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善良的网约车师傅

丘山雨田

<p class="ql-block">今日前往国会办事,单位虽有车辆,但因驾驶技术不够娴熟,不敢贸然驾驶,无奈之下,只好选择网约车出行。幸运的是,这次行程让我结识了一位来自河北保定的阳光老乡——网约车司机董海龙。</p> <p class="ql-block">董海龙,1984年生人,来自河北保定太行山区,高中肄业。家中兄弟二人,排行老二。他家承包了一片为期70年的荒山,如今已成了养牛养羊、散养鸡的理想之地。他的父辈以贩牛为生,然而一次从内蒙贩牛至内地途中,牛群不幸全部死亡,导致家庭负债累累,董海龙也因此在高一时辍学,来到北京打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自述数学成绩优异,擅长算账,深得一位经营生活用品批发的家乡老板赏识。然而,由于当时不会开车,成为了职业发展的瓶颈,老板也因此未给他涨工资。后来,他慢慢攒下了一些钱,租了柜台自己经营,尽管前两年并未赚到钱,但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积累了一些财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QQ上,他结识了一位来自北京通州的女孩,她是家中独女,父亲是复转军人,现已退休。谈及恋爱时,岳父并未多言,表示女儿愿意就好,嫁鸡随鸡。然而,岳母却百般反对。初次拜访岳母家时,岳父递给他一支中华烟,他毫不客气地接过便抽。他坦言自己既抽烟又喝酒,认为这是生意场上不可避免的应酬。</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海龙回忆起当时岳母小声嘟囔“个子没有烟高,还抽烟”,这让他感到十分尴尬与自尊受损。尽管如此,他与女孩的感情并未因此受阻。第一次两人一同前往上海游玩时,他准备了两千块钱,而女孩却带来了两万。他们玩了一个月并同居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回到北京后,岳母依然坚决反对,没收了女儿的手机,将其“关禁闭”,试图阻止他们联系。然而,年轻人的逆反心理让他们更加坚定地走在一起。后来,岳母发现女儿怀孕了,便不再言语。他们的结合简单而朴素,女孩并未索要彩礼。过年时,董海龙将女孩带回河北保定老家,女孩改口叫爸妈,他的父母给了新媳妇两万块钱的改口红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称赞董海龙能干,如今博士毕业在北京找工作、找对象都面临巨大压力。他提到自己住老婆家的拆迁的回迁房子,有一儿一女,孩子随母都是北京市户口,儿子上初中,女儿上小学。他更偏爱女儿,认为她泼辣胆大,而儿子则儒雅随和且胆小。</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萍水相逢,对于随意的赞美,董海龙并不以为然。他说,这一切都是他积善积德换来的。我问他如何做好事积善?由于乘车时间有限,他只够讲述三件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件事,帮助尼泊尔姑娘打车。在北京朝阳火车站,尚未开通地铁时,一位外国姑娘出站后叫了他的网约车,但说不清目的地。他花了半个小时才找到尼泊尔姑娘的住处。她说旁边的出租车不打表,一口价一百元,而他坚持打表计价,仅收50元。对于发展中国家的尼泊尔来说,这半个车价并非小数目,黑姑娘十分感激,加了微信,表示回国后会寄礼物给他,但他并未提供具体地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高度赞扬他的行为,认为这是充满正能量的好事,不仅在国内是善举,也维护了国家形象,属于爱国行为,值得褒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件事,他提到一次遇到一位老妇人在垃圾桶旁用破布包扎伤口,可能是翻垃圾时不慎被玻璃扎破,流血很多。他不忍心,将老妇人拉到附近卫生院,挂号、消毒、包扎,花费了十几块钱,但他并未向老人家索要费用,最后还免费将老人送回家。我问他是否担心老人讹诈,他回答说不怕,好人会有好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件事,同样是在北京朝阳站,从高铁站到地铁站有一段上坡路,他每次路过时,看到有人拉行李箱上坡吃力,都会停下来帮忙,免费捎一段。这却得罪了附近拉活儿的黑司机,以至于现在他都不敢在朝阳站接活儿。</p><p class="ql-block">这件事我不好评价。</p><p class="ql-block">他说现在丈母娘可喜欢他了,他回家就给丈母家干活,每次回河北老家都带些羊肉和鸡肉回来,都是绿色食品,女儿可喜欢回老家骑马了,爷爷专门给讲北京普通话的小孙女配了小马鞍,女儿可喜欢了。儿子不敢骑马。。。</p><p class="ql-block">很幸福很爱聊天的小伙子,路途中他给说我在这里充电便宜,到那个酒店一层上厕所,环境好,在大厅沙发上休息等充电等。。。</p><p class="ql-block">小伙子说他有时候做好事善事会得罪一部分人,会被人误解,觉得委屈。我劝到,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救急不救穷,做好事也要讲究原则和策略,好心有时会办坏事,你认为是好事,人家角度出发点不一样,对别人对结果来说就是坏事,拔苗助长的人主观愿望一定是想办好事。这也是辩证法,小伙子有些迷茫不太理解。。。</p><p class="ql-block">最后,我引用曾国藩的名言“积善之家必有余庆”,告诉他,他的两个孩子会是他行善积德的福报,将来一定会健康成长。他不知道曾国藩是谁,还以为是抵抗八国联军或甲午中日战争的人物,可见他读书不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从后座仔细端详了董海龙,他长得并不帅气,皮肤黑油细腻,身体结实,爱笑,爱笑的人运气不会差。临下车前,我留了他的微信,说了些祝福的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办完公事后,在回单位的路上,我用微信转发了“干妈也是娘”,我的记实散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海龙没有打字,而是给我留了语音,说他中午吃饭休息时,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完了文章,干妈的形象在他心中栩栩如生,感动得他泪流满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董海龙平时不喜欢读书,但这次坚持看完了我的文章,这也是一种缘分。最后,祝愿这位心底善良、坚持自我的河北小老乡一生好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