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五个节气,也是春季的第五个节气,标志着季春时节的正式开始。清明,正值春暖花开的季节,既描绘了自然万物的清新明朗,也象征着气候的清爽宜人。它不仅是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充满着自然之美和人文情怀。</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气温温暖,雨量增多,春风化雨使大地焕发生机,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谚语。</p> <p class="ql-block">清明三候</p><p class="ql-block">一候·桐始华</p><p class="ql-block">桐树开出了白中带粉、粉中带紫的花,一排排桐树,一团团花朵,在微风中飘来阵阵清香,使人感到春天的美好气息。</p><p class="ql-block">二候·田鼠化为鴽</p><p class="ql-block">鴽,指鹌鹑类的小鸟,春天往来于农田间活动,而田鼠却因为天气渐热躲在地底下,由于鴽这种小鸟的花纹和田鼠很像,人们便以为田鼠在清明时节变成了鴽。</p><p class="ql-block">三候·虹始见</p><p class="ql-block">清明节过后,雨量有所增加,空气潮湿度高,时有下雨,遇到明亮阳光照耀,天空中便映射出了七色彩虹,让大地又增添了美丽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清明习俗</p><p class="ql-block">1、扫墓祭祖</p><p class="ql-block">扫墓,是清明节最重要的传统习俗之一,古代人会在这一天前往先人的墓地,进行打扫、除草、修坟、以及献上祭品,如食物、纸钱等,表达对祖先的怀念和敬仰。这个习俗体现了中华民族“敬祖尊宗”的传统美德。</p><p class="ql-block">2、踏青</p><p class="ql-block">踏青,即春游,清明时节,大地回春,到处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人们会趁着春光明媚的天气,走出户外,游赏自然美景,享受春天的气息。</p><p class="ql-block">3、植树</p><p class="ql-block">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是植树的大好时机,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清明就有植树的习惯,人们还把清明节叫做“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p> <p class="ql-block">清明养生</p><p class="ql-block">1、疏肝理气,调和情绪</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随着气温的逐渐升高,人体内的肝气也逐渐达到最旺,此时人们易呈现情绪波动,烦躁易怒的现象,为了调和肝气,我们要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压抑或发怒。可以尝试一些疏肝理气的食物,如芥菜、菠菜、芫荽等,它们能滋养肝脏,调和气血。</p><p class="ql-block">2、科学饮食,提升脾阳</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饮食易清淡为主,多使用温补食物,如荠菜、菠菜、山药、芫荽、香椿、韭菜等,以提升脾阳。同时要减少酸性食物的摄入,多吃甘味食物,以养脾胃。此外,还可以多食用一些具有柔肝养肺功效的食物,如枸杞、西红柿等。</p><p class="ql-block">3、适度运动,强身健体</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阳光明媚,适合进行户外活动,还可以选择一些轻松舒缓的运动,如散步,慢跑,太极拳等,以调和气血,增强体质。这些运动不仅可以促进机体的新陈代谢,还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预防春季疾病的发生。</p><p class="ql-block">4、预防高发疾病,守护健康</p><p class="ql-block">清明时节,由于气候多变,人们容易患上一些春季高发疾病,如感冒、过敏、传染病等,因此我们要注意保暖,避免受凉。同时要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预防疾病传播。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要尽量避免接触过敏原,如花粉、尘螨等,以免引发过敏反应。</p> <p class="ql-block">编辑:常青</p><p class="ql-block">图片: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