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根问祖洪桐大槐树

向日葵

<p class="ql-block">话说去年十一长假过后,我们一行五人自驾游山西。自从西安出发一路走走停停,于傍晚时分才到临汾市,就此入住,准备次日游览洪桐大槐树。</p> <p class="ql-block">洪洞大槐树,位于山西省临汾市洪洞县,是全国以“寻根”和“祭祖”为主题的唯一民祭圣地,也是寻根祭祖园旅游景区。</p><p class="ql-block">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大槐树祭祖习俗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洪洞大槐树之所以成为华人的寻根祭祖之地,究其原因是古时在大槐树下发生多达十来次大规模官方移民,遍布河南、山东、河北等18个省市500多个县份。经过六七百年的辗转迁徙,繁衍生息,而今全球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大槐树移民的后裔。</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古时移民的</span>时间可追溯至北宋末年宋室南迁开始,到明朝洪武、永乐形成高潮,一直延续到清代中叶,历时从宋徽宗1101年至清嘉庆1820年约700余年的时间。</p><p class="ql-block">其中明朝洪武、永乐年间的大移民,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有组织、有计划的一次迁徙。迁徙长达五十年之久,涉及1230个姓氏,与之产生的移民后裔多达数以亿计。</p><p class="ql-block">移民起因在元朝。经元末战争,全国户口锐减,各地居民除在战争、灾荒中死亡外,更多的是流亡在外地,成为流民,形成官府的户籍人口大减,各地人口疏密不均。北方诸省、西北地区、两淮地区人口显见稀少。而山西地理优势较好且受战争影响较少,人口较为集中,因此决定从山西进行移民。有此可见,迁徙到东南方向的山西人口大于西北。</p> <p class="ql-block">我们一大早就赶到景区门口,景区尚未开园,众多游客已拥挤在那里。现场网约购票,等待开园。</p> <p class="ql-block">“根雕大门”是寻根祭祖园的正门,为槐根造型。现场观看,其古老沧桑、伟岸厚重、树大根深叶重,寓意大槐树后裔同根、同祖。</p> <p class="ql-block">时辰刚到,只听一阵锣鼓喧天,接着穿红着绿的表演者纷纷登场开道。由师爷、县太爷以及海外华人组成的小型开场表演,是每天开园的迎客仪式。</p><p class="ql-block">我们有幸赶上,算是意外收获吧。更有惊喜出现哦,入口处,县太爷现场发放大白馒头可不要错过,真正的白面馒头呢。</p> <p class="ql-block">据介绍,景区分为“移民古迹区”“祭祖活动区”“民俗游览区”“汾河生态区”和“根祖文化广场”五大主题区域,有碑亭、二、三代大槐树、千年槐根、祭祖堂、广济寺、石经幢、移民浮雕图、中华姓氏苑等文化景点。</p><p class="ql-block">百闻不如一见,一起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一进山门,就是“根”字影壁。这个影壁是景区的标志性景观,也是其招牌。大大的隶体“根”字出自中国原工艺美术学院院长、著名书画家张仃老先生题写。老先生的“根”字一下子让人联想到古树,树大根深,很有筋骨。</p> 影壁背面 <p class="ql-block">通过影壁,眼前是三座桥且一字排开。西桥曰“莲馨桥”,有两层寓意:其一洪洞自古就有莲花城的美誉,其二谐音“连心”,这就很好理解了。</p><p class="ql-block">中桥曰“槐香桥”,也有两层意思:一是指这里是槐树的故乡,二是槐香的谐音“怀乡”,就是字面意思。</p><p class="ql-block">东桥曰”鹳鸣桥”,是借鹳鸟的鸣叫抒发游子的思乡之情。</p> <p class="ql-block">三座桥连接的水渠称谓“同源渠”,顾名思义,移民后裔有着共同的源头只有一个,就是洪洞大槐树。</p> <p class="ql-block">园区很大,一路都有指示牌,可选择性游览。我们向右方向前行,去大槐树。经过移民情景雕像、牌坊、移民浮雕等景点。</p> <p class="ql-block">移民情景雕塑,展现的是移民从上层阶层到黎民百姓的移民发展过程,用雕塑场景的形式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朝堂决议,表现的是朱元璋下令开始迁民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讲不完的故事,表现的是当年外迁时的那位青年壮丁已经变成了老人,还在给他的子孙后代讲述着迁民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下,老人在与他的子女话依依惜别的场景。</p> <p class="ql-block">下面的这座牌坊建于民国1914年,它的正额与背额分别镌刻着“誉延嘉树”、“荫庇群生”。</p><p class="ql-block">“誉延嘉树”是对大槐树的赞誉,“荫庇群生”说的是大槐树的神灵庇护着移民后裔。</p> <p class="ql-block">移民浮雕图有三组,以大槐树为背景,自左至右为移民国策、移民惜别、移民迁徙场景。具体讲述了大槐树移民的起因、槐乡人们别离乡土、迁徙途中的情景。现场观看,感觉是一场人类迁徙悲壮史,为了生存不得已而为之。</p> <p class="ql-block">浮雕图由青铜制成,根据明代迁民的历史记载与民间传说创作而成。长约24m,宽不到5m。有场景、有人物,共同构成富有意味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洪桐也称槐乡,由此可见槐树之乡历史悠久,称其故里,大都知道那是大槐树了。这里的场景突出一个主题:就是回家、回家。随手一拍,都是回家的路。</p> <p class="ql-block">碑亭是建在第一代大槐树的遗址上的。碑高3.3尺,宽2.4尺,碑冠在盘龙细雕之中篆书“纪念”二字,碑阳镌刻“古大槐树处”五个隶体字,这五个字不是用笔写的,而是用刷子刷出来的,粗旷有力,很有年代感。</p> <p class="ql-block">石经幢是祭祖园中最古老的文物,也是现存明代迁民的唯一历史见证。经幢是古代佛教石刻的一种,由广济寺大法师惠琏于金承安1201年所建,比移民还要早200多年,是广济寺的唯一遗物,距今有800多年的历史。它由青石砌成,平面呈八角形,是金代雕刻艺术的珍品。</p> <p class="ql-block">一代大槐树不是古树,而是根据古大槐树的记载所再显的仿古树,重现了当年大槐树的风采。据史料记载了当时的大槐树身围 ,故而这棵新塑大槐树身围近40尺,直径13尺,很逼真。现场观看,若不提醒,很难发现是颗仿真树呢。</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p> <p class="ql-block">大槐树下有演绎表演节目,不要错过哦。主题是移民政策下达到县级后,县太爷鼓动、分派、强迫当地民众,以及移民心不甘情不愿的骨肉分离,再现移民悲壮历史。演绎时间不长,大约半小时左右吧。</p> <p class="ql-block">第一代古大槐树滋生的第二代大槐树,是真古树了,距今已有近400年的历史。三代据说也有百年了,大槐树承载了移民对故土的思恋。</p> <p class="ql-block">广济寺为唐贞观二年所建,原址在洪洞城内永安里,金承安年间迁徙贾村汾河畔,当年香火十分旺盛。山门左侧就是刚看到的大槐树,这里也是明初迁民之时办理公差事务、人们聚集之地。</p> <p class="ql-block">祭祖堂为仿明代建筑,为整个祭祖园的核心。堂前置露天铜鼎香炉,堂内设1230个移民先祖姓氏牌位,是全国最大的百家姓祠堂,是天下民祭第一堂。</p><p class="ql-block">前面是一大型活动场所,十分开阔。两边黄旗猎猎,架式拉满,是举行大规模祭祀仪式或者与之有关活动场所。</p> <p class="ql-block">献殿是祭祀时用来摆放供品的地方,也是主祭人员的主要活动场所,位于祭祖活动区中轴线位置上,与祭祖堂相对面。建筑是仿明代全木结构,内部装饰华丽壮观,为全国罕见。</p> <p class="ql-block">里面基本都是祭祀活动物品,规格很高,不再一一拍照了。</p><p class="ql-block">到这里大槐树园区基本游览完毕,民俗村未去。整整一上午,已过了午饭点了,原路返回出园,车停在那里呢。</p><p class="ql-block">路边随意解决了午餐,继续前行,准备前往山西乔家大院。</p><p class="ql-block">好吧,乔家大院见。</p>