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渡赤水首渡地贵州习水土城

哲人

<p class="ql-block">美篇作者.哲人(摄影)</p><p class="ql-block">美篇号12352659</p><p class="ql-block">拍摄场景.贵州习水土城古镇</p> <p class="ql-block">"高低俯仰皆成画,前后顾盼景自移",这句话就是形容滇川交界山水环绕的贵州习水土城,蛇年春节期间我们慕名来到这青山下赤水河边的古镇,当年这里可是中国工农红军一渡赤水河的重要渡口,由此拉开了红军四渡赤水的传奇序幕,在中国革命的进程中,习水土城已载入史册。</p> <p class="ql-block">土城历史上是川盐入黔的重要码头和集散地,也是赤水河上四大码头之一。古镇因航运而兴盛,更因中国工农红军从这里首渡赤水河而扬名。走进土城古镇 我们会发现传统建筑依山就势,自然地造型轮廓高低错落,房屋建筑材料取自当地天然的竹、木、土、石。屋顶则采用小青瓦铺盖,很有当地特色。古镇历史上曾为春秋时期古习国的所在地, 汉代建县,唐宋建州。一直到明清时土城都是重要的渡口 。</p> <p class="ql-block">土城古镇由于在赤水河古盐道上,历史上四方商贾云集,形成了古镇浓郁的商埠文化底蕴。今天传统街区内不仅保留了"前店后宅"的历史格局,更有盐号、船帮(王爷庙)、宋代酒窖、古驿站、茶旅馆、"张半担"宅等一系列凸显古镇商埠文化的历史遗存。</p> <p class="ql-block">中国最后一个袍哥罗明先(1925-2018),当地人称"罗幺爷",贵州省习水县土城镇人,是清代流传于赤水河流域及四川泸州一带袍哥会的最后一个袍哥,一生行侠仗义,主持公道。1935年1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土城,小小年纪的罗明先得知红军决定在土城西渡赤水后,他忙前跑后,帮助红军在渡口搭架浮桥,支援红军一渡赤水。解放后,他成为了街坊邻居的调解人,开发土城景区后他免费向游客介绍袍哥会的礼仪、手势、暗语等袍哥文化,讲述红军在土城时发生的感人事迹。被誉为土城的"宝"、"活着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乾隆十二年赤水河疏浚之后,从自贡沿泸州、合江、赤水、元厚而来的盐船,沿赤水河南进,到达土城码头。盐船到土城码头后,部分食盐转入当地"盐号",其余食盐经赤水河航道继续南进,直到茅台。此处巷道便是食盐入号的必经之路,故当地人称之为"盐巴巷"。至今盐巴巷的条石彷佛还能够渗出盐汗。</p> <p class="ql-block">四渡赤水纪念馆位于贵州省习水县土城古镇,2006年经中共中央办公厅批准重建,馆名由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张震将军题写,分战史陈列和辅助陈列两部分。战史陈列翔实地再现了红军1935年1月遵义会议后在毛泽东等的领导下,四次飞渡赤水河,至5月9日渡过金沙江,取得战略转移伟大胜利的光辉历史。分为土城战役、四渡序曲,一渡赤水、扎西整编,二渡赤水、再占遵义,三渡赤水、调虎离山,四渡赤水、出奇制胜等五个篇章,凸显了四渡赤水的"神"与"奇"。</p> <p class="ql-block">当年工农红军总参谋部驻地旧址位于习水县土城古镇上,名叫惠民宫,这里曾是一座明代寺庙,同时也是以前当地百姓看戏的热闹场所,整个房屋为三合院建筑 占地面积460平方米。1935年1月中央红军来到土城时,这里便作为红军总参谋部的驻地,陈云、刘伯承、叶剑英等高级红军将领就住在这里。</p> <p class="ql-block">张家大院建于清代中晚期,距今约两百余年,系土城富商张世希所建,该建筑为"青瓦出檐长,穿斗白粉墙"四合院布局,为整洁、典雅、大方的黔北民居建筑风格。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入住土城时,该大院曾用作"红军总供给部"驻地。</p> <p class="ql-block">船帮,建于清朝晚期,面积为200平方米。采用中西结合的建筑风格,当时是船帮的商业会馆。1935年红军长征来到土城,船帮作为政治部,李富春、邓小平、张闻天曾在这里办公、居住。</p> <p class="ql-block">火神庙建于清代中期,用于供奉祭奠火祖诞辰。其风格为四合院中式木结构建筑,庙前临街有山门及通堂,中有透光天井,左右配有厢房及走廊,气势恢弘、古朴幽深、具有较强的地域文化特色。一九三五年一月,中国工农红军入驻土城,火神庙为红一军团司令部驻地。</p> <p class="ql-block">在习水土城古镇的长征街上有一家曾氏祖传酿酒的作坊,建于清代早期,距今约有两百余年历史,后因毁于火灾于清代晚期重建。这灾酒坊配有粮仓、曲药房、酒窖、烧酒坊及包装房等生产没施,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入驻土城后酒坊就暂时作为红军朱德总司令的住址。2006年国务院公布这里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1935年1月毛泽东、周恩来随工农红军入驻土城时曾居住在一个绸缎铺叫"爱华商店"的地方,这里看似很普通的屋子里暗藏玄机,它家房屋后面以前有一个天然的拱形岩洞,还有一条通往后山的小道。2006年这里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贵州习水土城,四渡赤水的战略要地,有太多的历史记忆和红色印记。1935年1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到达土城,历史性地选择了土城作为四渡赤水河的第一渡口,由此土城成为了中国革命的一块福地。</p> <p class="ql-block">贵州习水一个赤水河边的土城曾因盐商聚集而兴盛,更因红军四渡赤水的首渡地而扬名,1935年世界军事史上堪称奇迹的四渡赤水战役",在土城拉开了序幕。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书写了历史,古镇里到处可见红军的足迹,它是一个有红色印记的古镇。如果说习水土城在中国历史文化价值中不算有名,但在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中绝对是功不可没的传奇之地。</p> <p class="ql-block">谢谢你到访欣赏.分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