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无奈之中,死的别无选择

张红超医生行医记

<p class="ql-block">2025的清明,黎明时分,小长假的开始。打开微信,无数关于清明描述和哀思。而我只能再次遗憾的文记此刻的心情,以表对父亲的思念。</p><p class="ql-block">小时候跟着父亲上坟,纪念的是列祖列宗,像一种教育活动。而如今,每当清明对先辈的纪念己成附加,目的越来越单纯,就是到父亲的坟上看看。所以,也越来越不受时间空间、风俗民情的限制。</p><p class="ql-block">随便街头烧个纸、随便大清早绕道去坟头祭奠,在别人的眼里是孝道,在我的心里仅仅是一个可靠的去处。我曾幻想儿孙、兄妹结队去扫墓,可现实中,不仅仅孩子们做不到,连我自己都做不到,幸亏有退休的大哥,可以按时给坟头挂纸,否则,可能己遭人耻笑已久。</p><p class="ql-block">怀念父亲,除了他对子女无私的爱、一生默默的努力本份,找不出他比别人更伟大之处。留下无限的痛就是走的太早,我们永远失去了全家福的完整。改变了我后半生生存的心境,尽早背负着向死而生的态度。</p><p class="ql-block">父亲的离去,让我明白死亡的随机性。它与善恶因果、风水生辰、贫富地位、医疗条件都没有太大的关系,似乎世界之外有一个推手在无情的把控一切,没有任何道理可讲,生于无奈之中,死的别无选择。所以,一旦看透生死,生的意义就是尽力而为。</p><p class="ql-block">“尽力为之”,言轻意重。不去强求,却又追求意义,努力珍惜,而又不失方向。时光勿勿,总有花不逢时、话不投机、贵不识君。 固然,淡定和坚持非常美丽,而做到这一切却包含着极大的痛苦和孤独。在人生道路上,拼搏、拼命的人多的是,但是慧眼并不是人人有之。因此人生有多少的不如愿,只有自己知道。又有多少道理,明白之后己经为时己晚。</p><p class="ql-block">人生总是苦乐相伴,遇苦需要爱的延续、遇乐需要真正能懂。然而,人最大的特点就是不能长久。因爱生恨、因恩生怨的事情比比皆是,唯有失去的事情似乎才能永远定格。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伟大的人可以让自己的灵魂永远依靠。所以,人生苦旅总是在无意中寻找安慰。对多数人来讲,清明不仅仅是责任,而是另一种宽慰。</p><p class="ql-block">父亲刚走的时候,我伤感的是父亲孤单的阴间之路,我困扰的是他曾经的家、愿望能不能平安继续。25年的时光淡化了悲痛,却从来不能淡化他的音容。一周之前,竟然梦到工作餐中有一圆饼,有一肉饼,我到处找他来卷饼吃,突然醒来发现又错过了回家扫墓的计划……几分内疚和无奈涌堵心头。</p><p class="ql-block">人必须无奈地为着一个世界无意的目标向前奔,没有放弃的理由、没有成功的把握,不断的崩溃、不断的爬坡,感恩唤醒生之激情的力量,怀揣在心,温暖自己。每个人都是世界上的孤儿,需要携手、需要珍惜、需要坚持、需要回望。慢慢的老去,变成别人的清明对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