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怀“探虚实”与“领赠品”的初心 ——参加《读者报》编辑部组织的活动

刘代银

<p class="ql-block">近日,参加了一次别开生面的官办纸媒与普通读者的见面活动,同时也是一场民企商家与官办纸媒“珠联璧合”以“赠送”产品招揽顾客的广告宣传。</p> <p class="ql-block">  几天前,《读者报》工作人员“小chen”等来小区大门口,现场操作“打米机”加工东北稻谷,向自愿留下手机号的“路过者”赠送约两斤没抛光、没打蜡的新米,告知自愿留下手机号者接到电话邀请,夫妇相伴按规定时间,到位于西二环的青羊区“读者阅读基地”领取现场加工的10斤大米。夫人出于好奇,也留下了我的手机号。</p><p class="ql-block"> 这两三年,我已体验过旅行社网间推出的一日游、二日游和海螺沟往返六天四晚旅居,又参加过中国人寿组织的“住院陪护”保险推介活动,感触良多。</p><p class="ql-block"> 接到《读者报》工作人员“小chen”的电话邀请,我抱着“去看看是不是骗局”和“领赠品”的目的,和老伴到了“读者阅读基地”。见到基地负责人,我说“想占小便宜的来了”,她说:“你们不是,感谢你们对我们工作的支持”。得知她姓刘,都是宗亲,就聊了好一会儿,我“采访”式的提问,她也都很爽快且直言不讳地回答。</p><p class="ql-block"> “小liu”向基地会议室座无虚席的“应邀者”,简要介绍了《读者报》的前世今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读者报》创刊于1994年,国内统一刊号CH51—0045,国有文化企业“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主管主办,全国公开发行,周刊、24个版面。</p><p class="ql-block"> 当下,除指令公费订阅之外的其他不少纸媒订阅数日趋下滑,而读者自费订阅《读者报》还超过80万份。《读者报》编辑部在全国各大中城市布局了“读者阅读基地”,仅成都市中心城区就有8个。《读者报》编辑部领导班子及采编人员,再加上全国各地“读者阅读基地”工作人员,解决了6000多人稳定就业。作为公益性的国有文化事业单位,政府给予《读者报》少量财政拨款 ,要保证6000多工作人员的基本收入(中层负责人每月五六千元,普通工勤人员四千多),除了靠发布广告,还要多元化开源节流。</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小liu”讲解后,工作人员将5斤一袋大米一一送到与会者手上。他(她)们向按规定预交40元的读者发出邀请函。她(他)们承诺:只要夫妇出席第二天下午一点五十编辑部“读者服务中心”主任和赞助商老总的发布会,就向每队夫妇赠送一床浸润过九种名贵中药的“张仲景药被”,两套有收藏价值的纪念纸币,一个买菜用的拉杆包,领到赠品即退换40元预交金。</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也如约而至。《读者报》编辑部“读者服务中心”的“tu主任”先致欢迎词。赞助商“yi 总”见多识广、口才甚佳,传统国学、引经据典,现代科技、信手拈来,穿插个人经历,滔滔不绝的煽情演讲,多次赢得了老人们的掌声,不经意间为其公司制作的“蜂胶”、一件似胸前怀表的“激光治疗仪”等产品作了广告宣传。</p><p class="ql-block"> “yi总”、“tu主任”、基地“小liu”将纪念纸币送到“应邀者”手上,并列队欢送,“yi总”向每个“应邀者”赠送几粒“蜂胶”。一对夫妇交出“签到凭证”领取一件拉杆包。</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因送“张仲景药被”的货车夜间才能进城,他们要“应邀者”明早七点半到基地用免费早餐,然后领取“张仲景药被”和“yi总”现场答应送的“治疗仪”。</p><p class="ql-block"> 我和老伴因有其他要事不能参加第二天的活动,收到拉杆包。“基地负责人”示意,工作人员“小chen”当场退还40元预交金。他们信守承诺,“小chen”将一床“张仲景药被”送到我们所住小区门卫。可能是没有再次与“yi总”谋面,也就没有收到“激光治疗仪”。</p><p class="ql-block"> 昨晚拆封包装纸箱,试用“张仲景药被”。有药味,无刺激,较暖和。今早比量,2米宽,2.2米长,重约4斤。手感面料非棉质,也不知“里料”为何物,肯定不是棉花,更不可能是丝棉。纸箱标图:何首乌、甘草、人参、枸杞、海马、丹参、红景天、冬虫夏草、鹿茸。标注:“全国统一售价2580元”。</p> <p class="ql-block">  打着古代中医圣人、《伤寒杂病论》作者“张仲景”之名,美其名曰“百草被”,姑且不论。但是被子的内料是否添加了九种名贵中药,也不知是否通过当地政府主管及监管部门检验并颁发凭证。至于标注“全国统一售价2580元”,那是时下不少厂商通用的营销“创举”。</p> <p class="ql-block"> 我编发朋友圈后,有朋友留言:</p><p class="ql-block">“药被,药垫,药枕等,还是远离为好!没有科学依据,没有国标!</p><p class="ql-block">​2580元人民币,可以在正规商场购买一条上等湖州蚕丝被,而且里子,面子都是上等精纺全棉。</p><p class="ql-block">​又轻,又软,无味,国标,安全!</p><p class="ql-block">​代银兄。”</p> <p class="ql-block">与我合影的是《读者报》“读者阅读基地”工作人员“小chen”——</p> <p class="ql-block">“小chen”看到我朋友圈编文后回复:</p> <p class="ql-block">  《读者报》编辑部组织的这一活动,几十个“应邀者”都是些离退休人员,有的年近九十。这些年老者三次往返基地,会不会引起部分“应邀者”的反感,我不得而知!</p><p class="ql-block"> 《读者报》编辑部所辖“读者服务中心”如能再良苦用心,精心组织、周密涵接,只让“应邀者”去一次,何乐而不为呢!</p> <p class="ql-block">备注:图文均系刘代银之作,并于2025年3月3日晚9:22编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