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作者/许村</p><p class="ql-block">摄影/许村</p> <p class="ql-block"> 2005年,惠丰电视台为了拍摄一部反映黄崖洞兵工厂光荣传统的专题片《黄崖洞的回声》,我们以台里最强阵容组成一个摄制组,前往黎城黄崖洞兵工厂旧址采访拍摄。</p><p class="ql-block"> 那天的摄制组由巩育强摄像,冯惠文开车,我做编导,一行三人先去了黎城县下赤峪,经过询问老乡引导,我们见到了曾经担任过下赤峪村干部、长期在黄崖洞烈士陵园守墓人的张书祥。</p><p class="ql-block"> 那天上午,我们走进张书祥家里的小屋时,老人正躺在炕上,听说我们来采访黄崖洞兵工厂的往事时,老人一时间很激动,他操着浓浓的乡音断断续续的给我们讲述了一些他抗日战争时期在黄崖洞兵工厂帮助工作和黄崖洞兵工厂1943年全部从水窑山撤走后就在黄崖洞烈士陵园守墓的片断。由于老人年事已高,身体有恙,没法多说话,所以我们也是了解了一下就离开了。很可惜的是当时并没有开拍,留下摄像的资料。而那次的采访之后,我们就再没有见到老人了。</p><p class="ql-block"> 其实,从1989年开始,我每次去黄崖洞,只要到了烈士陵园就会见到守墓人张书祥,老人家每次都会问,你是惠丰厂的?牛厂长好吧?麻烦你给牛厂长捎个话,就说是张书祥叫他回家看看。牛厂长就是原惠丰厂牛焕才厂长,抗战时期牛厂长是在八路军高平修械所参加革命,1938年9月合并到榆社韩庄总部修械所,1939年6月在黄崖洞兵工厂担任过领工,上世纪60、70年代在惠丰厂(红星厂)担任副厂长、厂长、厂革命委员会主任、顾问。从那之后,我就算记住了黄崖洞烈士陵园守墓人的名字——张书祥。</p><p class="ql-block"> 2004年8月,我带着牛国斌、王浩小冯一行再次去黄崖洞展览馆去布展,而且是从此开始了与华贤土先生的友情,此是后话,在此不表。</p><p class="ql-block"> 盛夏时节,黄崖洞山区一片葱茏。我们一行人拾阶而上,从翁圪廊进去一线天,过了崔振芳小英雄曾经据守的工事和吊桥,高山公园的潺潺流水,花团锦簇,令人应接不暇。站在三岔口,抬头望远北方可见板山和黄崖洞,左手一指却是水窑山谷的水流声声,最远的地方可以约见水窑军工亭。而身边的高耸独峰上可以望到的是镇倭塔。</p><p class="ql-block"> 我们来不及更细的欣赏一下黄崖洞的盛景,快步走上山去,不一会儿就到了烈士陵园,当我们找寻工作人员时,一个年轻人走了出来,待我们说明来意后,小伙子随即便把展览馆的大门打开,让我们进去,交谈中方知此年轻人就是张书祥老人家的儿子,与他一起在这里值班的还有他的爱人。他说,父亲走的时候叫我要接好守墓人的班,因为这里安葬的都是黄崖洞保卫战牺牲的八路军烈士。这时候,我才知道张书祥老人家已经离世,去与他守了几十年烈士墓的战友们团聚了。</p><p class="ql-block"> 转年间再去我就认识了现在的黄崖洞守墓人老赵。</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清明节,我收到了黎城老牛发给我的一个帖子,我看到是纪念黄崖洞烈士陵园守墓人张书祥老人的,于是便把我认识的张书祥印象也略写几笔留作纪念。</p><p class="ql-block"> 【2025年4月4日清明节】</p> <p class="ql-block">黄崖洞烈士陵园守墓人——张书祥</p><p class="ql-block">作者/老牛(黎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张书祥,祖籍武乡洪水镇东庄村人,因民国末年武乡一带闹饥荒,他爷爷带着全家人逃荒,搬到黄崖洞罗匡落了户,用石头垒墙,小石片苫.顶,在罗匡沟开出垦地10多亩地,解决了温饱问题。1939年黄崖洞水腰山兵工厂成立时,他已经16岁,经常到兵工厂帮忙。(1942年加入共产党),是下赤峪村老支委干部。1941年保卫战开始,因为熟悉地形他带着村里民兵帮助送伤员,埋机器。他到横通栈时发现棉花库被点燃了一层,因年令小,不懂,就挖开全部烧了,事后又跑到水腰山给厂领导讲明情况,是怕被敌人取走。他的这次行动,被民兵申三孩发现,申三孩见人就讲,说张书祥是汉奸,点了棉花库,所以村里的人们骂了他一辈子,大家都不知道,因为张书祥点棉花库,当时还受到兵工厂领导和守卫部队领导的表扬,还说他觉悟高,许多回访的老领导还提到过此事和当时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从1942年烈士陵园建成就一直守墓到1996年,1945年被分配到西井粮站当站长,白天上班,晚上还住守黄崖洞,1962年全国对农村开展四清运动,查干部,申三孩给工作组讲张书祥给兵工厂烧了棉花棉库,然后被下放回家。1985年康克清,蒲安修,刘志兰回访黄崖洞,巧遇张书祥,张书祥见到三人后讲述了朱德、彭德怀、左权选址兵工厂的实际情况,村民岳青岩也到在三人跟前,讲还给他们喂过马,在他家吃过一顿饭。张书香带三人上黄崖洞内看了看,到将军屋时只见三人睹屋思情,奉献了花圈,刘志兰哭成个泪人,经大家劝解才停了下来,而后又转到水腰山,一路走来刘志兰是以泪洗面,张书祥讲了水腰山兵工厂在生产过程中三位老总多次视察兵工厂,兵工厂被朱、彭老总视为掌上明珠,左权被誉为兵工之父,下山时又讲了板山三壮士,中心工事的十二勇士,小战士崔振芳的英雄事迹。又把自己的遭遇给三人讲了讲,到在下赤峪村戏台院客厅康克清给陪同他们的黎城县委书记、县长讲明情况,这样出过力的老同志应该让原单位给发工资,给予照顾,事后县政府给张书祥平了反,县粮食局开始给发工资,一年领14个月工资,每月三千元,老伴每月领一千元,张书祥在村里是支委干部主管林业,兼大队保管,一直守护黄崖洞,有老干部,老兵工,记者到访,都要找他,因为好多老干部都认识他,他也是守护陵园时间最长的老干部,也是亲身了解兵工厂生产,参加了黄崖洞保卫战的老干部,杨尚昆、刘华清、欧致富、郭林祥、许德厚、张汉英等老干部回访他都陪同过。是个很有名的守墓人。从1985年开始,他和参加过黄崖洞保卫战的民兵连长贾文奇,接待过毛主席的外甥孔继宁,朱德的外甥许新扬,彭德怀的侄女彭刚,刘伯承的儿子刘太行,左权女儿左太北。特别是长治淮海厂、清华厂、惠丰厂、长钢,南京晨光机械厂的老干部,老兵工带新工人回访黄崖洞,都是他主管接待。他还接待过许多新闻记者、电视台记者、作家,因为张书祥参过兵工厂的建设和黄崖洞保卫战,守护烈士陵园时间最长,成了一位很有名望的知名人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