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究竟是谁,在广袤的大地上镌刻下这些巨型符号?这是我们在秘鲁旅行中邂逅的第一个未解之谜,它被誉为“人类的第八大奇迹”。</p> <p class="ql-block">这些神秘的“天书”位于秘鲁南部的纳斯卡荒原,至今已发现300多种复杂的几何图案和800多条交错的直线。其中最大的画作尺寸可达数百米,最长的单条直线绵延十几公里,内容涵盖动物、植物与人类等形象。由于其规模巨大,唯有从空中俯瞰才能窥其全貌。经碳14测年法测定,这些地画创作于公元前500多年前。那么,当时的人们为何要绘制这些图案?这些跨越山川河流的巨幅作品又是如何完成的?它们究竟为谁而作?</p> <p class="ql-block">带着这一连串的问题,3月5日清晨,我们从首都利马的酒店出发,驱车约4小时抵达皮斯科机场,准备开启一场飞越纳斯卡地画的奇妙旅程。</p> <p class="ql-block">在这片500平方公里的巨型地画群中,唯有从300米高空俯瞰,才能领略其全貌。我们将乘坐一种可容纳10至12人的小型直升机,尽管噪音极大,但为了目睹这神秘的地画,我们甘愿忍受。</p> <p class="ql-block">登机前,每位乘客都需要称量体重,个体重量不得超过90公斤,座位安排依据乘客体重进行调整,以确保飞行安全与平稳。</p> <p class="ql-block">机场还贴心地为我们准备了一份纳斯卡主要地画的分布地图,按图索骥,寻找这些隐藏在大地上的奇迹,似乎变得轻松许多。</p> <p class="ql-block">临行前,大家踌躇满志,笑容灿烂,满怀期待地准备迎接这场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机长和副驾驶详细讲解了飞行中的注意事项,虽然语言不通,但我们听懂了关键一点:到达地画上空时,他们会及时提醒我们注意观看。</p> <p class="ql-block">飞越美丽的Ocucaje山谷,那里的山脉保存着1.5亿年前的海洋化石遗迹。继续前往圣克鲁斯、帕尔帕、维斯塔斯和因赫尼奥山谷,这些山谷都是帕拉卡斯和纳斯卡文化的所在位置。</p> <p class="ql-block">飞行初始,连绵起伏的山川沟壑与静穆荒凉的流沙尽收眼底,别有一番风味。</p> <p class="ql-block">飞行约半小时后,副驾驶原本悠扬平缓的语调逐渐变得亢奋起来,即便语言不通,我们也猜到神秘的地画已近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Five! four! three! two! one!”随着驾驶员的倒数声,直升机开始左右俯冲,贴近地画(最低至50米),以增强视觉冲击力,方便乘客近距离且清晰地观看到地画。激动的心,颤抖的手,大家纷纷将手机贴近舷窗,只要看到目标,便立即按下快门。然而,第一次俯冲时,我只看到一些杂乱的线条,唯一清晰的便是那条贯穿的路径。估计其他团友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当有人询问“你们看到了什么呀?”时,场面却是个个眼睛紧盯着地面,连眨眼都舍不得,更别提回答了。</p> <p class="ql-block">吸取教训,第二次俯冲时,坐在机翼旁的团长率先发现了目标,激动地大喊:“蜂鸟!蜂鸟!”其他人纷纷追问:“在哪呢?在哪呢?”无数反问在机舱内回荡。顺着团长手指的方向,我看到的仍是杂乱无章的线条,就像老师在未擦干净的黑板上继续书写,叫我如何分辨得清!</p> <p class="ql-block">如此这般,反复多次。自己已被左右俯冲的飞机彻底搞晕,身体早已不堪重负。地表线条交错如迷宫,唯一能清晰看到的便是这盘“蚊香”。不禁感叹,我难道是瞎了吗?自己就像一只勤快的笨鸟,双翼扑腾了一小时,竟只收获如此寥寥成果!</p> <p class="ql-block">余下时间,我捂紧耳朵,紧闭双眼,坚持到“脚踩棉花”般下了飞机……十四位团友虽然拍了不少照片,但一眼能辨认出的图案却少之又少。按图索骥不成,只能按图索图了。大家发挥集体智慧,用了一个晚上的时间,在众多照片中发现了如下图案,并进行了剪辑和标注。果然,“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这句话还真不假!</p> <p class="ql-block">飞越纳斯卡地画之旅结束了。这些画是谁画的?如何画成?有何用途?这一系列问题依然悬而未决,地画也未能看清楚,身体受虐程度还不小。我可以很负责任地告诉大家,纳斯卡大地画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值得观看,看看别人拍的照片反而比亲自用眼睛去看效果更好。</p><p class="ql-block">这样的旅行并不好玩,不仅费眼、费神,更费脑!哈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