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源寺丁香诗会等你来

 bfth01 

<p class="ql-block">只要你肯来,法源寺就不会让你失望。北京城原有四大花事:法源寺的丁香、崇效寺的牡丹、极乐寺的海棠、天宁寺的芍药。如今,硕果仅存的却只有法源寺的丁香了。</p> <p class="ql-block">作为旧时北京“四大花事”之一的法源寺丁香,以其独特的禅意花香与自然之美,吸引着前来寻芳探幽的人们。</p> <p class="ql-block">香依然弥漫,花仍旧婀娜。</p> <p class="ql-block">只一个门帘,就隔离了尘世的喧嚣,花香吸引无数的爱花人,人们快乐的赏花大声的赞美,然喧闹止于此,禅意不由得使人心生庄严。</p> <p class="ql-block">其实只要心静甚至门帘都不需要,静读的老者身心归一,这也是我钟爱法源寺的原因之一,无论何时来都可以看到静静的读书人。</p> <p class="ql-block">说起丁香,可能很多人想到的是戴望舒的《雨巷》:</p><p class="ql-block">撑着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的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在明清时就以“丁香诗会”闻名。每年丁香花盛开时,文人雅士纷纷前往法源寺,赏丁香花、吟诗作文,好不风雅,2002年开始,“丁香诗会”恢复举办,现每年四月中旬,“丁香诗会”在法源寺如期举行。喜欢写诗的朋友们不要错过哦。</p> <p class="ql-block">拍照已经代替吟唱丁香花了吗?丁香花下,人们举起了相机、手机,忙着给花拍照、和花合影。不知道明年的四月她们还会来吗?还记得今天的花香吗?</p> <p class="ql-block">一百年前徐志摩、林徽因陪同曾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印度诗人泰戈尔前往法源寺赏丁香、观古寺,泰戈尔因为喜爱丁香花,还在法源寺住了一晚。</p> <p class="ql-block">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愿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感恩法源寺的师傅能让我在北方北京相遇红豆。🙏🏻🙏🏻🙏🏻</p> <p class="ql-block">我以前说过,法源寺的大玉甕在团城上,已经是国宝级了,现在这个是清朝补的也很珍贵,我以前没有认真观赏过,今天我认真的拍了四个面的照片,很精美,内涵我茫然无知啊!跪求讲解。。。</p> <p class="ql-block">我的小贪念让我忍不住摸摸这金台阶。</p> <p class="ql-block">还有热心人浇了点水让金子发光。</p> <p class="ql-block">随处可见皆文物。</p> <p class="ql-block">大多数玉兰花都谢了,可是她还在等我,仿佛知道我每年都来看她,她迟迟没有离开。</p> <p class="ql-block">门上的福字和玉兰的组合却无法成图了,我还是拍下告诉自己,明年早点来。</p> <p class="ql-block">代表着幸福的五瓣丁香我找到了,2025我一定会幸福的!!!</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方丈佘法师曾经说“任何人做出来的善我都肯定,而不以人废善。至于想去行善,说去行善,那只是一念之善,并没有行,那是不算的。善和行是两回事,善不行,不算是善。善必须要行,藏在心里是不行的。”这也是我做人的准则。</p> <p class="ql-block">法源寺虽然只是一座寺庙,但亲历了历史上许多的风风雨雨。</p><p class="ql-block">唐朝安史之乱,安禄山军队曾占领这里;</p><p class="ql-block">1127年金军南下宋徽宗和宋钦宗在此扣押;</p><p class="ql-block">1289年,抗击元朝军队的南宋谢枋得被俘囚禁在大悯忠寺里,后在此绝食5天为国尽节;</p><p class="ql-block">1630年,著名抗清将领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后佘姓仆人收尸于此,并由法源寺超度亡灵;</p><p class="ql-block">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戊戌变法失败,他们的遗体也曾藏于该寺,风声过后才安葬。</p> <p class="ql-block">回程我是专门穿行了烂漫胡同,这是一个有故事的胡同,这里有着六大会馆遗址,分别是65号的水月底、89号的湘乡会馆、97号的济南会馆、101号的湖南会馆、131号的东莞会馆和133号的常熟会馆,然而时光荏苒,故人已乘黄鹤去。。。。</p> <p class="ql-block">提及烂缦胡同,谭嗣同的故事不可不提。这位戊戌六君子之一,就诞生在这片土地上。他的父亲曾为朝廷重臣,家宅便坐落于此。东侧一街之隔的浏阳会馆,曾是谭嗣同的居所,也是他最终被捕并就义于菜市口的地方。他的生死之地,见证了那个时代的民族伤痛与国民悲哀。</p> <p class="ql-block">站在这里仿佛站在历史与文化的交汇处,我的北京我的帝都,有无尽的文化源泉值得赞美,有绵绵不断的历史传承值得依恋。</p> <p class="ql-block">历史在脚下,责任在肩上,骄傲在心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