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婆媳之间:从忐忑到温暖的人生羁绊</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提及婆媳关系,仿佛是一道难以挣脱的桎梏,世世代代的女性似乎都深陷其中,被一种天然的敌对氛围所笼罩。从祖辈到父辈,从自家兄弟姐妹到亲朋好友,再到同学同事,直至小辈,矛盾冲突一触即发,氛围常常剑拔弩张。</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小时候,听闻诸多婆婆欺压儿媳的事例,那些故事犹如浓重的阴影,让我心生怯意。上初中时,听同学们聊天,有人扬言将来要找个没婆婆的人家,还有人放话这辈子不嫁人。那时年纪尚小,这些话权当耳旁风,毕竟既未亲眼所见,也未曾亲身经历。没有切身体会,自然没有发言权。我向来晚熟,既没有不嫁人的冲动,也没有预测未来的先见之明。然而,身边发生的婆媳纷争,尤其是假期里目睹的那些激烈场景,实在令人胆战心惊。那时的我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无法判断谁对谁错,只是盲目地同情看似弱势的一方,还时不时地去打抱不平,结果常常在毫无道理可讲的纷争中受伤。愤怒、不解,各种情绪错综复杂。后来,在青春的懵懂里,我被“爱情”这个充满迷惑性、难以言喻的东西所俘获,那些曾经听闻的婆媳矛盾、家庭纷争,统统被抛到了九霄云外。那时心里眼里只有爱情,那句“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便是我当时心境的真实写照。在信誓旦旦中,我懵懵懂懂地成家立业,一头扎进了婚姻的围城中,正如人们所说,没进去的人拼了命想进去,进去的人却后悔得想出来。生活与工作的忙碌,经济条件的拮据,所有矛盾冲突的根源其实都来自生活。二人世界很快变成了三口之家,我们70后虽没有遭遇恶毒婆婆的虐待,也没有陷入婆媳大战的僵局,但小两口之间的矛盾却在所难免。于是,夫妻矛盾常常转嫁到婆媳关系上,抱怨也就接踵而至。那时的观念似乎是,你若伤害我,我就伤害你妈。不管有没有理由,有没有冲突,婆媳之间仿佛隔了一层难以穿透的膜,而这,大概就是她儿子给她带来的伤害吧。听到别人的故事,再联想自己的家庭,我不禁思索,问题的症结究竟在哪里?我因住得远,或许也是先生把事情处理得好,没有经历过婆媳之间的激烈冲突。婆婆家有五个儿子,我们排行老四。三十几年前,家里子女多,经济条件不太好,但婆婆很幸运,子女都很争气孝顺,所以她也更有做婆婆的经验,我因此免受了许多婆媳相处的困扰。当然,即便婆婆不刁难,媳妇也不会事事都满意。毕竟每个女人从自己成长的家庭进入另一个陌生的家庭,生活习惯和人文关怀都大相径庭,必然要在诸多矛盾冲突中慢慢磨合。妯娌之间也会私下交流,但好在大家对婆婆都还不错,这个大家庭的家风很正。小时候母亲告诫我们“吃亏人常在”,那时我不明白其中深意,现在想来,这或许就是玄学中的因果轮回吧。我相信善恶到头终有报,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家风家训,真的会伴随人一生。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曾经困扰我的婆媳问题,似乎不再是问题,我的前半生平安度过了婆媳关系的矛盾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时光匆匆,我们的角色发生了彻底转变,从为人媳变成了婆婆。五十几岁的人生,仿佛进入了低谷期,妇女们最头疼的更年期也找上了我。各种毛病接踵而至,父母的离世,孩子的长大成人,这些事搅得我焦虑不安,夜夜无眠,求医问药成了家常便饭。可问题依旧存在,先生想尽办法帮我度过这个难关,但我的身体却像林黛玉一样孱弱,病恹恹的。现在回想起来,那时的病更多是心病。孩子的工作、成家问题,尤其是担心他领回一个不好相处的儿媳,这些担忧一直萦绕在我心头。即便很多问题只是听说,但心里的阴影却挥之不去,我真的很害怕婆媳矛盾。先生一直开导我,说现在的孩子都接受过高等教育,不会有上一辈人那些低俗的矛盾,无非是些吃吃喝喝、干多干少的小事。我们现在不愁吃穿,也没多少活干,哪会有那么多矛盾呢?说实话,我做儿媳妇时,在婆家没什么话语权,也没遇到过什么大事,有先生参与,我也不会干预。我只是害怕娶来一个野蛮的儿媳,毕竟我们只有一个儿子,我只希望他能过得好。之前我一直提醒告诫他找对象的标准范围,后来才发现,婚姻真的全靠缘分,没有什么固定的挑选规则。儿子终于谈恋爱了,当他通知我们见面时,我知道他已经认定了这个女孩。见面时,我只对他们的未来规划发表了建议,没有评价他女朋友的任何事。儿子问我觉得怎么样,我告诉他:“你的选择就是我们的选择,她是和你生活,我们只需要做好我们该做的事。”说来也怪,第一次见儿媳,我没有什么陌生的感觉,好像早就认识一样。她不善言辞,面容和善,我们很有眼缘。但焦虑还是随之而来,我不知道她的家庭背景,不了解她的为人,他们又要在外发展,不在身边,种种无谓的担忧让我的身体状况愈发糟糕。我心想,不管怎样,一定要把孩子的婚礼办好,是死是活听天由命吧。总算在2023年10月为儿子儿媳举办了一场圆满的婚礼,孩子也如愿回到当地工作。那时我的体重降到了成人以来的最低点,办完大事,我松了口气,心想爱怎样就怎样吧,一切交给老天爷。也许是找对了医生,也许是吃对了药,我的身体渐渐好起来了,看来病由心生确实有道理。因为生病忙着看病,我根本没时间去想婆媳矛盾,只想着儿子总算有人陪伴照顾了,心里也就安心了。算起来,我们相识快三年了,经常有同事朋友问我:“你们儿媳怎么怎么样?是不是很会讨好你?”我笑着问为什么要讨好我,他们说:“你那么能给媳妇买东西,家里家外都你们管,她还不讨好你吗?”说实话,如果真有个会拍马屁的儿媳,我会很不适应,因为我既不会溜须拍马,也不喜欢别人对我这样。或许这就是缘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偶尔的不满意肯定会有,但我没听说过,儿子总说媳妇很知足,常说我们对她好,不管真假,听到这些话我心里特别开心,还是想把最好的给他们,也许这也是儿子处理婆媳关系的一种技巧吧。我不会再去要求儿媳怎么样,在我眼里她就是个孩子,或许是因为没有生女儿,我心甘情愿地付出。心里偶尔的怨言,也在先生的引导下烟消云散。或许正是因为有先生和儿子这两个智慧的男人,我们婆媳相处得还算融洽。经历过磨难与病痛,我终于悟出: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你只管善良,老天自会安排。想好事,好事自然来。2024年儿媳怀孕,2025年2月顺利产下健康可爱的宝宝,母子平安!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虽然我的身体还时不时有些不适,但我尽量不给他们压力,只盼他们一家三口平安健康,幸福快乐。我们俩只管付出,不过多干涉他们的生活。因为自己经历过生产的痛苦,所以我很赞同他们剖腹产。听过太多婆媳的月子“仇”,我心里一直很畏惧,所以早早就订了月子会所,避免一些不必要的矛盾。即便如此,现代的育儿方式和我们还是有区别,小摩擦还是会发生。但儿媳从来不会在这些事情上和我们起冲突,她会耐心解释,解释不清楚时就让儿子来和我们沟通。我终于认同了先生的话: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就是不一样,我也彻底明白,她是个智慧的女人。别人的看法和说教不会影响她对我们的态度,这也是我越来越喜欢她的原因,也是她的智慧所在。所以,我觉得自己无偿的付出是值得的,也是幸福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如今,看着小孙子一天天成长,他那稚嫩的小脸犹如春日暖阳,照亮并温暖着我们这个家。尽管我的身体总是状况百出,但我始终积极地调理着。我时常想象着儿媳休完产假返回工作岗位后,我和先生全心全意承担起照顾小孙子的重任的场景。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轻柔地洒进屋子,我们会轻轻将小孙子抱起,逗他开心玩耍。他那奶声奶气的咿呀声,无疑是治愈我一切烦恼的良方,定能将我心中所有的阴霾一扫而空。一想到这些美好的画面,我便满心欢喜。比如在儿子儿媳休息的时候,他们会陪着小孙子一起在小区里悠闲地散步,或是在家中温馨地做游戏,一家人相互依偎,尽享天伦之乐,每当想到这些,我的心境便愈发开阔。我们每个人都在为了家庭的幸福而不懈努力着,所以我坚信我和儿媳之间即便偶尔出现小摩擦,也绝不是什么大问题。我们定会及时沟通,相互理解。我深知,婆媳关系的和睦需要双方共同的努力与包容,而我也会始终秉持善良和宽容之心,用心对待这个家,对待我的儿子、儿媳和孙子。未来的日子还很漫长,或许还会遭遇风雨,但我坚信,只要我们一家人相互关爱、相互支持,就没有什么困难是无法克服的。因为,这就是家的力量,也是亲情的意义 。它让我们在人生的旅途中,无论遇到多少艰难险阻,都能找到温暖的港湾,获得前行的力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