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衔接 我们在行动

🍀

<h3>  本期,我们主要围绕幼小衔接工作进行分享。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幼小衔接?<br><br></h3> <h3>“幼小衔接”是幼儿从幼儿园向小学过渡之间的衔接,是幼儿结束以游戏为主的学龄前生活,走上以学习为主的正规学习生活的过渡。<br><br><br>幼小衔接它衔接的是长期的过程,衔接的也是身心、生活、学习、社会四方面的准备,从而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br><br><br>我们是怎么做的?<br><br>根据大班幼儿即将进入小学的特殊需要,围绕社会交往、自我调控、规则意识、专注坚持等进入小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我们制定了幼小衔接方案。旨在通过一系列活动,实施有针对性的入学准备教育,同时,帮助家长树立科学幼小衔接理念,形成教育合力。让幼儿在欢笑与挑战中积蓄力量,满怀期待与勇气,迈向人生的新阶段!<br><br><br></h3> <h3>  1.教育教学活动。将四个方面的内容融入到我们日常的五大领域教育教学活动,帮助孩子们做好入学准备。同时,我们围绕四个方面整理了相应的绘本故事。例如《大卫上学去》《课间十分钟》《在教室里说错了,没关系》《时钟王国》《迟到的理由》等 等。通过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直观感受小学里的“趣事”,产生向往小学生活的情感;初步了解,在小学遇到的一些问题,我们应该怎么做;怎么去和伙伴交往;课间十分钟我们要做什么等等。<br><br>2.区域活动是孩子们的欢乐天地。<br>在建构区,充分发挥他们探究的主动性、积极性。幼儿在与材料互动的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主动探究,不断尝试新的玩法。在建构中不仅有独立的思考,也有与同伴的合作和协商,表现出良好的学习品质,诸如好奇、专注、坚持性、有清晰的目标意识等。同时孩子们也获得了多方面知识经验,如方位、平衡、对称等。<br>在美工区,他们握笔涂鸦、剪纸创作、编织、晕染,小肌肉得到了充分锻炼;<br>在益智区,动手动脑,大胆创作,想象力、手眼协调能力得到发展。<br>在语言区,拼拼摆摆、试着“写一写”,找字、自制连环画、我来讲故事,孩子们的前书写、倾听能力、专注力、语言表达能力等得到发展。<br><br>3.有趣的体育游戏有利于提高幼儿适应环境、抵御疾病的能力,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幼儿,合作和竞争意识、交往能力等都会有所提高。孩子们在自由、自主的游戏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互动中学习经验与技能,获得发展。<br><br>4.本学期,我们新增入园签到。大班幼儿对于时间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幼儿通过对签到表中的时间、日期对应填写,来进一步加深幼儿对于时间的感知。<br><br><br>接下来,我们一起看看孩子们的精彩瞬间吧!</h3> <h3>孩子们入园前,自己向父母了解时间信息。到园后,自己更新时间。这样做可以帮助孩子们树立任务意识,增强孩子们的责任感。</h3> <h3>按数夹豆子。<br>孩子们自己写数字,按着数量进行夹豆子。在游戏中,孩子们可以直观了解10的数量 50的数量 100的数量的大小,同时锻炼孩子们的手部精细动作、专注力。</h3> <h3>孩子们自己从家里带来的零食袋,我们来“写一写”上面的字。<br>生活中认识的字可以激发孩子们前书写的兴趣,也可以帮助孩子们在生活中认识更多的字。<br><br>家长们在家里也可以帮助宝贝认识零食袋上的字、放学路上各种店铺的名字,好朋友的名字等,帮助孩子们认识更多的字。</h3> <h3>我来说一说,我认识的字。</h3> <h3>我们投放了白板笔(写完可以擦除)、白板,孩子们可以不断去尝试,慢慢激发孩子们爱上前书写。</h3> <h3>孩子们可以在报纸上,圈出自己认识的字,与伙伴进行分享。在分享中,大家认识更多的字。</h3> <h3>孩子们也可以用豆子、小棍进行字的拼拼摆摆</h3> <h3>孩子们自己画一画喜欢的人物,动物,事物等,在语言区和伙伴讲故事,锻炼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h3> <h3>用多种形式来“写”我们的姓氏。</h3> <h3>孩子们自由组合,接力数数。<br>现在是1-200。<br><br>大家在家也可以根据宝贝的能力进行练习。正着数 倒着数 ;单数数 、双数数。</h3> <h3>这是我们在益智区投放的材料,大家在家也可以写到本子上进行练习。<br>也可以在网上搜集更多逻辑思维的活动,在家与宝贝进行游戏。</h3> <h3>春天正是郊游的好时候,我们一起走进杏花林,感受春天的气息。</h3> <h3>家长们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要鼓励孩子积极参加户外活动,支持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教会孩子学会正确且熟练地扣扣子、系鞋带、使用筷子;提供画笔、剪刀、小型积塑等工具和材料,支持孩子进行画、剪、折、撕、粘、拼等各种活动,锻炼手部小肌肉动作。<br><br>指导孩子逐步学会分类整理和收纳衣物、图书、玩具、学习用品等。并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孩子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感受时间,逐步树立时间观念,养成守时、不拖沓的好习惯。<br><br><br>家长要自我调节,避免过度干预,保持平常心。</h3> <h3>  幼小衔接“接”的不仅是知识,更是心态、习惯、品质和能力。<br>  <br>  作为老师或家长,我们不仅要关注幼小衔接这一个阶段,更要关注孩子的终身学习和持续发展。只有培养儿童的学习力、坚韧毅力等核心素养,才能让他们在小学乃至未来获得更长远的发展。<br><br>最后,用最后一句话,结束本次的分享。<br><br><br><br>“从幼儿园到小学,不是翻山越岭,不是跳跃大沟深壑,也不是进入天壤之别的生活,而是童年生活的一种自然延伸和过渡。”——虞永平<br><br><br>我们下期见!</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