回。</p><p class="ql-block">以上两次任务分别代表了不同时间段的月壤采集活动,其中嫦娥六号的任务时间更接近当前时间(2025年3月23日)。</p> <p class="ql-block">本次展览首次实现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月面国旗、“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水”三大国之瑰宝在重庆展出。</p> <p class="ql-block">月球样品研究成果</p><p class="ql-block">2021年10月19日,中国科学院发布嫦娥五号月球科研样品,最新研究成果,多项突破性进展给出了对月球演化的全新认识。</p><p class="ql-block">研究发现, 嫦娥五号月球样品为一类新的月海玄武岩,不同于美国和苏联采样任务返回的月球样品。科研人员对嫦娥五号月球样品玄武岩岩屑中50余颗富铀矿物进行分析,确定玄武岩形成年龄为20.30±0.04亿年,表明月球直到20亿年前仍存在岩浆活动,比以往月球样品限定的岩浆活动延长了约8亿年。</p><p class="ql-block">2022年9月9日,国家航天局、国家原子能机构联合发布嫦娥五号最新科学成果:中国科学家首次在月球上发现的新矿物,被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p> <p class="ql-block">中国的嫦娥系列探测器是探月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共有六号,分别是嫦娥一号、嫦娥二号、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嫦娥五号和嫦娥六号。</p> <p class="ql-block">航天空间站,又称太空站或轨道站,是一种在近地轨道长时间运行的载人航天器。它能够支持多名航天员长期在轨生活和工作,具备开展空间科学实验、技术试验和综合开发利用太空资源的能力。空间站通常分为单模块空间站和多模块空间站两种类型。单模块空间站可由航天运载器一次发射入轨,而多模块空间站则需要分批发射各模块并在太空中组装而成。</p> <p class="ql-block">截至2025年,中国已经成功发射了‌神舟一号到神舟十九号‌共19艘载人飞船。神舟系列飞船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志着中国在载人航天技术领域的持续突破与发展。</p> <p class="ql-block">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进步,航天空间站将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与运营经验将为全球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宝贵参考。未来,空间站将成为人类探索宇宙、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的重要平台,为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和发展作出更大贡献。</p> <p class="ql-block">我就想要来排这个队,走进舱内开开眼界、饱个眼福。</p> <p class="ql-block">长征系列运载火箭是中国自行研制的航天运载工具,自1970年首次发射以来,已经发展出多个型号。</p> <p class="ql-block">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目前共有20种型号,包括退役、在役、在研和论证中的型号,涵盖从近地轨道到深空探测的多任务需求。</p> <p class="ql-block">神舟飞船逐回舱</p><p class="ql-block">返回舱是中国航天员往返大空的交通工具,当航天员们在太空中完成任务后,就乘坐返回舱回到地球。返回舱外部涂有特殊的烧蚀材料,这些材料能够在高温下保护返回舱,通过热解、熔化蒸发等方式散热,抵御再!入时的高温,确保舱体内部航天员的安全;内部配备有座椅与缓冲系统,能够吸收着陆时的冲击,通过开伞减速和反推发动机实现软着陆,从而进一步保护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此外,返回舱还有自主导航与再入控制能力,可以实现精准降落在中国内陆草原,避免偏离目标区域。</p> <p class="ql-block">神舟船降落伞是返回舱再入地球大气层后,减速并确保航天员关键着陆的关键组件。返回舱一共配备三顶降落傘:引导伞、减速伞和主降落伞。主降落伞采用环帆伞结构,在返回舱距离地面6KM的高度展开,其展开后面积达1200平方米,可将返回舱速度降低至7m/s,是目前中国航天器使用的最大降落伞。整个降落伞远看像一块整布,实际上由多块帆形小布像鱼鳞一样链接而成,伞冠上留有多个环状通风口,伞面由多孔透气材料制成,经过防灼处理,布与布之间留有缝隙,因此设计被称为“环帆伞”。</p> <p class="ql-block">舱内航天服是航天员的“生命最后防线”,而舱外航天服则是“穿在身上的小型飞船”,两者在功能、结构和防护能力上各有侧重,共同保障航天员的安全与任务成功。</p> <p class="ql-block">‌空间核心舱‌是空间站的重要组成部分,通常被称为“核心舱”或“母舱”。它是空间站的管理和控制中心,负责整个空间站的统一控制和协调工作。</p><p class="ql-block">中国空间站的核心舱名为“天和”,是中国自主研制的规模最大、系统最复杂的航天器。天和核心舱于2021年4月29日成功发射,标志着中国空间站建设进入实质阶段‌‌。</p> <p class="ql-block">天和核心舱不仅支持航天员长期驻留和开展空间科学实验,还具备多种能力,如交会对接、转位与停泊、长期驻留、航天员出舱等‌‌。它与中国空间站的其他部分共同构成了一个复杂的太空实验室,为科学研究和技术试验提供了重要平台‌‌。</p> <p class="ql-block">辽宁舰代号001型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隶下一艘可以搭载固定翼飞机航空母舰,前身为苏联库兹涅佐夫”级航母二号“瓦良格”号。它于1985年开工建造,但由于苏关解体,1992年建造停工,1998年被乌克兰以废旧军舰身份拍卖。1999年,中国一家公司以建造“海上赌场”为由,购实”“瓦良格”号,于2002年拖回中国大连港。2005年启动改造造计划:2012年9月25日,这巨舰正式入列中国海军,命名为“辽宁舰”,舷号16,结束了中国没有航母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辽宁舰全长304米,宽70.5米,标准排水量57000吨,满载排水量67500吨。采用滑跃式起飞甲板,配备4道飞机降落阻拦索和1道应急阻拦网。</p><p class="ql-block">动力系统为4台蒸汽轮机,总功率20万马力,最高航速可达32节。</p><p class="ql-block">‌配备3套24联装海红旗-10近程防空导弹发射装置、3套1130型30毫米近防炮、12管300毫米反潜火箭发射器等。舰载机包括24架歼-15舰载战斗机和12架各型直升机,如直-9、直-8、卡-28等。</p> <p class="ql-block">辽宁舰的服役标志着中国跻身世界航母俱乐部,实现了从无到有的突破。其主要用于科研、实验和训练,为中国后续航母的建造和运用积累了宝贵经验。辽宁舰常与驱逐舰、护卫舰等组成航母战斗群,如051C型防空驱逐舰沈阳号和石家庄号、054A型护卫舰烟台号和潍坊号等。自服役以来,辽宁舰多次参与远海训练和演习,如2013年南海综合演练和2021年台湾周边海域训练等。辽宁舰的服役不仅提升了中国海军的综合作战能力,也为中国走向深蓝奠定了重要基础。</p> <p class="ql-block">导弹发射车是集运输、起竖和发射功能于一体的特种军用车辆,属于机动武器系统的核心地面装备。其核心功能包括运载导弹至发射点、完成状态转换、实施发射前检查及信息装定,最终按指令发射导弹。‌</p> <p class="ql-block">‌我军装备的坦克装甲车种类繁多。</p><p class="ql-block">这些坦克和装甲车在我军的现代化建设和作战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升了部队的机动性和战斗力。</p> <p class="ql-block">车载装备涵盖安全、应急、舒适和实用等多个方面,装备可根据各种需求和驾驶环境灵活选择,确保行车安全与舒适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99A坦克由中国北方工业公司研制,主要装备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是99式坦克的升级版本,有“陆战之王”的美誉。在机动性方面,99A坦克装载了1500马力的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在公路上时速最高可达80公里/小时,越野条件下也能跑到50公里/小时。武器系统方雨,99A坦克配备了一门125毫米滑膛炮、一挺同轴机枪、一挺防空机枪,此外还安装有轴机枪和防空狙击枪,专门用来对付无人机等小型目标。不仅能在地面战场上大展拳脚,还能应对来自空中的威胁。</p> <p class="ql-block">空军荣耀,<span style="font-size:18px;">翱翔蓝天,不畏艰险,忠城卫国。</span>加快建设一支空天一体、攻防兼备的强大人民空军,为实现中国梦、强军梦提供坚强力量的支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歼-10,代号:猛龙,由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设计制造,是中国自主研制的第一款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多用途、全天候的第三代战斗机。机头呈圆锥形,背部有进气道,整体外形简洁,机身表面光滑,有利于减少飞行阻力和雷达反射面积。机身装备的无源相控阵列雷达可以帮助歼10同时追踪多个目标,还能和中国空军最新的导弹进行配合。目前歼-10分为歼-10A、歼-10S、歼-10B、歼10-C四个系列,其中歼-10CE已经出口巴基斯坦,未来可能出口更多国家。</p> <p class="ql-block">歼-20</p><p class="ql-block">成都飞机工业集团设计制造,是中国自主研制的一势具备高隐身性、高态</p><p class="ql-block">知、高机动性等能力的第五代双发重型隐形制空战斗机,主要担负中国空军对空、对海的主权维护任务。2011年1月11日,歼-20在成都首飞:2017年,歼-20正式在中国空军列装,成为世界上第二款正式服役的隐身战斗机。歼-20配备两台国产涡扇-15矢量推力发动机,:最快时速可达</p><p class="ql-block">3100km/h。机身采用全新隐身材料,可以吸收不同频率的雷达波,达到在空中完美“隐身”。</p> <p class="ql-block">我军目前主要的武装直升机型号包括武直-19、武直-10和直-20T‌。</p><p class="ql-block">未来,我军还在研发武直-21这一重型武装直升机,其设计大量借鉴了直-20的技术,旨在提升跨海作战能力和执行高强度作战任务‌。</p> <p class="ql-block">‌参观2025年南坪会展中心的科技兴国逐梦星空展览,可以带来多方面的收获和体验。‌</p><p class="ql-block">展览展示了丰富的展品,包括嫦娥五号月壤样品、月面国旗和马里亚纳海沟深海水等珍贵展品,这些展品首次在重庆展出,对于航空航天迷来说具有极大的吸引力‌。</p><p class="ql-block">展览不仅展示了科技成就,还注重科普和教育。通过“科技兴国·逐梦星空”的主题,展览旨在通过沉浸式科普教育矩阵,激发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为国家培养更多的科技人才‌。例如,展览中设有“58米火箭”展示区,观众可以近距离感受国内最大的可进入式长征火箭,这种体验在国内尚属首次‌。对于感兴趣的观众来说,这是一个不可错过的科技盛宴‌。</p> <p class="ql-block">展望;90余年来,人民军工走过了干山万水,未来仍需跋山涉水。站在两个100年的历史交汇点,国防科技工业将以习近平强军思想为指导,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落实总体<span style="color: rgb(255, 0, 0); font-size: 24px; font-weight: 700;">国家</span>安全观<span style="font-size: var(--n-font-size); color: var(--n-text-color);">,锚定“建设中国特色先进国防科技工业体系”目标,按照“军民结合、平战结合、军品优先、创新驱动、自主可控”方针,以优化布局为主线,提升创新和制造能力,打好军事斗争准备保障、关键核心技术、产业链供应链升级三大攻坚战,为二0三五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页把人民军队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提供更加强有力的支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